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国庆放假,来自江西九江的博主@乐哥刚回家吃过饭,就迫不及待地出门钓鱼了,结果在村口的野塘钓了条奇怪的鱼,为啥说它奇怪呢?
因为这条鱼明明看着是条太阳鱼,然而它的个头却出奇的大,上秤之后发现足足有一斤多!
要知道咱们平时钓到的太阳鱼,能有个半斤就很稀罕了,通常都是一二两的体型,因此这样一条一斤多的太阳鱼,别说是咱们这位博主了,我估计大家见到都会蒙圈吧。
![]()
结果网友们见后则提出了一个疑问,那就是这条鱼是不是罗非鱼?
很多人平时分不清太阳鱼和罗非鱼,毕竟这俩都是从国外来的 “外来户”,长得还像俩失散多年的双胞胎,不仔细看真容易弄混。
但其实这两种鱼的 “脾气” 和 “生存能力” 差得远着呢。
罗非鱼是出了名的 “怕冷星人”,冬天稍微冷一点就不爱动,要是温度降到十度以下,基本就活不成了,所以只能在南方那些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水里待着,北方想见到野生罗非鱼,门儿都没有。
可太阳鱼就不一样了,那简直是 “水陆两栖” 级别的适应能力,不管是南方的小河沟,还是北方的水库,只要有水,它就能扎下根来,冬天天再冷,也能找个地方躲起来熬过去,所以现在国内大江南北的水域里,基本都能见到它的影子。
![]()
不过论个头,这两种鱼的差距都太大了。罗非鱼要是养得好,长到三四斤都不叫事儿,菜市场里偶尔还能见到五六斤的大罗非,买一条回家能炖一大锅。
可太阳鱼就 “迷你” 多了,它好像天生就带着 “长不大” 的基因,自然水域里的太阳鱼,大多数长到一两、二两就停滞不前了,能长到半斤的,都得是水域里食物特别充足、还没什么天敌的 “幸运儿”,更别说超过 1 斤的了。
之前我问过十几个常年在不同地方钓鱼的朋友,南方的钓友说最多见过六两的,北方的钓友更夸张,说自己钓过最大的太阳鱼才三两,还开玩笑说那是 “太阳鱼里的姚明”。
![]()
再说说钓友钓上这条大鱼的野塘,这是博主他们村用来存灌溉水的塘子,面积不算大,也就两个篮球场那么大,水不算深,最深处也就两米多。
前几年有个外地老板觉得这塘子能养鱼,就承包下来了,又放鱼苗又喂饲料,折腾了两三年,结果不仅没赚到钱,还倒贴了不少本钱,最后没办法,只能放弃承包,把塘子还给村里了。
从那以后,这塘子就成了村里人的 “免费钓场”,没事的时候,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爱扛着鱼竿去甩两杆。
这塘子自从挖好以后,就从来没干过。哪怕是前几年天旱的时候,村里为了保庄稼,也没敢把塘子里的水抽干,更别说承包养鱼的时候了。
当时承包鱼塘的老板,每次捕鱼都是用拖网拉,只能拉走水面和中层的鱼,底层的鱼根本拉不到,所以谁也不知道这塘子底下藏着多少 “老鱼”,又藏着多少平时见不到的品种。
![]()
为了弄清楚这鱼到底是不是太阳鱼,我特意查了不少资料,包括太阳鱼的原产地、生活习性、外形特征这些。
资料里说,太阳鱼原产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成年以后的体长一般在 24 到 40 公分之间,换算成体重,大多在半斤到八两之间,很少有能超过 1 斤的,而且它的生长速度特别慢,从鱼苗长到成年,最少也得两年时间,要是在自然水域里,食物不够充足,可能得三年才能长到半斤。
所以从资料来看,自然水域里的太阳鱼,想长到 1 斤多,可能性确实特别小,这也难怪大家会怀疑。
就在我也拿不准的时候,我想起有个朋友是做水产研究的,专门研究淡水鱼的品种和生长规律,我赶紧把照片和视频发给他,让他帮忙看看。
过了差不多半天,朋友才回复我,他说从外形来看,这条鱼确实有太阳鱼的特征,但个头确实超出了自然生长太阳鱼的正常范围,他还跟我提了一个可能性,这条鱼说不定是人工培育的品种。
他还给我推了一份《美国太阳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的资料,我花了一晚上把资料看完,才算弄明白这里面的门道。
![]()
原来太阳鱼不是天生就长不大,而是在自然环境下,受到食物、水温、天敌这些因素的影响,生长速度才慢,个头才小。
但通过人工培育,情况就不一样了。
人工培育太阳鱼的时候,研究人员会先挑选生长速度快、个头大的太阳鱼作为亲本,然后通过杂交的方式,培育出新一代的鱼苗,这些鱼苗天生就比自然生长的太阳鱼长得快。
而且在养殖过程中,工作人员还会控制水温,让水温一直保持在最适合太阳鱼生长的 25 到 30 度之间,再给它们喂高蛋白的专用饲料,里面有鱼粉、豆粕这些营养丰富的成分,就像给太阳鱼 “开小灶” 一样。
这样一来,人工培育的太阳鱼生长速度能比自然生长的快一倍还多,个头也大不少,有的甚至能长到 1 斤多。
![]()
朋友还跟我说,现在国内不少地方都有人工培育太阳鱼的养殖场,主要是用来供应市场,因为太阳鱼的肉质特别嫩,刺也少,很受消费者喜欢。
不过有时候养殖场会因为管理不当,导致鱼苗逃到自然水域里,这些人工培育的鱼苗在自然水域里要是能活下去,就会慢慢长大。
因为它们的基因里就有 “长得大” 的优势,加上自然水域里没有养殖场那么密集的养殖密度,竞争没那么激烈,说不定能长得比在养殖场里还大。
![]()
听到这儿,我突然想到江西钓友钓鱼的那口野塘,前几年不是有人承包养鱼吗?
会不会当时那个老板就引进过人工培育的太阳鱼苗,想试着养殖,结果后来因为赔钱放弃了,这些鱼苗没被捞走,就留在了塘子里,慢慢长大,最后被钓友钓上来了?
这种可能性其实特别大,毕竟那口塘子从来没干过,鱼只要能活下去,就能一直生长,而且塘子里的食物虽然不如养殖场里充足,但也没有天敌,长得慢一点,时间长了也能长到 1 斤多。
![]()
你平时钓鱼的时候,钓过最大的太阳鱼有多大?见过这么大的吗?
或者有没有懂行的朋友能给这条鱼做个 “在线鉴定”,也让咱们都长长见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