一、阿里云OSS价格到底贵吗?我的客户实际体验二、流量计费与API费用,真的是黑盒吗?三、计费细节:分级存储如何选最省钱?四、公有云vs专有云,怎么选性价比?五、发票、合规与预算,企业客户常见挑战
阿里云OSS存储服务的价格机制常常令客户感到意外,尤其是流量和API请求的隐性成本。在标准存储方面,虽然表面价格低,但实际上账单包含大量额外费用,例如公网流量和API请求,客户需谨慎管理以避免预算超支。归档存储虽然初期费用低,但数据取回费用可能使总体成本高于预期。因此,在选择存储类型之前,企业需要定期评估数据存储与访问频率,以优化支出。同时,企业在发票和合规方面也面临挑战,尤其是在数据必须留在境内时。综合来看,阿里云OSS的定价结构需要与企业的预算与技术策略紧密结合,以实现最佳的性价比。
更多优惠信息请咨询:https://www.invcloud.cn/yunyouhui/?p=wy&a=lyr&u=1&t=20250827105632&r=9014
![]()
我不少客户,特别是SaaS和互联网内容分发这一类,最开始搭建存储服务时,都觉得“云盘都差不多,阿里云OSS就是按量计费、用多少给多少,应该不贵”。但开始跑业务之后,账单一出来,经常吓一跳。像2025年价格,标准存储东区的1 TB每月基本90元左右,中间标价还看运营商线路。例如下面阿里云官方2025公开报价(单位:元/GB/月):
存储类型
华东1
华北2
华南1
标准存储
0.09
0.10
0.11
低频存储
0.07
0.08
0.09
归档存储
单看这些数字确实很“平民”,但客户经常忽略了后面还有流量、API请求数等隐性账单。很多创业公司早期没预算,这种细节如果不懂,一年下来轻松多花好几万。这也是我跟很多客户在方案选型时要反复强调注意的地方。
我自己服务的一家电商客户,月均图片流量几十TB,结果账单里发现OSS“公网流出流量”比存储本身还贵。2025年的最新计费是:华东区的公网流出(中国大陆),1TB大约102元,起步只有免费的5GB额度,之后线性递增。最讽刺的就是,OSS默认API每万次请求也要额外计费(常规GET为0.005元)。客户当时最纠结的是,觉得只付存储费,让他们多算流量、次数这个事很烦,“为什么买个云盘还要每次下载扣钱?”但其实国际行业都是这么收(AWS S3、Azure Blob Storage都差不多),阿里云已经算颇为厚道了。行业里默认的做法一般是核心业务走内网,无流量费;公网外发则自己做多级缓存、CDN分流,不然账单根本控制不住。我理解的是,这部分计费是用来分担OSS的带宽和资源,国内同行比如京东云、腾讯云2025年也仍沿用类似收费标准,但阿里云在API费用这块相对来说压得低一些。
还有个误区是:客户都以为“归档存储”最便宜,能大幅压缩成本,结果一套下来恢复读取费用远高于存储。以2025年官方报价,阿里云低频存储和归档存储虽然价格不到标准存储的一半,但归档存储的“数据取回”要单独计费,每GB 0.16元左右,有的客户平时老得恢复日志,却没算过这个支出。我看过一些银行和政企项目选阿里云OSS的时候会跟“乾坤云一体机”配套,数据定期归档,但每年预算都要单算“回归费用”,否则半年经常爆预算。行业里大家慢慢形成的经验是,冷热分级规则一定要每月复盘,不仅看存储量,也看实际业务访问频率。我一般建议客户内部做定期脚本分析,后台按业务线细化冷热数据,从操作日志和运维频率出发做动态调整,实际能省下不少费用。
政企、高校这类客户经常问我:“阿里云OSS和本地自建存储,怎么选哪个更值?”以2025年最新的行业公开调研(IDC、中国信通院今年出的云存储市场趋势报告),大家普遍还是阿里云OSS为主——管理方便、扩容快、合规性高,让企业少了很多资管和应急麻烦。比如像知乎、小红书这些公司,云存储是业务核心,阿里云OSS的“按量付费”模式对它们来说能更好地随业务波动弹性扩容。但像部分高校或者煤炭集团,与OSS搭配“乾坤云一体机”,私有化一体机主存+OSS归档就能把敏感数据和冷数据分开,兼顾合规和成本。我个人观点是:如果业务量可控、数据敏感度高,且预算不紧,专有云+OSS反复切分会更理性;但对于移动互联网、数字内容、云游戏这种客户,OSS+CDN这个公开主流套路其实是行业标配。哪种好,真得看业务阶段和数据的实际用法,价格只是其中一环。
阿里云OSS的发票系统其实是我遇到最多吐槽的地方之一。很多大客户(尤其上市公司、国企)对一条条账单“明细”要求极高,必须分清存储、流量、API、归档、回归等细项。阿里云平台2025年其实已经可以分项开票,但如果用CDN、乾坤云一体机和阿里云OSS混合存储,发票归类就有点晕,还得自己开发账单分析工具。行业里像京东、招商银行,他们的运维部门干脆都自己做了自动化账务清单,把OSS、CDN、计算类存储都统一做账。还有合规性问题,有些医疗和金融客户要求数据留在大陆境内,那OSS的节点选型是硬要求,不仅跟价格相关,还关系到未来数据合规审查。整体来看,OSS的计费虽然看起来简单,其实背后牵扯了公司预算、财务计划和技术运维架构。技术和财务要打好配合,才能在阿里云OSS存储服务价格这块不容易留下“坑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