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首《爱拼才会赢》,绝对是福建籍老板企业年会的“保留曲目”,永远不会缺席。
福建人也一直被公认为是“最会赚钱的中国人”。
在地产界,曾经有一支队伍叫“闽系”,他们曾经把这个行业搅到天翻地覆。
世茂、泰禾、阳光城、旭辉、正荣、融信、福晟、中俊、禹洲......这些名字,当年都是如雷贯耳。
现如今,他们几乎全军覆没。
国庆前,有栋写字楼在阿里资产拍卖平台上终于卖出去了,名叫“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
这栋楼位于上海市杨浦区黄浦江畔,毗邻杨树浦路和东方渔人码头,拥有一线黄浦江景色,堪称全国最好的物业之一。
它还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阳光控股大厦,是闽系房企阳光城集团的总部。
这栋总部大楼的拍卖过程,简直可以写进教科书,成为资产处置的“经典案例”——前后流拍了四次,价格一路跳水。
2024年1月,这栋标价21亿元的大楼首次拍卖,因零报名而流拍;随后三次拍卖,起拍价从19.81亿元降至14.57亿元,再降至13.12亿元,均无人问津。
直到第五次拍卖,起拍价降至11.3亿元(较首次降价46%),才吸引3名竞买人展开37轮激烈角逐,最终以13.1亿元成交。
比起第一次的21亿标价,这价格几乎是腰斩。市场用脚投票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
不是东西不好,是价格还没降到让人心动、觉得“不买不是中国人”的地步!
![]()
不过,阳光城这次出售总部并非主动行为,而是而是“被迫营业”——抵债处置。
总部大楼早年间被抵押给了中建投信托,融了9.33亿元的本金。因为阳光城还不上钱,只能被强制执行,拉出来拍卖了。
总部大楼都被强制拍卖,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这家曾经号称在全国100多个城市搞开发,精心打造了500多个小区,排名稳居全国房企前15的“驰名品牌”,算是彻底倒下了。
没有哪个老板会心甘情愿卖掉自己的总部大楼,还是以这种被挂上网、任由债权人处置的方式?
除非,他真的“没米下锅”了。
数据不会骗人:到目前为止,阳光城到期还不起的债务,超过了650亿元。
2022年到2024年,阳光城的净利润分别是-125.5亿元、-80.69亿元、-195.6亿元,而它手头上的货币资金只有83.49亿元。
用 “资不抵债” 来形容其状况都过于温和,其财务状况简直不忍直视。可回想起阳光城当年多风光,也真是让人唏嘘,忍不住多瞄两眼,心里五味杂陈。
阳光城的创始人林腾蛟,1968年出生在福建闽侯。
1988年他考上大学,读的是对外经贸专业,大学期间就开始折腾做生意了。毕业以后,在一家国有进出口公司待过,但没多久就辞职,跑去新加坡留学深造。
1995年,林腾蛟从新加坡学成归来,先是创办了阳光学校;到了1997年,他开始搞房地产,开发了把地产和教育结合起来的“阳光城小区”。
2002 年,他成功收购上市公司 “石狮新发” 实现借壳,该上市公司后来正式更名为阳光城集团。
那年,才34岁的林腾蛟,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凭借福建人骨子里“爱拼才会赢”和生意头脑以及对时代发展脉搏的把握,成为最年轻的上市公司实控人之一。
从2010年开始,阳光城开启全国“圈地”模式,从一家销售额才十几亿的地方房企,一路狂奔成行业头部。
上海,可是商家必争之地,也是浙商、闽商最青睐的“上海滩”。
2012年,阳光城把总部搬到了上海,全面启动全国化战略,仅仅一年时间,就拿下了7块黄金地块。
2015年,阳光城销售额冲到300亿元,排进行业第28位;到了2019年,全年销售额高达2110.31亿元,迈入了2000亿俱乐部,跻身中国房企销售额前15强。
这不仅是创始人林腾蛟和他的阳光城最高光的时刻,也是整个中国房地产行业最鼎盛的时期。
现在回过头看,这个时间点,也把无数地产从业者和购房者,一起“钉”在了中国房地产周期的历史最高点上。
2020年,林腾蛟还以170亿元的身家,登上了胡润全球房地产富豪榜第119位。
可如今,他已被限制高消费,名下目前仍有 19 条限销令,涉案金额超过 10 亿元。
其旗下上市公司阳光城的股票在 2023 年 8 月 16 日被摘牌,正式退市,无数心存幻想的小股民的希望也随之破灭。
2024年3月,林腾蛟卸任了在阳光城的所有职务。加上总部被拍卖、上市公司退市,这几件事加起来,几乎意味着这位曾经的“地产枭雄”,彻底谢幕了。
但是,话说回来,回到文章开头那个观点:福建人一直以来被公认为是最会赚钱的中国人。
卸下阳光城担子的林腾蛟,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上海市福建商会会长。
上海市福建商会,成立于1988年,现在有会员企业2万多家,涉足金融、房地产、互联网、制造业、医疗健康等等一大堆领域。
数据显示,福建人在上海经商从业人员接近100万,注册的企业大概有8万家,总投资额高达7500多亿元!
这不,今年上半年林腾蛟就率领了一个庞大的商会考察团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这个考察团由林腾蛟带队,团员有旭辉老板林中、三棵树老板洪杰、盼盼食品蔡金垵、喜盈门魏锦标、长江医疗占万龙、功夫动漫李竹兵、三迪控股郭震航....个个都是商界响当当的人物。
在大嘴看来,当地产行业不赚钱的时候,这些精明的福建老板们,肯定会嗅到新的风向,找到下一个能赚钱的路子。
他们的“爱拼才会赢”,绝不会轻易落幕,换个场子继续干!只不过,这一次,会是哪个行业被他们搅到天翻地覆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