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办公室有三盆白锦龟背竹, 是一年多前刚刚回归大学时,在办公楼走廊里捡的。那时还是小小的一盆,无精打采,半死不活,保洁阿姨说是之前走的老师扔下的。我的新办公室也正需要布置一点绿意,便抱回去收养了它。
那时我还不知道它的名字,也没养过,于是去了解认识, 顺应它的习性, 边学边养。
浇水、施肥,眼见它不断发出新叶,几个月花盆就显得局促了,于是换了大盆。又过了半年,分成了三盆,长成如今照片里的样子。
![]()
自从 构思“大树人才模型”,开始 写作《人才基因》一书,便爱上了植物。读了上百本关于植物、森林的书,学习也不能只读书,还得实践。没有院子,无法种树,就在阳台、房间里养些盆栽植物。
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读博时,导师给我安排一位项目伙伴Robert。他来自比利时,和我同岁,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儿,非常爱养盆栽芭蕉树,还称呼它们“香蕉宝宝”。他的 办公室永远都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有热带雨林的感觉。 一晃 我们已是20年的好友,他也在瑞士做了教授。或许是他给我播下的热爱植物的“种子”吧。
![]()
物以稀为贵,白锦龟背竹有两种叶子比较稀缺,一种叫阴阳锦,一半绿一半白;另一种叫白幽灵,顾名思义,叶片全白,因缺少叶绿素无法光合作用,需要依靠其他叶片供能,也很容易焦边儿,养好不易。
养出稀有的叶子当然开心,也对植物倍加珍惜和关照。这或许也是植物给养花人的激励,它用叶子的变化和惊喜,鼓励人继续细心呵护它们。科学家们已证实植物有智能(Intelligence),我发现它们的“行为”还在无声地展示着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的激励理论。
![]()
心理学家斯金纳1938 年设计的小白鼠实验仪器,后被称为“斯金纳箱”,启发了 激励理论。
实验一,小鼠每次按下按钮,则一定会掉落食物。实验二,小鼠按下按钮,食物概率性掉落食物,即有时得到,有时得不到。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两个实验中的小白鼠都学会了按按钮,这就是激励的强化作用;第二,如果停止掉落食物,实验二中的小鼠按钮行为消失得更慢,即激励的效果更久一些。这些激励理论和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工资、奖金、福利的设计。
我就像大自然造物主设计的”斯金纳箱“中的小鼠,勤劳地喷水、施肥。有我的劳动,白锦龟背竹一定会长大、长出新叶,但何时、在哪里长出阴阳锦和白幽灵,则是个谜。这个混杂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游戏,激励我勤奋工作、细心观察、充满期待地呵护它成长。
![]()
龟背竹还有个有趣的现象,很有启发。
它的叶片越往上长,孔洞越多。我养的这盆,从叶子最初只有两个锯齿,每长出一片新叶,锯齿和孔洞逐渐增加,最顶端的这片已经有11个锯齿和11个孔洞。
大自然中,越高处得到的阳光、雨水就越多,高处的叶子懂得留出空间,让阳光和雨水漏到低处的叶子。这如同组织中的高层需要懂得授权、分享,让基层有利益、有事做,同时也学会决策和负责。
当然,这也并非单纯的利他行为,低处的叶子更靠近主根(正像基层员工更靠近客户和市场),得到充足的阳光和养分后才能持续向高处的叶子输送营养。利他即利己,高处和低处的叶子非常默契,各担其责,无缝合作。它们如何沟通呢?植物的语言是什么?让人不禁好奇。
大自然真是一位最懂合作共赢的大师、智者,给人无限启迪,让万物共生共荣,大美而不言。
5. 《》
欢迎转发和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