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年份,却被全球气候研究者记住了。这一年,全球冰川融化量达到5480亿吨,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新高。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差不多相当于1万个西湖的水量,全都在一年之内从冰块变成了水,流入人类赖以生存的江河湖海。
从1994年到2023年,短短29年间,地球已经损失了28万亿吨冰。如果把这些冰化成水,平铺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足以把整个中国淹没到2.9米深。这个场景如果真的发生,是不是感觉像电影情节?可这不是幻想,是科学家拿着数据一点点算出来的现实。
![]()
过去人们总觉得冰川离自己很远,融不融对生活没啥关系。但现在,冰川不仅在消失,还以比以前更快36%的速度在融化。那么问题来了:冰川到底怎么了?是谁在加快它的消失?当冰川一天天地融化,我们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地球的冰川,正在以惊人的方式退场。从安第斯山脉到格陵兰岛,从南极大陆到青藏高原,几乎每一个角落的冰雪都在流失。北极海冰减少了7.6万亿吨,南极冰架减少了6.5万亿吨,高山冰川也损失了6.1万亿吨。
![]()
格陵兰和南极冰盖合计减少了6.3万亿吨,而这两个冰盖,是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大来源。如果格陵兰冰盖全部融化,光这一块地的水量,就能让海平面上升7米。这会带来什么后果?全球6.8亿居住在沿海的人口,可能都要搬家。
冰川为什么会融化得这么快?科学家给出的答案很直接:主要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在工业化之后,人类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释放出二氧化碳和甲烷,这些温室气体像盖了一层被子,把地球的热量困在大气中。
![]()
不仅如此,人类活动还带来了黑碳。黑碳飘到冰川上后,本来白白的冰雪变得发黑,反射阳光的能力降低了,吸热增加,融化速度加快。研究还发现,冰川表面还长出了微生物和藻类,它们颜色较深,也在帮着冰川吸热。这个过程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越热越化,越化越热。
2012年以后,冰川的平均融化速度比2000到2011年快了36%。南极洲的冰川融化速度更是原来的三倍。2018年,全球冰川质量损失率达到最高点,而那一年,全球高温纪录也在刷新。
![]()
南极的情况尤其严重。数据显示,在过去这些年里,南极冰架的面积减少了39717平方公里,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江苏省没了冰。冰架的崩解不仅意味着冰的减少,更意味着冰盖更容易流入海洋,加速了海平面上升。
冰川融化不仅带来水的问题,还有气体的问题。冻土层的融化释放出大量甲烷,这种气体比二氧化碳更厉害,一旦进入大气,会加速温室效应。这就是冰川融化的“二次伤害”。
![]()
沿海地区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海平面每年上升约3.3毫米,虽然听起来不多,但几十年累积起来,就是几十厘米。马尔代夫、图瓦卢等岛国已经开始制定“国家搬迁”计划,一些太平洋岛国已经完全被海水淹没。
即便是发达国家也不安全。美国佛州的迈阿密海滩,经常在晴天出现洪水。荷兰有三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平面,需要靠堤坝维持日常生活。
![]()
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青藏高原被称为“第三极”,是亚洲多条大河的发源地。冰川融化让湖泊面积扩大,色林错超越纳木错,成为西藏最大湖泊。看起来像是水变多了,其实是牧场被淹没,放牧空间减少了。
南美洲的圣塔河流域,一年中有58%的水来自冰川融水,旱季更是高达66%。如果冰川继续缩小,这些水可能就没了。而依赖冰川的,不只是秘鲁,还有中国的西北、印度的恒河流域、中亚的阿姆河、非洲的尼罗河。
![]()
更严重的问题是冰湖可能崩溃形成洪水。2024年,美国阿拉斯加州的门登霍尔冰川就因融化过快引发洪水,造成大面积灾害。类似的情况在全球都曾发生。
面对这些问题,联合国在2024年宣布,将2025年3月21日设为首个“世界冰川日”,并把2025到2034年定为“冰冻圈科学行动十年”,这显示全球对冰川问题的重视。
![]()
科技也正在加入保卫冰川的战斗。比如瑞士的人工增雪技术,研究人员在冰川上撒雪,阻挡阳光照射,减少融化。还有一种“冰川防晒膜”,用中空的玻璃微球制作,反射太阳辐射,就像给冰川盖了层“反光被子”。
人工屏障也被用来阻止暖水进入冰川底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技术则提供了实时监测,让科学家第一时间掌握冰川变化情况。
![]()
但这些技术也有局限。成本高、覆盖面积小、部分方法还存在环境风险。更关键的是,冰川融化已经形成“惯性”,哪怕现在就停止所有温室气体排放,未来几十年冰川还会继续融化。
全球变暖的根源,还是排放。中国已经提出了明确目标: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显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
一些人可能会说:地球本来就是冷热交替的,变暖也未必全是人类造成的。这话没错,地球确实经历过多次冰期和暖期。但这一次不一样。地球每次气温变化,都是以几千年、几万年为单位缓慢进行,而这次变暖,只花了短短200年,就让气温上升了1.1摄氏度。
这就好比地球原本是文火慢炖,现在被人类加了一把猛火。速度太快,生态系统跟不上,动植物无法适应。一些北极动物已经开始迁徙,植物也在不断改变分布区域。
![]()
再这样下去,未来可能面临物种灭绝、生态崩溃、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一整套应对方案,强化生态建设、推广新能源、控制碳排放、发展绿色产业。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不但在政策层面发力,在技术层面也在努力寻求突破。
面对全球气候这个大局,中国不仅是参与者,更是推动者。冰川的每一次融化,都是地球给人类的提醒。我们没法阻止地球天然的温度波动,但我们可以减缓人为造成的加速趋势。这场冰与火的竞赛里,人类不能再做旁观者。
![]()
每一块消失的冰川,都是地球发出的求救信号。要避免未来2.9米深的“水下中国”,我们不能再犹豫。保护冰川,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现在开始行动,还不晚。
信息来源:
[1]为冰川“盖被”“增雪”:中国多措并举保护地球“白色宝藏” 参考消息
[2]守护白色警戒线!全球80%以上冰川正在加速退缩|封面头条 封面新闻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