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只说真话的公众号
![]()
题图:《十六岁的花季》
1
小七是我的中学同学。
在班里男生的心里,小七一直是个特别的存在。她从来不说我们当地的土话,而是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穿着打扮也与众不同,其他女生还在穿地摊货的时候,小七已经穿着班尼路的最新款。
虽然她笑的时候会捂住嘴,闪出一丝羞怯,但她和男生说话时却毫不扭捏,落落大方。
我和小七的关系不错。英语课上完后,我们俩会一起围着老师叽叽喳喳问个不停。年底的班级联欢会上,也是我们俩联合起来画黑板报,布置会场。平时小七会给我分享港台明星的最新信息,我也会给她仔细讲解抛物线和因式分解。
高考后小七去了北京读书,而我考到上海。
2000年的暑假,小七到上海找我玩。漫步在陆家嘴,看着周围的高楼大厦,我不由得感慨,不知道十年后我能不能在上海扎下根。
小七打了我一拳,一定能的!这样吧,我们做个约定,十年后我们再来相约陆家嘴如何?
一时间我心中豪情万丈,指着旁边的香格里拉说,好!到时候我就在那里请你吃饭!
25年过去了,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2
大四临近毕业,天气很热,心中很凉。一天晚上没有课,无心写作业,我一个人到操场溜达。
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叫我,我扭头看到了燕子。
燕子是我的同班同学,也是我的老乡。但过去四年我们基本没什么交流,并不是老乡之间就会天然亲近的。
她努力学习,开朗外向,积极竞选团支部书记,属于好学生那一挂。
我默默无闻,从《大富翁4》玩到《帝国时代2》,尚在发愁能不能正常毕业。
但那一晚,两条平行线竟然找到了交点。
我们在操场上一圈圈转着,聊班里的八卦,聊未来的畅想,聊人生的困惑,聊求职的艰难。
一不留神我们绕着操场转了30多圈,聊完了过去四年所有能聊的话题后,我们各自回了宿舍。
当然什么也没有发生,后来也没有,这才是真实人生,只有故事里才一定要发生点什么,而现实里大都是这样没头没尾。
如今我毕业已经超过20年,我再也没有见过燕子,也没有发过信息,我连她手机号码都没了。
3
大学毕业后,我进了一家国企。
报道那天,我被一辆中巴拉到了位于浦东的工厂,开始了工人生涯。
流水线的生活是很枯燥疲惫的,好在陶伟经常找我聊天。
陶伟是工厂的青年工人,和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傅不同,陶伟告诉我他自己最大的爱好是朗诵诗歌。
开始我是不信的,一个工人,朗诵都算了,还诗歌?但陶伟真的一边干活,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首《致橡树》。
坦白说,还真不错。音质浑厚,情感充沛,虽然流水线的噪音几乎要盖过他本来的声音。
在工厂里当工人是很郁闷的。好歹读了四年大学,怎么就是在流水线上搬零件呢?
陶伟一定程度上宽慰了我。我们经常一边搬零件一边聊文学,聊诗歌。兴致所至甚至一起起个范,朗诵海子顾城汪国真。
当时的场景是很魔幻的,周遭机器轰鸣,钢铁森林,而我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年过后我被调回了总部。那里是另外一番天地。我忙着开会,吵架,出图纸,虽然和陶伟都在上海,但后来没有再联系。当然有电话,但贸然一打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拖来拖去也就作罢。
再后来,陶伟的手机变成了空号。
4
明子曾经是我的同事,当时我在中国分公司,她在日本分公司。因为要为日本客户研发新产品,我们被分到了一个项目组里。
但项目进展很不顺利,我飞到日本和客户当面解释,但客户还是不满意,威胁我们再没进展就要取消我们的开发资格。
被客户骂谁也不舒服,明子晚上拉着我到居酒屋借酒消愁。
明子跟我诉苦:我好烦啊!我都三十岁了,周围像我这么大的女人早都结婚生子在家带孩子了,哪里像我单身没人依靠还要挨客户骂。
几杯清酒下肚,明子开始憧憬未来:我喜欢胖胖的男人,太壮的太瘦的都不要,他要肉肉的,还得有肚子,拍起来能啪啪响,当枕头睡觉一定会很舒服。嗯,这一天迟早能实现,fighting!
明子的择偶观令我无言以对。想到项目未知的明天,只好一杯一杯地喝闷酒。
后来我们两个都喝多了,差点没有找到回去的路。
终于我们的方案通过了客户的测试,一切逐渐走向正轨。但此时我被调到了其他的项目组,从此我和明子的联系逐渐变少。
再后来我离职了,和明子彻底中断了联系。
5
也许是年纪大了,那些曾经的过往,总是如电影画面般在我大脑中轮番浮现。
我已经定居在上海,也去香格里拉吃过饭,只是不知道小七还记不记得当年的约定?大学毕业10周年我们班聚会,燕子没来。其实我很想问问她,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我也很好奇陶伟还在工厂吗?会不会转型去做短视频?至于明子,应该找到了那个拥有拍起来啪啪响的肚子的男人吧?
没有答案。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告别。我们不断地遇见新的人,也不断地与旧的人告别,很多人在我们不经意间就离开了,甚至来不及说一声再见。
就像自己小时候的某个夜晚,我和楼下的一群小伙伴在路灯下玩玻璃球,捉迷藏。有家长喊孩子回家,于是我们互道再见,各回各家。
一转眼多年过去,因为学业和搬家等原因,我和那群小伙伴竟彻底失去了联系。
如今回想起来,当时谁都没有意识到,那个再普通不过的夜晚,竟是我们在一起的最后一晚。
各自转身走进单元门时,我们已经见完了此生的最后一面。
作者:秋日么么茶
一个认真记录生活的中年男人
带给你最真实的人生感悟
原创100w+字 | 全网2000w+阅读 | 虎嗅专栏作者
防失联,赶紧关注这里:
想围观我朋友圈的,请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