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有个上年纪的男客户,我从来没见过他真面目,每次都是通微信语音,为人低调又谨慎。他自称某支大基金的操盘手,名下分支基金一共控制多少多少亿资金,我就当一个笑话听,我其他客户也不信他。牛皮太大。他自称是A股市场很老的老人,几经生死。他入行是德隆系,进了唐万新控盘的湘火炬。师傅比他早来半年,师徒两个就跟着唐二爷学,学他成名的招数“短融长投”。德隆系倒台以后,他和师傅自己做了大陆市场最早一批私募。师傅做到20多亿规模,遇到2008年金融危机,没扛住,自杀了。他那时候也亏了三个亿,自杀了多次,都被身边人救下来。熬到了2014年,又是一波金融危机,他又侥幸幸存。一直支撑到2018年,再度入市,终于等来了今年的牛市。他跟我聊,正经事就聊五六分钟,都是成熟中年男,价值观接近,社会阅历相通,很多事情不用说太多,一点就透。和这种人交流,就是倍爽快。其他杂事,他要聊上80%的时间。反正客户都花了钱了,我就得陪着聊。例如,他如何选股的。我以为是正经事,他以为是“杂事”。原因在于,别人都认为,他操盘是从多年市场搏杀中悟出了一套操盘方法论,他确实挣到了超越市场平均值的回报。他每次都能赌中大牛股——翻30倍的妖股,他每年必中一个。他每次开投资者大会,都拿出超过200多页的行业分析PPT,做得美轮美奂,12个主流赛道数据齐全。不少数据都是公司出钱购买的,都有正规出处,不存在数据造假。他说,哪怕有,业绩也不会造假。确实每年回报都超过20%以上。熊市挣钱,牛市更挣钱。但他的选股其实是非常荒唐的。他养着一个25年以上的老情人。这个情人是他第一次来北京面试基金公司,在东三环国贸的办公大楼底下喝咖啡时候认识的。当时这位女子穿着一身职业套装,袅袅娉婷,来应聘某跨国银行。她站在柜台前发呆,然后犹犹豫豫地点了一杯燕麦奶。我客户排在她身后,急得浑身抓毛——他急着上楼去应聘,还剩下5分钟。当时他还是毛头小伙子,她还是大闺女,都血气方刚,两人就争吵起来。不打不成交,两人和解后做了朋友。工作地点都在东三环,后来发展了恋人关系。双方都个性太强了,谈朋友失败,又退回朋友关系。20多年发展下来,两人就是熟悉的老朋友,一年会几次的炮友关系。彼此不干预对方家庭,相处就是图一痛快。每当男人遇到选股问题,痛苦迟疑,就会想起这个女人徘徊高楼窗前的身影。他就买一张飞机票,无论身处何地都火速赶到北京,约上这位老朋友。两人共处一室,基本就选在中国大饭店,当年谈恋爱时期战斗得最火热的地方。永远是18楼那个朝着长安街的方向的房间。先巫山云雨一番。反正年纪大了,时间都很短。女子总是嘲笑,你持续时间比撒泡尿长不了多少,心思不在我身上。然后女子去洗澡,出来以后,躺在沙发椅上,面朝着街口,看着底下的人流、车流。男子用一种韩国进口的野橘香精油,帮老情人按摩头部。那个牌子我也说不上来,反正很贵,15毫升含税要800多元,还断货。很快,野心十足的橘子味道就弥漫整个房间。男子递上一杯热好的燕麦奶,一如往昔。等女子准备好了,双方开始一套固定仪轨,20多年如一日:女子喝了2/3杯的燕麦奶的时候,达到高潮——决策的高潮。他就蹲在女子耳边,依次报出事先准备好四支股票的名称和代码。不多不少就是四支。四选一。女子对股票可以说一窍不通,也不参与股票投资,也不会内幕交易,也不外传消息,大家事先讲好的。这点信任度还是有的。她通常要他滚动播报股票名称及代码三次左右。次序无所谓,反正她也不懂。经常是一次之后,甚至还未全部说完,她舔舔嘴唇,飞快从沙发椅上坐起身来,毅然选择其中的一支。没有任何理由,也不理性——女子就说自己对它感觉好,达到全身汗毛倒竖的感觉。非常吊诡的是,这个女子的选择,基本都是和男子及其选股小组意见相反。女子本科很普通,男子是重点大学硕士(非金融系科),旗下专业金融的博士、双硕士比比皆是。结果:男子总以为自己选到一支牛股,结果他选股年化只有20%-30%。而这个女子总能选到翻倍超过30倍的大妖股,不花吹灰之力。按照女子这种决策胜率,她才是中国版的巴菲特——“妖女”年化能轻松超过900倍,一年抓住两次妖股就好了。当然,只是虚拟盘。成本?就是开一次五星级酒店的房,一顿晚餐+精油+燕麦奶。在证券业这叫什么钱?养一支从业五年以上经验、总共七名专业人士的选股团队,一年需要小1000万。看来,A股就是存在某种真理,玩的就是非理性。妖人:王牌操盘手的选股秘诀
我身边有个上年纪的男客户,我从来没见过他真面目,每次都是通微信语音,为人低调又谨慎。
他自称某支大基金的操盘手,名下分支基金一共控制多少多少亿资金,我就当一个笑话听,我其他客户也不信他。
牛皮太大。
他自称是A股市场很老的老人,几经生死。
他入行是德隆系,进了唐万新控盘的湘火炬。师傅比他早来半年,师徒两个就跟着唐二爷学,学他成名的招数“短融长投”。
德隆系倒台以后,他和师傅自己做了大陆市场最早一批私募。师傅做到20多亿规模,遇到2008年金融危机,没扛住,自杀了。
他那时候也亏了三个亿,自杀了多次,都被身边人救下来。
熬到了2014年,又是一波金融危机,他又侥幸幸存。一直支撑到2018年,再度入市,终于等来了今年的牛市。
他跟我聊,正经事就聊五六分钟,都是成熟中年男,价值观接近,社会阅历相通,很多事情不用说太多,一点就透。
和这种人交流,就是倍爽快。
其他杂事,他要聊上80%的时间。反正客户都花了钱了,我就得陪着聊。
例如,他如何选股的。
我以为是正经事,他以为是“杂事”。
原因在于,别人都认为,他操盘是从多年市场搏杀中悟出了一套操盘方法论,他确实挣到了超越市场平均值的回报。
他每次都能赌中大牛股——翻30倍的妖股,他每年必中一个。
他每次开投资者大会,都拿出超过200多页的行业分析PPT,做得美轮美奂,12个主流赛道数据齐全。
不少数据都是公司出钱购买的,都有正规出处,不存在数据造假。
他说,哪怕有,业绩也不会造假。
确实每年回报都超过20%以上。熊市挣钱,牛市更挣钱。
但他的选股其实是非常荒唐的。
他养着一个25年以上的老情人。
这个情人是他第一次来北京面试基金公司,在东三环国贸的办公大楼底下喝咖啡时候认识的。
当时这位女子穿着一身职业套装,袅袅娉婷,来应聘某跨国银行。她站在柜台前发呆,然后犹犹豫豫地点了一杯燕麦奶。
我客户排在她身后,急得浑身抓毛——他急着上楼去应聘,还剩下5分钟。
当时他还是毛头小伙子,她还是大闺女,都血气方刚,两人就争吵起来。
不打不成交,两人和解后做了朋友。工作地点都在东三环,后来发展了恋人关系。
双方都个性太强了,谈朋友失败,又退回朋友关系。
20多年发展下来,两人就是熟悉的老朋友,一年会几次的炮友关系。彼此不干预对方家庭,相处就是图一痛快。
每当男人遇到选股问题,痛苦迟疑,就会想起这个女人徘徊高楼窗前的身影。他就买一张飞机票,无论身处何地都火速赶到北京,约上这位老朋友。
两人共处一室,基本就选在中国大饭店,当年谈恋爱时期战斗得最火热的地方。
永远是18楼那个朝着长安街的方向的房间。
![]()
先巫山云雨一番。反正年纪大了,时间都很短。
女子总是嘲笑,你持续时间比撒泡尿长不了多少,心思不在我身上。
然后女子去洗澡,出来以后,躺在沙发椅上,面朝着街口,看着底下的人流、车流。
男子用一种韩国进口的野橘香精油,帮老情人按摩头部。那个牌子我也说不上来,反正很贵,15毫升含税要800多元,还断货。
很快,野心十足的橘子味道就弥漫整个房间。
男子递上一杯热好的燕麦奶,一如往昔。等女子准备好了,双方开始一套固定仪轨,20多年如一日:
女子喝了2/3杯的燕麦奶的时候,达到高潮——决策的高潮。
他就蹲在女子耳边,依次报出事先准备好四支股票的名称和代码。
不多不少就是四支。
四选一。
女子对股票可以说一窍不通,也不参与股票投资,也不会内幕交易,也不外传消息,大家事先讲好的。这点信任度还是有的。
她通常要他滚动播报股票名称及代码三次左右。
次序无所谓,反正她也不懂。
经常是一次之后,甚至还未全部说完,她舔舔嘴唇,飞快从沙发椅上坐起身来,毅然选择其中的一支。
没有任何理由,也不理性——女子就说自己对它感觉好,达到全身汗毛倒竖的感觉。
非常吊诡的是,这个女子的选择,基本都是和男子及其选股小组意见相反。
女子本科很普通,男子是重点大学硕士(非金融系科),旗下专业金融的博士、双硕士比比皆是。
结果:
男子总以为自己选到一支牛股,结果他选股年化只有20%-30%。
而这个女子总能选到翻倍超过30倍的大妖股,不花吹灰之力。
按照女子这种决策胜率,她才是中国版的巴菲特——“妖女”年化能轻松超过900倍,一年抓住两次妖股就好了。
当然,只是虚拟盘。
成本?就是开一次五星级酒店的房,一顿晚餐+精油+燕麦奶。在证券业这叫什么钱?
养一支从业五年以上经验、总共七名专业人士的选股团队,一年需要小1000万。
看来,A股就是存在某种真理,玩的就是非理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