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向媒体表示,向乌克兰武装部队提供“战斧”巡航导弹的决定“实际上已经做出”,但他同时提出附加条件:需了解乌克兰将如何使用这些导弹以及具体瞄准目标,并强调自身并不寻求局势升级。
![]()
针对向乌克兰交付“战斧”导弹的可行性,部分专家提出疑问。
一方面,专家怀疑美国是否拥有足够数量的陆基发射装置,以及能否将这类装置转移至乌克兰;另一方面,美国六年前启动“台风”系统的生产,该系统可通过移动式陆基发射装置发射“战斧”导弹,被认为是适配该导弹的关键装备。
但分析指出,“台风”系统的发射装置体积较大,在战场环境中易成为无人机攻击的目标,实战部署面临安全隐患。
对于美国可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的动向,克里姆林宫明确表态:此类导弹的交付将标志着俄乌冲突局势进入升级新阶段,同时会对俄美关系造成破坏,并承诺将针对这一情况作出“相应回应”。
根据俄罗斯新版核战略相关内容,从乌克兰领土使用西方提供的武器发动导弹袭击,将被俄方视为导弹交付国的攻击行为。
俄罗斯的回应暗示了多重风险,可能的应对措施包括对乌克兰关键区域实施打击。
但普遍认为,俄方采取核打击或直接针对美国本土及军事基地打击的可能性较低,更可能的行动方向是针对乌克兰基辅政府核心区域,目标为摧毁该国政治基础设施,削弱基辅方面协调军事行动的能力。
![]()
特朗普的政策立场此前常被认为具有不确定性和反复性,这也使得“战斧”导弹交付的最终落地存在变数。
当前阶段,向俄罗斯施压可能符合特朗普的政治需求,但未来局势变化后,向乌克兰方面施压也可能成为其政策选择。
因此,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的相关表述,也可能仅停留在口头阶段,直至特朗普最终权衡利弊:是继续与俄罗斯保持对抗,还是通过重建俄美关系寻求其他利益,政策方向仍存在调整空间。
![]()
部分分析人士还提出推测,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导弹系统可能并非“战斧”,而是其他型号,例如“战术导弹防御系统”,不排除特朗普在表述中混淆不同导弹系统的可能性。
有观点以过往案例佐证:此前特朗普曾承诺向乌克兰武装部队提供17套“爱国者”防空系统,但这些装备最终并未按预期交付,相关承诺后续“无下文”。
![]()
从“战斧”导弹的实战性能来看,美国战争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射程最低为1600公里的“战斧”导弹,可覆盖俄罗斯境内至少1655个军事设施;若使用射程达2500公里的型号,则可打击1945个俄罗斯军事设施。
不过,苏联时期已针对此类亚音速导弹的打击模式开展防御准备,因此俄罗斯现有防空系统对“战斧”导弹的拦截具备一定基础。
具体而言,“战斧”导弹虽射程较远,但弹头重量约450公斤,杀伤力远超“坦克战术导弹”;而俄罗斯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S-350防空导弹系统、改进型“山毛榉”防空系统,以及一定程度上的“铠甲”防空系统,均具备对“战斧”导弹的拦截能力,可在实战中对该导弹形成防御牵制。
目前,国际社会仍在密切关注美国对乌导弹援助的后续行动,以及俄罗斯的具体应对措施,局势发展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