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的姑奶奶去世,我特意回家参加了他的葬礼。
![]()
我发现他们全村前来帮忙的人,仅仅12人,而姑奶奶的村庄,是一个人口超过一千五百人的大村。
看着现场“荒凉”的场景,一个亲戚对我说,如今农村的葬礼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参与的人越来越少,其中今年五一节期间,村里仅有四个人参加。
这就是老家葬礼的现状,前几年,还有一些在外打工的村里人,请假回家参与葬礼,为的是将来自家有丧事时不至于冷场。
但这几年里,当地已经有葬礼外包服务一条龙了,因此,丧事除了几个直系亲属之外,其他人根本不会回来了。
![]()
尽管姑奶奶的村庄是一个大村,但村里留守的老人,加起来也就三四十个人,但他们当中的,年龄大多在七八十岁,即便想参与葬礼,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葬礼只能采取外包的方式,否则,真的无法应付下来。
在我小时候,农村的葬礼是一场盛会,那时全村人都一拥而上,至少要上百人参加,早上和中午加起来待客也上百桌。
那时,挖坟坑和运送棺材,都是依靠劳力,但现在,那种场面已经一去不返了。
姑奶奶出殡当天,她的墓坑是用挖掘机挖的,她的棺材是用货车拉到墓坑处,然后再用挖掘机机把棺材吊起来放入墓坑中,整个过程中,基本不需要人力操作。
随着社会发展,农村的葬礼越来越简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
在农村,六十岁以下的人,基本都在外面打工,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在工作的城市里安了家,像我姑奶奶葬礼上落寞的场景,将成为农村的一种常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