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苏东坡:职场不是爽文,再牛的心气也要被调教

0
分享至


在这个快速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清晰的精神坐标——不仅为了安顿内心,更为了在职场中行稳致远。苏东坡,这位中国文学史上极富温度与韧性的典范,用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顺境与逆境的流转中,始终保有从容与豁达。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意外艺术创始人意公子,走进她的《人生得遇苏东坡》,一同汲取苏轼穿越千年的职场智慧。

你在工作中,有没有遇见过那种老是跟你过不去的上司?

苏东坡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在陕西凤翔,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就是知府的秘书。那个时候的苏东坡,刚参加完制科考试,是北宋开国百年第一,名震京师,风头正盛。他以京官的身份出任地方长官的“秘书”,刚过去的时候,顶头上司宋选对他也不错。想一想,刚入职场,起点不低,名声也有,工作环境也挺和谐,各方面条件都算是优越了。

就这样顺利干了两年左右,宋选走了,来了一位新领导,还是苏东坡的老乡,眉州青神人陈希亮。

但这位哥的个性,不太好相处。

据说他个子不高,脸瘦瘦的,还有点黑。面目严肃冷峻,平生不露喜怒之色,而且说话都是直来直去的,非常坦率,也喜欢当面批评别人,所以王公贵族都很怕他。

当时士大夫们相邀出游、设宴饮酒,听说陈希亮来了,大家就感觉,席间言谈笑语少了点滋味,到最后纷纷离席而去。


有这么个上司,如果是你,会不会觉得很难受?

苏东坡还是那种特别开朗、不拘小节的个性,他就更难受了。他总觉得陈希亮在给他“穿小鞋”。

当年他参加制科考试,考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所以凤翔府的这些同事都叫他“苏贤良”,也不知道是真的敬重他,还是来拍马屁的。不管怎么样,苏东坡很受用啊,也没让人改口。

陈希亮来了以后,听说了这件事,大怒。

他说:“府判官就是府判官,有什么贤良不贤良的?”然后把那个当他面叫苏东坡“苏贤良”的人拖过来打了一顿板子。这个板子虽然打的是别人的屁股,但扇的可是苏东坡的脸啊。

我们知道苏东坡不拘小节,可陈希亮是一板一眼的人啊。作为“秘书”,最重要的就是文书工作。按道理说,苏东坡本来就是以文章名盖天下的人,写文章一般不成问题,但是文书和文章可不太一样。苏东坡起草的文件,陈希亮每次都是拿笔一改再改,反反复复让他重写,搞得苏东坡特别心塞。

而且陈希亮的规矩定得非常明确,他还“抓考勤”。

苏东坡是个相对散漫的人,他心情本来就不爽,于是,常常不按“考勤”走。该要去赴领导的例行宴会,他也不去。甚至是七月十五中元节这样的大宴会,苏东坡都不出现。

这不是明摆着让领导难堪吗?于是因为这件事,苏东坡被“罚铜八斤”。

其实这些事一件一件掰开来说,都不算是什么致命的事,但就是这种时不时出现的磕磕绊绊,像一把钝刀,把年轻气盛的苏东坡,磨得特别不舒服。

他当时写了一首诗,借由别人拜访陈希亮的故事,来侧面描述自己的心境。

客位假寐 因谒凤翔府守陈公弼

谒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

岂惟主忘客,今我亦忘吾。

同僚不解事,愠色见髯须。

虽无性命忧,且复忍须臾。


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是时时刻刻都得忍着啊。

这就好像一辆新车行驶在宽敞的大道上,原以为畅通无阻,结果时不时就来个红灯拦一下,让人始终无法提速。

对一个风头正盛的年轻人来说,这种日子,真的过得很不痛快。


终于有一天,苏东坡找到了一个让自己出气的机会。

陈希亮在任上的时候,建了一个凌虚台,他让苏东坡写一篇《凌虚台记》。一般来说,这种记主要是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然后夸奖一下建台之人,表达一下愿斯台永存的美好愿望……大部分人写的都是这些内容。

可是苏东坡的这篇《凌虚台记》,写得真是——阴阳怪气。

他说,太守呢,最开始还不知道这附近有山。在这个台还没修建之前,陈太守就拄着拐杖、穿着布鞋在山下闲游,看到山峰高于树林之上,呈现出重重叠叠的样子,像是有人在墙外行走,看见墙里高人发髻的形状一样。

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危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不知有高山,不知有高人。

如果说这个开头只是个暗戳戳的隐喻的话,那么后面的文字,苏东坡着实有点杠了。

他跟太守说:事物的兴盛和衰败,是无法预料的。从前这里是长满荒草的野地,还有毒蛇和狐狸,那个时候,咱们怎么知道今天会建出个凌虚台呢?同理,兴衰有常,再过许多年,这个高台会不会又重新变成长满荒草的野地呢?不好说。你看,这座台的东边就是当年春秋时期秦穆公的两座宫殿遗址,南边还有汉武帝两座宫殿的遗址,北边是隋朝和唐朝两个宫殿的遗址。回想它们一时兴盛,宏伟绮丽,坚固而不可动摇,不也化作一堆黄土吗,何况这一座高台呢?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

他越写越直白,到最后恨不得把矛盾全部暴露出来。

他说:一座高台啊,尚且不足以长久留存,更何况人世得失?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果有人想要以高台夸耀于世而自我满足,那就大错特错了。

“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这是一篇看似颇有道理,却处处含沙射影,到最后直接针尖对麦芒的文章。感觉苏东坡像是要把自己这么久以来累积的不爽,都发泄出来一样。


是的,年轻人抒发不爽可以理解,但我们代入一下,如果你是上司,做了一些功绩,想要让你的下属来记录一下,结果收到了这篇文章……你作何感想?

陈希亮看了这篇文章,笑了笑,跟身边的幕僚说:“我跟苏轼是老乡,跟他爸也熟,算起来,还比他爸大一辈。我亲近他爸,就像是看儿子一样。所以看他,就像看孙子一样。我看他年少成名,心气太盛,所以平日里对他严苛一些,是希望他不要自满。没想到这孙子还不开心了。”

然后,他嘱咐幕僚,将这篇文章不改一个字,全部刻成碑文,立在台前,永久留存。

史书上没有记载苏东坡知道这件事以后的反应,但十八年后,苏东坡打破了自己不为人立传的规矩,为陈希亮写了一篇落落长的《陈公弼传》。

他详细记录了陈希亮从政三十多年以来,秉公执法,明察秋毫,开仓赈民,为百姓办事,严惩贪官污吏,架设汴河飞桥,每次任满离境时,父老们都洒泪相送的事迹。

当回忆起自己与陈公共事的往事时,他说:“那个时候,我年轻气盛,少不更事,经常跟陈公争论,以至于言辞激烈,面红耳赤,现在想想,很是后悔。”

而轼官于凤翔,实从公二年。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至形于言色,已而悔之。

苏东坡为陈希亮写下这篇传记的时候,是元丰四年(1081)。当时,他刚进入被贬黄州的第二个年头。经历了乌台诗案的惨痛教训,当他再回过头想起自己职场初期那段轻狂傲慢的经历时,才有了这样深沉的感受啊。


我想起自己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好像也是这样横冲直撞,那个时候一心只想展现自己的才华,见到不平的人和事,也完全不会柔和地处理,直到一次次撞了南墙,才明白强大处下、上善若水的意义。

我在讲《庄子·逍遥游》的视频里曾经说过《易经·乾卦》的第一爻:初九,潜龙勿用。

有才要练,要稳住自己的心性,才能厚积薄发。

也许曾经遇见过的、那些刁难我们的上司,也是上天派来雕琢我们心性的贵人。雕琢的过程肯定是煎熬的,但说不定通过这个考验之后,会有更大的礼物呢。


《人生得遇苏东坡》

作者:意公子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2月

本文摘自《人生得遇苏东坡》,内容有删节。文中创意图片已获视觉中国授权。

编辑| 田佳玮

责编| 岳顶军

欢迎点击小程序,全方位了解中欧!





你还可以在这些平台关注中欧



点击咨询中欧课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郑智化回应封杀言论,自曝疾病缠身刚好退休,3天后关闭微博

郑智化回应封杀言论,自曝疾病缠身刚好退休,3天后关闭微博

萌神木木
2025-11-01 15:15:57
教育部要求“减轻作业负担”,名校实验1个月0作业,结果出人意料

教育部要求“减轻作业负担”,名校实验1个月0作业,结果出人意料

新东方
2025-10-31 11:31:27
江一燕这腰非得要露出来吗?腰上这一圈肉还挺让人出戏的

江一燕这腰非得要露出来吗?腰上这一圈肉还挺让人出戏的

TVB的四小花
2025-11-01 14:36:44
一旦开启武统,大陆和台湾谁先垮?柯文哲:大陆恐怕撑不过两周。

一旦开启武统,大陆和台湾谁先垮?柯文哲:大陆恐怕撑不过两周。

明月文史
2025-10-10 12:23:09
没想到这么快,几个小时就举了白旗,弹尽粮绝,不投降就没命了!

没想到这么快,几个小时就举了白旗,弹尽粮绝,不投降就没命了!

科普100克克
2025-10-05 15:24:42
编剧秦雯被曝袭警被抓后找人捞出,是否属实应有蓝底白字通报

编剧秦雯被曝袭警被抓后找人捞出,是否属实应有蓝底白字通报

极目新闻
2025-10-31 21:01:03
沉冤得雪!男子遭婚内强奸诬陷关285天获国赔,女方哭悔要吃牢饭

沉冤得雪!男子遭婚内强奸诬陷关285天获国赔,女方哭悔要吃牢饭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2 02:32:16
黄仁勋儿子罕见谈在公司与父亲关系:他就是老板!亚裔父母的孩子都会受到父母的压力,没有压力不可能!

黄仁勋儿子罕见谈在公司与父亲关系:他就是老板!亚裔父母的孩子都会受到父母的压力,没有压力不可能!

大白聊IT
2025-11-02 00:03:05
3:2!中国女排开门红,副攻新星8拦,接应是软肋,U系列边攻差

3:2!中国女排开门红,副攻新星8拦,接应是软肋,U系列边攻差

跑者排球视角
2025-11-01 23:56:11
90天倒闭230家,多地关店老板跑路,毛利高达60%的生意也扛不住了

90天倒闭230家,多地关店老板跑路,毛利高达60%的生意也扛不住了

泠泠说史
2025-10-24 15:44:20
上海地铁老人抢座,非要坐女生腿上,笑容猥琐,大哥:真想捶死你

上海地铁老人抢座,非要坐女生腿上,笑容猥琐,大哥:真想捶死你

子芫伴你成长
2025-11-01 23:02:23
大妈在深圳当保姆10年,被冤枉偷手镯,回家打开行李箱后愣住了

大妈在深圳当保姆10年,被冤枉偷手镯,回家打开行李箱后愣住了

青青会讲故事
2025-10-17 17:06:25
自带BGM的“前最帅央视主持人”亚宁复出,一晚涨粉3万

自带BGM的“前最帅央视主持人”亚宁复出,一晚涨粉3万

潇湘晨报
2025-11-01 11:05:15
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刘建国被爆把单位成果给儿子报奖,论文“套娃”发表?

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刘建国被爆把单位成果给儿子报奖,论文“套娃”发表?

学术星球
2025-10-30 21:04:07
细思极恐!澳洲杨兰兰撞残人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她到底去了哪里

细思极恐!澳洲杨兰兰撞残人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她到底去了哪里

一盅情怀
2025-10-27 17:26:27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1 09:24:49
她66岁担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丈夫中将,两个儿子也是中将

她66岁担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丈夫中将,两个儿子也是中将

牛锅巴小钒
2025-11-01 14:07:19
俄外交部:如果俄罗斯资产被没收,俄方将做出极为沉痛的回应

俄外交部:如果俄罗斯资产被没收,俄方将做出极为沉痛的回应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11-01 16:08:08
【解局】中美防长会谈释放的几个信号,专家这样解读

【解局】中美防长会谈释放的几个信号,专家这样解读

环球网资讯
2025-10-31 17:19:08
无滤镜后,章子怡发福臃肿,柯淳又矮又挫,冰冰和蔡明傻傻分不清

无滤镜后,章子怡发福臃肿,柯淳又矮又挫,冰冰和蔡明傻傻分不清

卷史
2025-11-01 16:30:36
2025-11-02 04:36:49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incentive-icons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亚洲领先商学院
2284文章数 166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数码
健康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预热 2026 FIFA 足球世界杯,闪迪推出多款授权设计存储产品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亲子要闻

子宫写真火遍法国!不去医院就可看性别,还能给胎儿“打印”一张脸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卡塔尔:加沙可能陷入“无战无和”局面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