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澳洲降息传闻升温,房价率先暴涨——市场提前引爆央行困局

0
分享至


共2525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过去一周,几乎所有人都在等一句话——澳洲储备银行(RBA)会不会再降息

答案是:有指望,但不太多。

根据《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最新季度经济学家调查,39名受访者中有23人预计,澳储行将在11月4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将现金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现金利率可能从3.6%滑到3.35%。

听起来不无希望,但他们补了一句关键话: “如果通胀再有意外,这次降息可能也要推迟。”

换句话说,央行现在的立场是“可能会降,但不保证”。市场也立刻反应——11月降息的概率从两周前的76%,掉到只剩40%。一个月前还笃定的 “降息周期” ,如今变成了 “浅尝即止” 。

1

从“肯定降”到“再看看”:

RBA口风的微妙变化

这次的政策声明,语气是明显的“转鹰”。RBA说,通胀下降“放慢了”,而且“可能比之前想的高”;经济增长比预期强,家庭消费也有回暖迹象。看上去是好消息,但央行解读却完全相反——当经济太热、就业太紧、工资压力上升时,这就是通胀要卷土重来的信号。


央行警告称:

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企业可能更容易将成本上升转嫁给消费者,并导致对劳动力的进一步需求。

这是一种典型的央行“行话”,实则意味着——警惕通胀螺旋(inflationary spiral)

换言之,如果企业预期央行会通过降息继续支撑消费需求,它们就可能提高售价和工资,从而推高通胀。

于是,RBA干脆泼了一盆冷水——别急着期待宽松,我们要看更多数据。

RBA的这一警告标志着政策态度出现显著转向,也打压了市场对进一步降息的预期。

截至上周,澳洲“四大银行”中已有三家放弃了对2025年降息的预期。

  • NAB、花旗银行(Citi)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在两周前的CPI数据公布后放弃了今年降息的预测,认为RBA最早要到2026年5月才可能降息,甚至可能完全不再降息。

  • 此后,联邦银行(CBA)、澳新银行(ANZ)和摩根大通(JPMorgan)在RBA声明发布后也调整了立场。


其中:

  • CBA 与 ANZ 预计下一次降息将在 2026年2月;

  • 只有 西太银行(Westpac) 依然保持乐观,仍预测 11月、2月和5月 将出现三次降息。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连银行也放弃了短期内“政策救市” 的幻想。

更重要的是,RBA不想再被当成“救命稻草”。他们怕一旦释放降息信号,消费者又开始提前透支未来、开发商加价、投资客重返市场。上次通胀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尽管央行不希望市场将降息视为板上钉钉,但这并不意味着降息周期已经结束。在上周的会议上,RBA并未重新回到单一的“抗通胀”目标,而是重申:“维持价格稳定与充分就业仍是首要任务。

央行的谨慎并非没有理由。全球各国央行都曾因过早宣布战胜通胀而付出惨痛代价。不过,美国联邦储备局(美联储)仍在积极推进降息。若美联储持续降息、美元利率走低,澳元可能升值,从而降低进口价格、间接压低RBA的通胀预期。

2

银行比央行更快:利率战已经开打

不过,央行嘴上观望,银行却已经行动了。


就在上周,Westpac突然把自住房贷款利率下调了10个基点至5.24%,固定利率更是砍到4字头(4.89%两年期),打破了四大行之间的“潜规则”,直接把CBA挤下了“最低利率”的位置。

为什么?抢客户。

在RBA不动的情况下,银行之间的竞争反而更激烈。毕竟谁能提前锁住优质借款人,谁就能守住利润池。于是我们看到一种反常现象——政策端观望,市场端宽松。表面上央行按兵不动,实际上利率已经在终端悄悄下滑。

那么,这对房主意味着什么?

《澳洲财经见闻》建议大家,在可预见的未来,借款人必须在没有立即降息的前景下管理好自己的还贷计划。随着现金利率预计将维持不变,房主应重点关注获取更优惠的房贷方案。

根据 Canstar.com.au 数据:

  • 自住业主(owner-occupiers)的最低浮动利率目前为 4.99%,但通常只适用于首次购房者;

  • 再融资客户(refinancers)**的起步利率约为 5.08%。

对于投资者(investors):

  • 本息还款型(principal & interest)贷款的浮动利率起点为 5.24%;

  • 只付利息型(interest-only)贷款起点为 5.39%。

自住房贷款者如果积极还款,有望拿到低于5.25%的利率;投资者可争取低于5.5%,特别是愿意选择本息还款的借款人。如果你的利率明显高于这些水平,就该考虑采取行动了。

3

房价蠢蠢欲动:

央行还在观望,市场已经沸腾?

问题来了:这会不会推高房价?

答案是——有可能,但不会全面疯涨

逻辑其实很简单:

利率下调提高了贷款能力。

就算只降一点,买家能借到的钱也更多。在供应短缺的城市,这一点点资金杠杆就够让房价动起来。

“降息预期” 比 “降息本身” 更有杀伤力。

澳洲的买家心理很典型——一旦觉得利率见顶,马上怕 “再不买就涨了” 。这是一种 ““FOMO式(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自我实现” 。一边等央行降息,一边已经开始抢房。

澳储行的利率操作往往是可预测的——降息周期一旦开启,人们普遍预期会继续降;加息周期一旦开始,人们也会预期继续升。正是这种心理预期,正在现实中发挥作用。自从澳储行于今年2月19日开启最新一轮降息周期以来,不到八个月,全国房价已上涨约5%。


大家都知道:一旦央行开始降息,借贷变得更容易,很多人便会抢着买房。

于是房价上升的预期变成现实——买房需求激增、供应不足、价格上涨,预期自我实现。

如果这种预期是“对称”的,问题倒不大。也就是说,当央行开始加息时,人们预期房价会跌,需求会减少,从而抵消之前的涨幅。

但现实并非如此。房价往往具有“下跌黏性” (sticky downwards)——涨得快、跌得慢。这意味着利率政策实际上具有棘轮效应(ratchet effect):能推高房价,却难以压低。这正是使用利率调控需求的一种严重的、意料之外的副作用。

投资客开始重新估值。

低利率意味着未来现金流折现值更高,对机构和高净值人群来说,房地产重新变得“划算”。

这三条合起来,就是房价被推高的“化学反应”:降息预期+信贷边际放松+市场心理加杠杆。

但别误会:

这次的房市反弹,不会像疫情那样失控

虽然短期内房价确实有“边际上行压力”,但要形成全面性大涨,条件并不具备。

首先,RBA这次很克制。他们的口风、会议纪要、演讲稿里都在强调一点:不能太快宣布“战胜通胀”。他们宁愿慢降,也要确保不被打脸。因此,不会像疫情那样出现“快速大幅宽松”的窗口。

其次,借款人压力还在高位。即便银行利率下调,房贷本金依旧庞大,每月还款压力对中产和投资客来说仍然吃紧。想“多买一套” 的人,心有余而力不足。

再者,外部变量也在拉扯。美国在持续降息,美元利率走低,这可能推升澳元、降低进口成本——这对通胀有好处,但也削弱出口竞争力。如果全球能源价格或航运成本再次波动,RBA可能又得按下暂停键。

所以,澳洲房市不会出现“全面爆发”,而是一个温和回暖、结构分化的阶段:核心地段先动,二线城市跟随,边缘区域仍然滞后。

写在最后:降息不是救命药,是情绪安慰剂

这轮市场变化提醒我们:

RBA的降息,不再是刺激工具,而是心理信号。

真正的火种,在银行的利率战、买家的预期、和媒体的放大镜里。

RBA的真正目标其实很简单——让通胀降下来,让失业率别乱跳。降息,只是 “可选动作” 。它不想再背负 “刺激房价” 的政治压力,也不想让年轻人更买不起房。

可现实是——银行不等央行,市场不等政策。当利率战打响、媒体造势、买家重新进场,只要市场相信“降息在路上”,房价就先动了。

于是,我们又看到熟悉的澳洲式循环:央行犹豫,银行先降,房市提前躁动。这就是澳洲房地产一贯的节奏:比政策更快,比理性更敏感。

这次或许不会再是“全民炒房”的狂欢,但FOMO的火苗已经点燃。降息还没来,买家已经先失眠了。

作为投资者,真正要警惕的,是那种熟悉的泡沫节奏——不是现金流撑不起价格,而是预期撑起了价格。

澳洲财经见闻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07

10-2025

06

10-2025

05

10-202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9280元转眼涨到了10218元,多个品牌投资金条或下架、或全面上调售价!老铺黄金、周大福……股价集体下挫

9280元转眼涨到了10218元,多个品牌投资金条或下架、或全面上调售价!老铺黄金、周大福……股价集体下挫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15:06:07
18岁高中生讲述缅北电诈园区51天经历,轻信“背黄金给10万”被骗:白天暴晒晚上抽打,做够1000万就放回

18岁高中生讲述缅北电诈园区51天经历,轻信“背黄金给10万”被骗:白天暴晒晚上抽打,做够1000万就放回

极目新闻
2025-11-03 14:13:37
难怪特朗普抛弃欧洲,美方终于公开真相:美军的真正目标是中国

难怪特朗普抛弃欧洲,美方终于公开真相:美军的真正目标是中国

空天力量
2025-11-03 13:07:28
“昨日开门迎客,今日关门打狗”就是饮鸩止渴的玩法

“昨日开门迎客,今日关门打狗”就是饮鸩止渴的玩法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02 23:52:05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混沌录
2025-11-02 17:13:10
黄金大消息!工行宣布,今起暂停

黄金大消息!工行宣布,今起暂停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2:17:24
京东001号快递员退休1年多,勤恳工作16年,刘强东承诺的房给了吗

京东001号快递员退休1年多,勤恳工作16年,刘强东承诺的房给了吗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0-30 21:38:08
蔡奇在人民日报撰文

蔡奇在人民日报撰文

澎湃新闻
2025-11-03 09:04:04
骂大衣哥四年,江苏徐州的女士,终于被判刑了,有期徒刑6个月

骂大衣哥四年,江苏徐州的女士,终于被判刑了,有期徒刑6个月

西楼知趣杂谈
2025-11-03 05:50:20
51岁男子铁矿上班时突发脑出血去世,其妻受刺激脑内出血,儿子替父申请工伤赔偿遭公司拒绝,人社部门已介入

51岁男子铁矿上班时突发脑出血去世,其妻受刺激脑内出血,儿子替父申请工伤赔偿遭公司拒绝,人社部门已介入

极目新闻
2025-11-03 14:35:23
王家卫录音门最大的受害者出现了!不是唐嫣,而是嫁小导演的金靖

王家卫录音门最大的受害者出现了!不是唐嫣,而是嫁小导演的金靖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5-11-03 11:41:52
重磅签约!27+25+13!湖人正式收获新巨头

重磅签约!27+25+13!湖人正式收获新巨头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3 15:01:58
历经30年,世界上每台电脑都标配的技术,终于要被抛弃了……

历经30年,世界上每台电脑都标配的技术,终于要被抛弃了……

码农翻身
2025-11-03 08:58:46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新京报
2025-11-03 11:16:46
重磅!今天起,中国护照免签入境新西兰,只需满足这些条件!

重磅!今天起,中国护照免签入境新西兰,只需满足这些条件!

这才是新西兰
2025-11-03 06:48:50
南京大学食堂推“999元帝王蟹”,负责人回应:系新开海鲜档口常规菜品,比市场价便宜

南京大学食堂推“999元帝王蟹”,负责人回应:系新开海鲜档口常规菜品,比市场价便宜

上游新闻
2025-11-03 14:59:07
退休后3年必办3个证,少1个可能少拿万元

退休后3年必办3个证,少1个可能少拿万元

白浅娱乐聊
2025-11-01 12:22:04
【汽车人】市值蒸发2800亿,小米汽车陷信任危机

【汽车人】市值蒸发2800亿,小米汽车陷信任危机

汽车人传媒
2025-11-03 10:45:30
荷兰切断中国安世晶圆供应,德国也变脸了,180度转向令各方错愕

荷兰切断中国安世晶圆供应,德国也变脸了,180度转向令各方错愕

南宫一二
2025-11-03 10:50:43
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被一闷棍结束生命,年仅46岁

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被一闷棍结束生命,年仅46岁

霹雳炮
2025-11-01 21:05:52
2025-11-03 16:27:00
澳洲财经见闻 incentive-icons
澳洲财经见闻
每日推送最新澳洲财经
13651文章数 418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头条要闻

中纪委"三连发" 三"虎"同日被开除党籍

头条要闻

中纪委"三连发" 三"虎"同日被开除党籍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旅游要闻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在商河感知文明温度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