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7日早上(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五个小时),巴勒斯坦加沙地区的抵抗组织对以色列占领军发动了代号为“阿克萨洪水”的大型攻击,约1200名以色列人被杀、250人被俘。以色列随后进行报复,飞机大炮坦克狂轰滥炸,在加沙实行“三光”政策,如今当地200万居民房屋全被炸毁,超过6.7万人被杀、16.9万人受伤,其中约2万名儿童被杀,另有超过1万名加沙人被抓进以色列监狱。2025年9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旨在结束加沙冲突的“20点计划”,但以色列和哈马斯尚在就细节进行会谈,加沙的战火仍在持续,和平曙光渐现,但要实现真正和平,前程路漫漫。
![]()
废墟中的加沙儿童
一、加沙冲突的根源
加沙冲突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的一部分。加沙地区曾被以色列长期占领,2005年以军撤出后,这里被反以军事组织哈马斯控制。哈马斯是巴勒斯坦众多反抗以色列占领的游击队之一,2006年曾在巴勒斯坦选举中获胜,但与约旦河西岸主张默认以色列占领现状的组织法塔赫产生冲突,遂在加沙割据自立。
2007年以来,哈马斯多次向以色列控制区发射火箭弹,以色列也多次轰炸报复,西岸的巴拉斯坦政权基本上是隔岸观火,最多不过是动嘴谴责谴责。所以,“阿克萨洪水”被加沙人视作是反抗以色列侵略者的大起义,被以色列和西方国家视作是恐怖袭击,被西岸的巴勒斯坦政府以及非西方国家视作是极端行为。
![]()
2023年10月哈马斯攻击以色列控制区的战火(褐色区)
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因为巴勒斯坦地区土地分配问题,已经打了五次中东战争。由于阿拉伯国家实力不济且不够团结,更因为欧美对以色列的大力支持,以色列在战争中地盘越打越大,阿拉伯人被驱赶流亡。加沙面积365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中国一个小县,这块领土虽小,却是阿拉伯人对抗以色列的桥头堡。阿拉伯国家在对以战争中吃了亏,有些国家认可了实力不济的现状,已经和以色列媾和,比如埃及(1979年)、约旦(1994年)、阿联酋(2020年)、巴林(2020年)、苏丹(2020年)、摩洛哥(2020年)。但也有一些国家仍对以色列保持敌意,比如阿萨德统治时的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胡塞武装治下的也门。也有国家试图和以色列和好,比如沙特、阿联酋。周边大国,伊朗、土耳其出于地缘政治考量,也支持对以色列强硬。
加沙是国际力量的角斗场,哈马斯是伊斯兰世界以及阿拉伯国家对以强硬派的代理人。另外,受冷战时期反殖民运动的影响,解放巴勒斯坦一度成了第三世界反抗西方霸权的象征,至今仍有不少人在大力支持巴勒斯坦地区的反以斗争。这就是为什么尽管以色列严密封锁加沙,哈马斯仍有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
![]()
加沙的隔离墙
对以色列来说,为了保护自身安全,对加沙进行了海陆空封锁,陆地上建了数米高的水泥隔离墙,还有铁丝网、碉堡缓冲区,海面也进行封控,与埃及接壤的费城走廊也被以色列管控。可以说,以色列为了自己的安全,把加沙变成了一个大集中营。
加沙人口密集,生存资源有限,不少人靠国际救援过活,严格的封控,必然造成生存困难,进而使人极端化。而以色列采取的又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甚至是“损一杀百”的粗暴手段,加沙男孩向以军丢一个石头,以军就射他一颗子弹;哈马斯扔一个手搓土炸弹,以军就射过来一颗导弹。这种情况下,加沙人只要不死绝,就会不断反抗,以色列也不会得到安宁。
二、两年战争的破坏
战争意味着伤亡,无论正义与否。因此,从和平主义者角度出发,一切战争都不应该爆发。但对哈马斯和以色列来说,都是生存之战,这仗必须要打。
加沙被以色列封锁,以色列还不时丢炸弹,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加之阿拉伯世界的“老大”沙特也准备和以色列谈和,这样一来,加沙居民可能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弃儿。于是,就出现了激烈的抗争,加沙人希望用鲜血激发阿拉伯世界的斗志。但这个代价太大了。
![]()
以色列人和加沙人生存环境对比
2023年10月7日至今,以色列方面死亡约两千人,受伤数百人。加沙则超过6.7万人被杀、16.9万人受伤。这两组数字不成比例,以色列方面显然是刻意压缩伤亡数字以示己方强大,加沙方面属于弱势,数字可能不准,但有包括联合国在内多方机构统计,伤亡应该是只少不多。
加沙当地的抵抗组织没有重武器,面对以色列的飞机大炮坦克,基本只剩地道战这一个办法。为了隐蔽,地道口往往会建在高楼或公共设施下面,以军为了摧毁地道,采取的是先轰炸、后推平的战术。在反复轰炸下,加沙地面建筑已全部受损,约92%的民房被彻底摧毁,约88%的商业设施不堪使用,约89%的饮水及卫生设施被毁,约92%的学校被毁,所有的医院都被炸无法使用,当地堪称人间炼狱。根据联合国估算,重建加沙预计需要530亿美元、10年以上的时间。
被战争破坏的不只是基础设施,还有对生活的信心和对和平的希望。战争摧毁了加沙人的家园,绝大多数人只能露宿在帐篷或瓦砾堆里,缺少食物和饮水,坐等国际救援或者死亡。联合国偶尔送一点援助,领取食物的地方又成了以军屠杀平民的围场,至今已有至少2600人在领取救济时被枪杀、19000人被枪击受伤。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多数人会选择慷慨赴死,成为反抗军战士,这就是为何哈马斯越打越多。另外,那些在以军炮火中幸存的孩子,目睹家园被毁,亲人惨死,必然播种仇恨于心,到了端枪的年龄,都会成为反抗军一员。
![]()
加沙儿童
以色列在战争中一直处于攻势,但也伤亡不断,虽然以方很少发布伤亡数字,但从网上传播的哈马斯狙杀以军、爆破以军坦克的视频可以看出,以军虽然武器精良,但加沙却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以色列军事行动对加沙的破坏及造成大量平民的死伤已触犯众怒。2023年10月至今,已有3个国家(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以色列断交,3个国家(智利、约旦、西班牙)召回了大使,2个国家和以色列关系降级(南非、土耳其)。2024年,南非等国在国际刑事法院指控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等人犯战争罪,国际刑事法院已对其发出逮捕令。联合国调查机构也已宣布以色列在加沙施行种族灭绝,欧盟也正动议制裁以色列。在上个月的联合国大会上,除美国外,其余国家几乎都在谴责以色列。目前,世界各地支援加沙运动高涨,包括欧洲、美国,挺巴反以游行不断,不少人把以色列视作纳粹,针对以色列公民及犹太教信徒的攻击也有增无减。
![]()
被伊朗导弹击毁的以色列居民楼
两年的战争,受难最深的是加沙人民,以色列虽取得一些军事“胜利”,但和伊朗导弹互射、屡屡遭到胡塞武装攻击,被世界各国谴责,外部环境急剧恶化,这恐怕是其意想不到的损失,难怪它的后台老板美国不得不出手调停,因为,再不停火,恐怕连美国也会被拖下水,陷入众叛亲离的不义境地。
三、和平蹒跚而来?
新一轮加沙冲突爆发以来,多个国家都在努力进行调停,先后进行了四次调停。其中两次调停成功促成了人质交换及救援物资进入加沙,但双方缺少互信,最终和平又被打破。
2023年11月,在卡塔尔和埃及斡旋下,哈马斯和以色列实现了短暂停火,双方交换了部分被扣押人员。但停火只持续了7天,双方就延长停火的条件未能达成一致,于是继续开战。
![]()
2023年10月以色列导弹击中加沙居民楼
2024年6月,美国、卡塔尔和埃及提出了分三步走的和平路线图而且获得了联合国安理会的支持。根据当时的构想,第一阶段是哈马斯释放扣押的老弱及女性,以色列释放部分巴勒斯坦人,同时从加沙人口密集地撤军。第二阶段是永久停火,哈马斯释放全部人员,以色列完全撤军。第三阶段是哈马斯归还死亡扣押人员遗体,国际社会重建加沙。
2024年7月,哈马斯和以色列在埃及开罗和谈,但以色列坚持在加沙驻军并控制加沙与埃及接壤的费城走廊,而美国也不保证加沙的安全,会谈并无结果。
2025年1月至3月,在美国、卡塔尔和埃及斡旋下,哈马斯和以色列进行了至少8轮被扣押人员互换。以色列释放了上千名巴勒斯坦人,哈马斯释放了数十名以色列人(包括遗体)。
但双方核心利益对立,难以调和。对以色列而言,最大的诉求是“安全”与“无恐怖威胁”,即哈马斯要解除武装、无法对以色列发起袭击。对巴勒斯坦(尤其是哈马斯、加沙民众)而言,诉求更多在于“国家主权、土地归属、被占领土返还、自由出入、难民回归、建国权利”等。以色列一直认为哈马斯停火是缓兵之计,哈马斯则认为完全释放被扣以色列人就丧失底牌,解除武装更会沦为待宰羔羊。
![]()
受伤的加沙儿童
另外,在犹太复国主义者看来,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甚至包括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埃及部分地区都是“大以色列”的范畴,在这个区域内要驱赶“异教徒”阿拉伯人,所以完全占领加沙、赶走当地居民是必然步骤。官司缠身的内塔尼亚胡也需要继续打仗,以便延续国家紧急状态,这样就可以免于被司法惩处。美国则需要以色列继续打仗,以便卖军火赚钱,同时牵制周围的阿拉伯国家。
而在哈马斯等激进阿拉伯人看来,枪杆子里出政权,只有坚持斗争才能维护尊严、赶走侵略者。所以,放下武器的可能性为零。
![]()
欧洲支持加沙游行
美国近期提出的“20点计划”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以色列分阶段撤军,哈马斯放下武器并不再参与未来加沙治理,有点像北爱尔兰模式。但加沙需要的是和平保障,唯有维和部队进驻、救济物资进入,当地得以重建并改善经济条件,以色列不再对其进行封锁和压迫,加沙才能迎来长久和平。
加沙和平的症结是发展问题,唯有当地人能有尊严地幸福过活,才能消弭仇恨,减少暴力。以强权侵略、种族灭绝方式求和平,和平永远不可能来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