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调干成一件大事,武契奇扬眉吐气
当地时间10月3日,由中企承建的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线顺利开通。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兴致勃勃地乘坐高铁,体验中国建造、中国速度。
![]()
回溯历史,这条铁路的诞生本身就是一段传奇。始建于19世纪末的旧铁路早已年久失修,机车平均时速仅40公里,不仅严重制约人员流动,更成为塞尔维亚融入欧洲经济圈的交通瓶颈。
当欧洲国家对这一耗资巨大的基建项目望而却步时,中国伸出了援手。从2022年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段开通,到如今全线贯通,中国建设者用三年时间完成了西方企业认为"不可能的任务",将贝尔格莱德到苏博蒂察的车程从5小时压缩至1小时19分钟,创造了欧洲基建史上的速度奇迹。
更令人动容的是合作中的细节温度。在诺苏段改造中,中方团队遵循"修旧如旧"原则,精心保护沿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让现代化高铁与百年历史遗迹和谐共生。
施工期间,项目为当地提供了数千个就业岗位,40余名塞方铁路员工通过系统培训成长为高铁技术骨干。塞尔维亚工程师米洛萨尔耶维奇的话道出了当地从业者的心声:"这里有崭新的技术,工程规模也更大,来到这个项目后学到了很多新东西,对从业经历和未来都有很大帮助。" 这种兼顾发展与传承、注重技术共享的合作模式,正是中塞友谊的最佳注脚。
![]()
尴尬的一件事发生了
这条由中企承建的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线开通,不仅让塞尔维亚正式跨入高铁国家行列,更用轰鸣的笛声奏响了中塞"铁杆友谊"的新乐章,也狠狠击碎了美西方炒作多年的"中国债务陷阱"谎言。
西方贷款往往附加严苛政治条件,集中在非生产领域,而中国贷款则真正用在了发展上。21世纪头20年间,中国贷款帮助非洲建成公路铁路超过13000公里,大型电力设施80多个,医疗设施130多个。
在债务减免问题上,中国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缓债总额占二十国集团成员的45%,是最大贡献方,而不少西方国家却"雷声大雨点小",西方商业债权人更是拒绝参与减债行动。
所谓“中国制造债务陷阱”的论调不过是某些势力为了干扰破坏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合作而编制出来的话语陷阱。
武契奇总统在体验匈塞高铁时的评价或许最有说服力:"这里所有的服务均由中国公司提供,而且做得非常出色。"
从贝尔格莱德到布达佩斯的铁轨,从利雅得到麦地那的线路,从万象到昆明的通道,中国建造的每一条铁路都在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都在赢得当地民众的认可。
这些跨越国界的铁轨,既承载着货物与人员,更承载着信任与希望,它们用事实证明,中国始终是发展中国家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
说在最后,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今天,匈塞铁路的成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证明了务实合作才是发展的正道——中国不附加政治条件,不搞霸权主义,而是以平等互利的姿态帮助伙伴国补齐发展短板;它彰显了"共商共建共享"的智慧,让合作成果真正惠及当地民众;它更打破了西方的话语垄断,用事实构建起客观公正的认知。
正如武契奇总统所言,这只是中塞合作的开始,未来双方还将在更多领域深化合作。更重要的是,匈塞铁路的开通,不仅是中塞合作的里程碑,更是全球基础设施合作的新起点,为后续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这条通往未来的高铁线路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中国速度",更是人类共同发展的"时代速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