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提到尿失禁、盆底功能下降,很多人会想到盆底肌肉训练,但对盆底肌肉电刺激却很陌生。其实这种借助电流的辅助治疗方式,早已被纳入国际权威诊疗指南,尤其适合盆底肌“不会用力”或训练效果不佳的人群。
![]()
PART\01
它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盆底肌肉电刺激(简称“盆底电刺激”),简单说就是用温和的低频电流,通过阴道电极、肛门电极或体表电极,“唤醒”盆底肌肉。
电流会模拟神经信号,让原本薄弱、无力收缩的盆底肌被动收缩,就像给肌肉“做被动健身”。长期坚持能增强盆底肌的力量和耐力,还能改善盆底区域的血液循环,帮助受损神经修复,最终缓解尿失禁、盆底松弛等问题。
![]()
PART\02
哪些人适合用?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比如咳嗽、打喷嚏时漏尿,电刺激能增强尿道周围肌肉支撑力;
•急迫性尿失禁患者:总想上厕所、来不及去的人,电刺激可调节膀胱神经反射,减少尿急感;
•盆底肌薄弱人群:比如产后妈妈、老年人,电刺激能辅助恢复盆底功能;
•不会做盆底肌训练的人:很多人练“凯格尔运动”时找不到正确发力感,电刺激能帮你感知盆底肌位置,为后续主动训练打基础。
但要注意,有严重盆腔炎症、阴道出血、心脏起搏器的人,不适合用这种方式,需先咨询医生。
![]()
PART\03
效果怎么样?有没有风险?
从指南证据来看,盆底电刺激的效果有明确支撑:
• 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和混合性尿失禁(MUI),能辅助改善漏尿频率,尤其适合和盆底肌训练(PFMT)搭配,短期效果更明显。
不过它也不是“万能药”,指南也提到,单独用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效果不如“电刺激+主动盆底肌训练”的组合,且长期效果需要坚持才能维持。
风险方面,只要在正规医疗机构操作,安全性很高。少数人可能会有电极接触部位轻微不适,比如瘙痒、酸胀,但调整电极位置或电流强度后大多会缓解,不会有严重副作用。
![]()
PART\04
这些误区要避开
•误区1:用了就能立刻好
电刺激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需要每周做2-3次,每次20-30分钟,坚持1-3个月才会有明显改善,不能指望一次见效。
•误区2:可以替代主动训练
它更像“辅助工具”,等盆底肌有了一定力量后,还是要配合主动的盆底肌训练(比如凯格尔运动),才能让效果更持久。
•误区3:在家随便买仪器就行
建议先去医院做盆底功能评估,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推荐合适的治疗方案,比如电流强度、电极类型,避免盲目使用家用仪器导致效果不佳。

盆底肌肉电刺激不是“网红疗法”,而是有循证医学支持的实用手段。如果你有盆底功能问题,不妨先去医院咨询,看看这种方式是否适合你,让专业的治疗帮你轻松“稳住”盆底!
![]()
有任何健康问题可以扫码联系小助理↓
![]()
![]()
别忘了点
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