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中,一位中年患者问“医生,我是不是连鸡蛋都不能吃了?听说吃了肾脏就废了。”
她刚被诊断为早期肾功能异常,回家后连早餐都不敢吃,家人更是把鸡蛋当成“地雷”。
可另一位病友却说:“我天天吃鸡蛋,肾功能还稳定。”
![]()
鸡蛋真的会伤肾吗?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人体的肌肉、免疫细胞、酶类都离不开它。
肾脏的任务之一,就是代谢蛋白质分解后的废物。当肾功能下降时,代谢效率降低,废物在血液中堆积,就会出现乏力、恶心、水肿等症状。
于是,很多患者听到“蛋白质”三个字就害怕,连鸡蛋也不敢碰。其实,这种“谈蛋色变”的做法反而不利于健康。
鸡蛋的蛋白质吸收率接近98%,属于“优质蛋白”,也就是说,同样一克蛋白质,鸡蛋比红肉或豆制品更“省肾”。
蛋清几乎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对轻中度肾病患者而言,适量食用是安全的。
吃鸡蛋时,建议去掉蛋黄或减少食用次数,因为蛋黄含磷较高,容易加重高磷血症风险。
水煮蛋、蒸蛋清是相对温和的做法,避免咸蛋、茶叶蛋、糖心蛋这类高盐、高脂的版本。
![]()
肾病患者更该关注的,是这三类“慢性杀手”食物
鸡蛋只是一个引子,真正让肾脏受罪的,是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三种隐性危险食物”。
1.高钠食物
钠摄入过多,会让血压升高、体液潴留,肾小球在高压下长期“超负荷运转”,最终造成结构性损伤。
生活中,不只是“咸菜”才咸。火锅底料、酱料、速食汤包、零食薯片中都暗藏高钠。
很多人自认为“饮食清淡”,其实每一口蘸料、每一勺调味包,都在为肾脏加压。
![]()
2.高磷食物
磷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但肾功能下降时,磷排出能力减弱,容易造成高磷血症。这会导致骨钙流失、血管钙化、心脏负担加重。常见高磷陷阱包括:
1.加工饮料(尤其是可乐、奶茶)
2.加工肉类(火腿肠、腊肠)
3.奶酪、咸蛋黄、奶油蛋糕
![]()
3.高嘌呤食物
当肾功能下降时,尿酸排不出去,就容易形成高尿酸血症。
尿酸过多会在肾小管沉积,引起炎症、肾结石、痛风,形成恶性循环。
海鲜、动物内脏、老火汤、啤酒、火锅底料,都是嘌呤含量高的典型代表。
很多年轻患者因经常熬夜加班、喝酒应酬,早早出现尿酸升高。等到肌酐飙升、尿蛋白增加时,才意识到“身体早就报警了”。
![]()
肾脏会发出十个求救信号
1.早晨眼皮浮肿、下肢轻度肿胀
2.尿液泡沫多且不易消散
3.尿频或夜尿增多
4.血压持续偏高
5.食欲变差、饭量下降
6.乏力、注意力下降
7.尿量减少或尿色加深
8.皮肤瘙痒、发灰
9.脸色蜡黄
10.无缘由的贫血
如果出现上述两三项,就应尽快做尿常规、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检查。肾病早期可控、可逆,但一旦发展到中后期,想“挽回”就困难得多。
![]()
生活中这些习惯,比吃错食物更“伤肾”
1.经常憋尿:容易导致细菌繁殖,引发感染或肾盂肾炎。
2.滥用止痛药或保健品:含非甾体消炎药、激素或重金属的成分,会直接损害肾小管。
3.熬夜和高压工作:夜间是肾脏代谢废物和修复组织的重要时段,长期缺乏睡眠会让肾血流量下降。
4.运动过量或乱补蛋白粉:健身人群中,过量蛋白摄入是“假性肾衰”的常见诱因。
5.饮水不足:长时间缺水会使血液黏稠,代谢废物浓度上升,增加肾脏负担。
肾脏最怕的是长年累月的“微伤害”。懂得养护,更是让身体恢复节奏。
![]()
科学护肾的三大方向
1.饮食要均衡
蛋白质优先选择鸡蛋白、鱼肉、瘦肉。
控制盐分,每天不超过5克。
少喝含磷饮料,远离高钠零食。
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根据医生建议调整)。
![]()
2.生活节奏要规律
规律作息比保健品更有用。适当的有氧运动(散步、太极、瑜伽)能促进循环、改善代谢。
每周可进行3-5次中低强度运动,每次30分钟左右,避免过度劳累。
![]()
3.体检要定期
对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人群而言,每年体检应包括:
1.尿常规
2.尿微量白蛋白
3.肌酐、尿素氮
4.GFR(肾小球滤过率)
早发现,意味着早保护。早筛查,就能阻止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真正威胁肾脏的,是我们对身体信号的迟钝,对生活方式的忽略。
吃得科学,动得规律,查得及时,肾脏就能与你并肩前行很多年。
别被一句“不能吃鸡蛋”吓到,更别让焦虑替代理性。健康不是禁忌,而是智慧的平衡。
参考资料: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 《慢性肾脏病营养管理指南》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 《慢性肾病防治核心信息解读(2021年版)》
《中华肾脏病杂志》,2023年第5期
李佳, 张华. 《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管理研究进展》.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 27(10): 45-48.
王莉, 刘敏. 《高磷饮食对慢性肾病患者的影响及管理对策》. 中国健康营养, 2023, 33(2): 112-11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