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也是深秋的开始。
轻轻念一声“寒露”,仿佛能感受到一丝清冷的气息,看到大地被一层薄雾轻轻笼罩,万物开始收敛生机,准备迎接冬日的沉睡。
在寒露的时节,总有一些古诗,能精准地描绘出这个节气的独特韵味,让我们在千年后依然能感受到古人眼中的寒露之美。
![]()
01
唐·钱起《晚次宿预馆》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寒露时节,菊花渐黄,秋意渐浓。
钱起在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日的画卷:寒露惊动了秋天的晚景,菊花在秋风中渐渐变黄。千家万户的庭院里,秋风扫落了树叶,大雁随着太阳的方向南飞。
群鸟化为蛤蜊,人们在收获庄稼时担心早霜的到来。只有松柏,无论冬夏,都保持着苍翠的颜色。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寒露时节的自然景象,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
在这个寒露,如果你也感受到了秋天的萧瑟,不妨读一读这首诗,也许能从中找到一丝慰藉。
![]()
02
宋·朱淑真《寒夜》
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
秋深渐觉罗衣薄,独倚栏干不自怜。
寒露时节,朱淑真在诗中描绘了一幅寒夜的景象:寒露初降,寒草边的夜晚,月光清冷,她独自倚靠在栏杆前。秋意渐深,罗衣显得单薄,但她并不自怜。
这首诗充满了女子的柔情与坚韧,在寒露的夜晚,她独自面对着秋夜的清冷,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坚强。
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寒露夜晚的清冷与女子的柔情。在这个寒露,如果你也有孤独的夜晚,不妨读一读这首诗,也许能从中找到一丝温暖。
寒露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气,古人们用他们的笔墨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描绘寒露的佳作。
在这个寒露,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古诗,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感,也让我们在这个秋天,留下属于自己的美好记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