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出境游人次飙到1.2亿,同比上涨22.3%,旅游消费更是突破3.1万亿元。中国游客的钱包,成了全球旅游市场最抢手的“香饽饽”。
可难以置信的是,有些国家一边靠着中国游客赚得盆满钵满,一边却把“不欢迎”写在了脸上。
![]()
更令人困惑的是,明知会遭遇不公,中国游客仍源源不断地前往这些国家?
在2025年的旅游市场中,一些国家对中国的矛盾态度愈发明显。韩国在2025年9月宣布对3人及以上中国团体游免签,停留最长15天,却给政策加了道“紧箍咒”。
“旅行社要是出现超2%的脱团率,直接取消资质”。这种“带着枷锁的欢迎”还藏在细节里。
![]()
在济州岛的景区,垃圾桶旁几乎都贴着中文标语“请带走垃圾”,可翻遍周围,根本找不到英文或日文的同款提示。首尔明洞的部分商铺,同款化妆品卖给中国游客,价格能比本地人高15%。
比韩国的隐性歧视更直接的,是越南近乎直白的排斥。
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多次发提示,明确说越南政府禁止公职人员收小费。
![]()
可中国游客过海关时,还是常被暗示“意思一下”。不给小费?就可能被故意拖延入境,看着白人游客秒过通道,自己却被拦在柜台前耗时间。
街头部分商铺直接挂出中文“不欢迎中国人”的标语,卖的水果、纪念品,对中国游客的售价要比本地人高20%到30%。
日本的不欢迎则藏在“礼貌”的面具下。部分日本酒店,客房里长期放着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书籍。即便中国旅游平台一直抵制,日本官方也没强制整改。
![]()
东京银座、大阪心斋桥的热门商圈,不少商铺仅用中文标注“请勿插队”“勿触碰展品”。
而跳出亚洲,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对中国游客的态度同样充满矛盾。2025年澳大利亚住房危机加剧,悉尼房价飙到全球第三,本地人把怨气撒到了中国游客和投资者身上。
而另外的新加坡,中国游客在新加坡打车,去唐人街、圣淘沙这些热门地被拒载的比例超40%。
![]()
当地陆路交通管理局对这类投诉的处理率才3%,理由多是“司机有顺路需求”。
不过别看,“排斥”的厉害,但这些国家的“不欢迎”态度背后,隐藏着一个尖锐的矛盾:他们的旅游业根本离不开中国游客。
韩国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赴韩游客达382万人次,占了韩国国际游客总量的45.3%,贡献的旅游收入更是撑起了韩国旅游业的37%。济州岛60%的商铺,生计都和中国游客直接挂钩。
![]()
越南更是把这种依赖性体现得淋漓尽致。2025年前8个月,赴越南的中国游客有350万人次,同比涨了44%,直接超越韩国成了越南第一客源地,占越南国际游客总量的41.8%。
日本旅游业早就被中国游客“喂饱”了。2025年“五一”期间,中国赴日游客人均消费近30万日元,占了日本同期旅游消费总额的52%。
大阪、京都的药妆店,30%的销售额都来自中国游客。
![]()
而澳大利亚的经济根本离不了中国,矿业出口的35%、留学市场的30%都靠中国撑着。新加坡旅游业根本不敢失去中国游客,2025年上半年,中国游客占了新加坡外籍游客总量的32%。
那也是奇怪,面对这些国家的不友好态度,中国游客为何仍蜂拥而至?实际上背后有着现实的考量。
交通便利性是关键因素。
![]()
从中国飞往韩国的航班,每周有超800班次,飞行时间大多不到3小时。前往越南也很方便,飞河内的机票均价才500到800元。
越南电子签24小时就能出签,不用准备复杂材料,2025年上半年92%的中国游客都是靠电子签入境的。
独特的旅游吸引力也不可忽视。日本的樱花季、富士山、京都古寺吸引了大量人打卡,2025年上半年“赏樱+古迹打卡”的游客占比达75%。
![]()
性价比同样重要。越南芽庄度假人均每天消费不到300元。日本的汇率划算,电子产品、药妆比国内便宜20%到30%,成了天然的“扫货地”。
而且,不少中国游客对“可能遇到的冷淡”并不敏感,更关注自己的行程和体验。还有人抱着看清与感受差异的心态,把旅行当成直面现实的一种方式。
不过不管哪个国家,本质都一样:想要中国游客的钱,却不想真正接纳游客本身。
而中国游客的持续前往,恰恰给了这些国家一个错误的信号,无论他们怎么对待我们,我们都会去。这种单向的经济依赖关系,注定难以持久。
同时,我们的周边国家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泰国就是一个反例,曼谷周末市场的榴莲正烂在摊位上,只因为摊位上贴着刺眼的“摸一下赔100泰铢”中文标语。
结果中国赴泰游客骤减四成,热门景区的水果摊营业额跌三成。这对一个六成出口仰赖中国的榴莲产业来说,是致命打击。
![]()
与此同时,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中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日本、韩国、泰国和越南等国家都有大量游客以北京、上海和重庆等城市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假期期间飞往中国的航班外国游客预订量增长了40%以上,凸显了全球游客对中国游的兴趣日益浓厚。
就在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北京、上海、重庆成为国内外游客的“顶流目的地”,中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假期期间飞往中国航班的外国游客预订量增长了40%以上。
![]()
旅游本是双向选择,尊重才是长久之道。那些既想要中国游客的钱,又不愿给予基本尊重的国家,终将在这场旅游博弈中失去更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