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某书在众多自媒体平台中颇受年轻人的喜欢,相比某音以短视频为主,在小某书,年轻人可以发布任何形式的内容——图文、视频、询问贴均有机会获得关注和回应。
可就是这样一个备受欢迎的平台,却在近日因为价值观导向问题被有关部门约谈警告,该平台被批:除了大量热炒明星私生活的无效信息外,还存在拜金主义、炫富文化、不婚主义、极端女权等不良价值观的传播,严重影响着年轻群体的三观形成。
![]()
“父母只养我到18岁,我也只付18年抚养费行吗?”
也恰在这个风口浪尖,小某书的又一个奇葩问题火了——"我有一个问题,18岁之后父母不养了,还没有工作,我以后也只付18年赡养费可以吗?"
发帖人是一个匿名女孩,估计也是刚满18岁不久,却问出了一个足以让无数家庭沉默的问题,而在这条帖子的评论区下,更是什么样的声音都有,就连笔者也忍不住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对家庭和亲情为什么淡漠到如此地步?
![]()
"18年抚养费",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亲情,更是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因素。的确,从法律角度看,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确实有年龄限制,通常以18周岁为分界线。
这一规定基于成年人应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假设,但法律并非冷冰冰的条文堆砌,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规范体系。法律规定,如果18岁后的子女仍在接受高中及以下教育,或因残疾无法独立生活,父母仍需继续履行抚养义务。
![]()
这是法律对特殊情况的弹性处理,可见其核心标准不仅是年龄,更是子女是否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中国父母会继续支持子女完成大学学业,甚至研究生教育,远超法律底线要求。
反观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法律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赡养的本质是在父母无法自理时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和经济支持,直至生命终结,而将赡养义务简单地量化为"18年",不仅缺乏法律依据,更是对亲情的亵渎。
父母抚养子女的18年与子女赡养父母的18年,数字上的相同就能在质量上能相提并论吗?父母给予的是生命和全方位呵护,子女提供的往往只是基本生活保障。
![]()
亲情能用时间和金钱简单衡量吗?
父母给予子女的不仅是物质供养,更包含了无数的关爱、牺牲和情感投入。父母照顾幼小的子女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和心血,而老年父母通常只需要基本的经济支持和必要的照料。
回看那句“父母只养我到18岁,我也只付18年抚养费行吗?”的奇葩问题更觉讽刺,但现在的大学生能问出这样的问题也并不奇怪,不止小某书,某音、某手、某博等自媒体平台,都不难刷到嫌弃父母的大学生。
![]()
现在的大学生动不动就以原生家庭的痛来嫌弃父母,实则暴露了自己的不孝不悌。最近发生的一个真实事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一个女生为看演唱会租用相机,不慎损坏后需赔偿4000元。
父母二话不说帮忙支付了赔偿金,毫无怨言,然而这位女生却在社交平台上抱怨父母买不起苹果手机给自己,将"原生家庭的痛"挂在嘴边,引来一片批评声。
![]()
但不可否认,若非平台算法偏好煽情、极端的内容,使"吐槽父母"成为获取流量的捷径,这类奇葩的问题也不会越来越多,媒体平台也应承担起价值引导责任,不能任由低俗、极端内容泛滥成灾。
法律规定的抚养义务和赡养责任只是底线,真正的亲情远不止于此。优秀的父母会尽己所能给予子女最好的成长环境,不计较付出;懂得感恩的子女则会在父母需要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关爱,不论时间长短。所以亲情能用时间和金钱简单衡量吗?答案不言而喻。
![]()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