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快速响应,化解“堵心事”

0
分享至

本报记者 窦瀚洋

不久前,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梁湖街道西华瑶村,通往主干道的一条“羊肠小道”完成了拓宽。梁湖街道农业农村工作办主任张卫娣介绍,修建后的双向柏油路15米宽,不仅破解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出行难题,更串联起沿线村庄的农旅资源,将昔日制约发展的“瓶颈路”变为带动共同富裕的“致富路”。

“以前就是一条乡村土路,路窄会车难,游客视野有盲区,很难找到营地。”站在新拓宽的柏油路上,青年创客陈建锋说起变化,感慨颇多。

去年底,90后陈建锋带着山地露营规划图回乡创业。经过几个月运营,藏在深山之中的营地人气节节攀升,但接待能力有限,“主要就是交通不便,游客路途上体验不佳,阻挡了不少人想要来游玩的意愿”。

今年初,陈建锋联合村集体和其他创客,向梁湖街道反映了村道狭窄制约发展的问题,没想到短短数月,新的宽阔大路就建成了。

“接到创客反映后,我们立即组织干部实地踏勘,向上级申请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同时协调资金、抢抓工期建设,以最快的速度便让‘堵点’变‘通途’,及时解决创客创业难题。”张卫娣说。

“项目落地过程中,街道主要领导带队上门协调,农业农村办对接林占用审批,市场监管所高效办理营业执照,宣传文旅部门提供规划指导,同时帮助营地扩大对外影响。”陈建锋说,在干部们“多线并行”攻坚下,自家营地与隔壁的村咖形成了“山水经济圈”,露营烧烤、围炉煮茶、湖景咖啡等业态与白鹭翩跹的生态美景相得益彰,让昔日闭塞的村落焕发新生。

西华瑶村隔壁的下管镇东里村,农文旅融合项目推进一度缓慢,背后的“拦路虎”是土地流转问题。20余户农户因青苗赔偿标准不明、对项目收益有疑虑,迟迟下不了决心签字。

当地村干部带上项目效果图深入农户家中,面对面听取村民诉求,分类建档;用邻村成功案例“现身说法”,详细解读政策,耐心解答疑虑……前后用了一个月时间,23户农户全部完成签约,项目顺利落地。“干部把图纸送到我们手上,道理说得明明白白,打消了我们的顾虑。”东里村村民鲍桂飞说。

从建立“一镇街一实事”清单到迭代构建监督模型,从帮扶企业兑现资金到助农解决滞销农产品,上虞区纵深推进作风建设,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已累计深入基层调研解难破题100余次,组织开展机关党组织“转作风、提效能、优服务”行动,机关党组织书记带头领办效能建设项目62个,认领解决结对共建民生难题126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6455文章数 2007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