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这个名字听上去就让人想笑,可真要把“高兴”二字拍成剧,可没那么容易。毕竟现实主义喜剧,是最考验导演功力的一种类型。笑要笑得有内容,哭还得哭得有道理。偏偏这部根据贾平凹同名小说改编的《高兴》,就是那种“笑里藏刀、苦中作乐”的狠活。导演王伟这次玩得漂亮,用25集拍出了一个时代的烟火,也拍出了普通人最倔强的尊严。
![]()
故事设定在2005年的西安,那是个刚脱贫不久的年代,工地上的灰尘还没落下,城市化的车轮就已经碾到了城中村。刘高兴——这个名字太贴脸了,人如其名。天塌下来也笑着顶,生活给他一巴掌,他还能回一句“打得好,再来点”。他和兄弟五富背着麻袋进城收废品,靠一根扁担、一辆三轮,一点点把命运抬上坡。别看干的是“破烂行”,这帮人可比谁都讲义气,比谁都真。
两人初到城里,就撞上了现实的铁墙。收废品也要分地盘,分错界线就是“抢饭碗”。医疗垃圾、废铜烂铁、塑料瓶,哪一样不是靠命换钱?刘高兴干活像唱戏,嘴甜、腿快、反应更快。被人坑了能笑,被人骂了能怼,连被警察抓都不忘调侃一句“这也算国家重点回收人才吧?”这人有点疯,也有点天真,偏偏观众最爱看这样的角色——明明破碎,却还能笑得明亮。
![]()
高兴的兄弟五富更像一个沉默的对照组,他老实、厚道,却被命运开了最狠的玩笑。女儿想进城上学,却连个学籍都没资格。那一幕,让所有经历过城乡夹缝的人都破防。高兴跑上跑下,为了让孩子进学校,求人、借钱、卖废铁,连脸都不要了。有人说这叫“卑微”,可这恰恰是中国式父辈最硬的担当。笑过的高兴,哭得更真实。
剧里有一幕特别妙:韩大宝自称在“环卫系统发展”,高兴一本正经地问:“那你升官了没?”韩大宝挺起胸膛,“我早就是破烂王了!”两句对白,轻飘飘,却透着几代小人物的虚荣与自嘲。王伟拍这段时镜头极稳,笑声底下藏着心酸——那种“笑中带泪”,才是中国式喜剧的魂。
![]()
最难得的是,《高兴》没让观众只看穷苦。它拍出了底层人的智慧,也拍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气。刘高兴能和街头混混打成朋友,能在大杂院里和杏胡、黄八、朱宗几位“同行”吵完架又抱头喝酒。那股江湖义气和底层幽默,让这部剧不再苦兮兮,而是真有人味。贾平凹笔下的陕味土气,被拍成了带烟火味的温情。
爱情线也意外地动人。刘高兴与音乐教师孟荑纯的情愫,来得悄无声息,却真到骨子里。一个收废品的男人,一个教钢琴的女人,这组合怎么看都像是误会。可偏偏她被他的真心打动,他被她的善良治愈。爱情不讲身份,这段感情就是那种“拧巴又纯粹”的现实浪漫。
![]()
王伟导演的功力在这剧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能拍《白夜追凶》那样的悬疑狠剧,也能拍《问苍茫》那样的历史正剧,而这次,他干脆把镜头交给生活。光线、构图、节奏都带着电影质感,连一场夜市戏都拍得像诗。那种“脏乱差”里的秩序感,只有真懂生活的人才能拍得出来。
演员阵容更是稳得一批。白宇帆演的刘高兴浑身是戏,像是西安街头走出来的真人物。罗康的五富让人心疼,于文文的孟荑纯温柔有力,凌潇肃的韩大宝憨厚又滑头。配角个个出彩,刘向京、郝平这些老戏骨一出场,台词都带劲。连宋佳唱的主题曲《不如一个你》都恰到好处,像是从生活巷口飘出来的叹息。
![]()
最打动人的是,这剧不说大道理,全靠小瞬间堆出来的真情。五富倒下那场戏,没有煽情配乐,只有高兴一个人坐在废品堆里,望着天光发呆。那一刻比任何哭喊都更疼。生活不是没打倒他,而是他自己不肯趴下。
《高兴》的厉害在于,它没试图拔高底层人,而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体面地活。那份“穷得干净、笑得敞亮”的劲儿,正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精神。刘高兴不是励志模板,而是每一个仍在泥地里抬头望天的人。他告诉观众,快乐不是结果,而是一种选择。
![]()
有人说喜剧的尽头是悲剧,《高兴》反着来——它让人明白,悲剧的尽头,可能正是喜剧。因为笑着活下去,本身就是一场胜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