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时代,企业要生存发展,数字化转型是必须面对的 “必答题”。为了搞清楚石油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情况,中信联、点亮智库和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联合发布了这份报告,报告主要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成熟度模型,从转型的深度、广度等方面展开分析,还用到了线上线下诊断积累的 13 余万家企业数据,其中石油和化工行业样本涉及 6603 家企业,覆盖 31 个省级行政区,包含 205 家专精特新企业、217 家上市公司,企业规模、性质和细分行业分布也比较全面。
从整体转型情况来看,石油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2024 年该行业数字化转型指数为 37.98,不仅高于全国 35.12 的平均水平,较 2023 年还提升了 30.65%,近 3 年平均增速达 21.2%。在成熟度水平上,18.28% 的企业达到场景级 5 档及以上,进入实质性转型阶段,2.04% 的企业成为数字企业,实现了主营业务的全面集成、柔性协同和一体化运行,但大部分企业仍处于规范级。不同细分行业差异明显,轮胎、炼化行业转型领先,氯碱行业势头强劲,勘探开发行业虽指数较高但应用深度不足,传统煤化工及化肥、精细化工及新材料行业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企业规模也影响转型水平,大型企业是主导力量,44.25% 的大型企业进入实质性转型阶段,中型企业持续追赶,小型企业则相对滞后,与大中型企业差距拉大。不同区域也根据自身产业实际采取差异化策略,形成了不同梯队,比如山东、江苏、广东依托区位和产业优势成为第一梯队,在多个产业领域表现突出。
在转型的具体方面,各环节有进展也有不足。数字化场景建设在采购、环保管理、能源管理等多个领域推进,不同细分行业各有侧重,像氯碱、煤化工行业聚焦 HSE 和设备运维,炼化行业注重质量在线检测和数字化经营管理。内部资源纵向管控有成效,但资产链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价值链协同还比较薄弱,未来需向 “价值链一体化” 升级。企业越来越重视数据价值,超三成企业实现主业务环节数据自动采集和治理,但数据分级建模能力和开发利用水平有待提高。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企业重视相关设备、系统和平台应用,部分企业开始构建数字技术平台赋能业务创新。组织管理变革也迈出步伐,超 1/3 企业建立敏捷化管理范式,不过多数企业仍以传统科学管理范式为主。数字化人才建设持续推进,超三成企业建立了适应转型的领导力提升机制和人才体系,但数字化从业人员占比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报告节选
![]()
![]()
![]()
![]()
![]()
![]()
![]()
![]()
![]()
![]()
![]()
![]()
![]()
![]()
完整报告获取:三个皮匠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