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溯源 建设演变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美国海军在新泽西州的湖丹麦弹药仓库出了大事故,1926年一场爆炸把周边炸得不成样子,碎片飞了好几英里远,国会那边坐不住了,赶紧派人调查。调
查结果一出来,就决定在内陆建个新仓库,得远离城市,还得离西海岸不超过一千英里,这样方便太平洋那边的补给。1928年7月,工程队就开到内华达州西部沙漠地带,开始动工。选址在霍桑镇附近,南边挨着沃克湖,那片地广人稀,挺适合藏东西。
起初叫海军弹药仓库霍桑,1930年9月正式挂牌。第一批高爆炸药是1930年10月运到的,从铁路站拉过来,卸到地下设施里。
仓库占地大约147000英亩,换算成平方公里就是590左右,跟澳门的陆地面积比起来,差不多18倍大。你想想,澳门那么小一个地方,18个加一块儿才够这儿铺开。初期设施不算太复杂,主要几座地堡和运输轨道,海军管着,重点存舰艇弹药。
![]()
二战一打响,仓库就得扩建。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需求蹭蹭上涨,海军下令加紧干活。地堡从几十座猛增到几百座,隧道网拉长好几百公里。工人日夜赶工,存的弹药从炮弹到鱼雷,应有尽有。
到1945年战争结束,仓库已经成了太平洋战场的后勤支柱,存货堆得满满当当。战后稍稍消停了会儿,但冷战一来,又得升级。1948年占地缩到270平方公里左右,部分土地还给地方用。
1950年朝鲜那边开打,仓库又忙活起来,弹药输出量大增。1953年停战后,继续储备,防着万一。六十年代越南那边事儿多,从1964年起,供应量翻倍。
1977年,海军把仓库交给陆军,改名叫霍桑陆军弹药厂。转手过程得清点库存,陆军接管后,优化了不少管理。1980年12月,转成政府所有、承包商运营的模式,日齐默曼公司接了盘,一直干到现在。
![]()
1994年,又改成现在的名字,霍桑陆军弹药库,强调储存功能。九十年代末,1998到1999年,还销毁了M687化学炮弹和几百吨化学品。2005年,基地重整名单上差点被关,但因为支持持久自由行动的训练,最后留下来。
2013年3月18日,出过一次事故,海军陆战队训练时迫击炮爆炸,死了七个人,伤了八个,调查说是人为失误,之后暂停用M224炮弹,后来又恢复了。仓库从海军起步,到陆军主导,一路走来,规模越来越大,现在是联合弹药指挥部下的关键点。
![]()
这些年,仓库还处理过化学武器销毁,从俄勒冈、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的仓库转来不少东西。承包商负责日常,政府派一兵和29个文职人员监督。仓库不光存东西,还搞销毁、训练、翻新弹药、质量检查、集装箱维修和靶场废料处理。
占地稳在147000英亩,建筑有3500多座,其中储存地堡2427个,储存空间从早期的600000平方英尺,发展到现在据说超过7680000平方英尺粗略计算。总的来说,这地方从一个应急仓库,变成全球最大的常规弹药储备点,历史跨度近百年,经历了多次战争洗礼。
![]()
库存剖析 清空挑战
仓库的库存量大得吓人,号称世界最大弹药储存地。里面存着炸弹、火箭、炮弹各种常规弹药,从单兵子弹到导弹,种类齐全。储存区分成三个部分,加上工业区管总部和车间。地堡总共2427个,每个都用钢筋混凝土加固,空间大,能抗冲击。库存总量没公开精确数字,但据国会报告和军方数据,够支撑一场大规模战争3到5年。
拿伊拉克战争比比,美军在那用了80万吨弹药,这仓库的存货是它的25倍。在高强度作战下,能供美军用18到24个月。弹药箱如果首尾接上,能绕地球赤道15圈。仓库设计成恒温恒湿,定期轮换更新,确保随时能拉出去用。每年新增几十个储存单元,像个填不满的坑。储存覆盖所有作战需求,从手榴弹到精确制导炸弹,全都有。
![]()
清空库存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实际难得很。2016年,美军搞了一次后勤推演,算了笔账。假设每天出动1000辆重型卡车,每车拉40吨,昼夜不停,得2100天才能运完,大概6年。这还没算出库前的检查、包装啥的。
演习结论是,用现役运输力量,清空得5年8个月。仓库不是为搬空设计的,而是永久战略储备。库存总重超过2000万吨,子弹近百亿发,这些数字听着就头大。
为什么这么久?后勤瓶颈啊。出库得先安全检查,每箱弹药都得过一遍,避免运输出事。卡车队得协调全国资源,铁路也得用上。
仓库占地那么大,隧道网数百公里,搬东西得一步步来。43%的地堡在用,剩下57%空着等未来需求。销毁部分也占空间,2025财年计划销毁8400短吨,2026到2030年总共43000短吨,年均8000吨。仓库还存元素汞,由国防后勤局管。
![]()
库存管理严,定期巡视,确保服务性。仓库作为二级站点,存重大冲突后30天用的弹药。承包商日齐默曼运营合同覆盖维护和销毁。仓库输出能力强,每天能发几百个集装箱,由卡车或火车去西部港口。
库存规模让它成战略资产,支持联合部队。清空估算体现出储备庞大,不是短期能搞定的。仓库位置偏,利于保密,但运输也成问题,得靠公路95号和铁路支线。
这些年,仓库处理过剩弹药,回收金属啥的。环保措施跟上,销毁炉过滤气体。库存不光多,还实用,比核东西更能直接上战场。从海湾到阿富汗,仓库都供过货,每年输出500万吨以上。清空挑战在于规模和安全,得一步步规划。
![]()
战略价值 发展展望
仓库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它支撑美国的多场战争策略。常规弹药储备比核威慑更接地气,能真刀真枪上阵。从二战到冷战,再到中东行动,仓库一直是补给源。海湾战争时,向中东基地发导弹和炮弹。阿富汗行动也靠它,每年全球美军基地收500万吨弹药。仓库不光存,还销毁过时货,确保库存新鲜。
现在,仓库继续扩建,新增单元应对新需求。2025年,它还被选为战略矿产储备总部,利用现有安保设施。这扩展了职能,从弹药到矿产,成国防能源枢纽。仓库影响全球平衡,储备完整性直接关军力投射。承包商运营模式高效,政府监督到位。仓库支持训练,海军陆战队预备役每年来演习,处理靶场废料。
![]()
未来看,仓库会现代化,引入新科技管库存。销毁合同价值上亿,2009年完成部分任务。仓库避过2005年关闭,证明价值。当前,设施2915座,储存空间760万平方英尺。周边社区靠它就业,霍桑镇居民上班参与物流。仓库从1930年起,经历变迁,支持美军需求。
发展上,仓库会加强环保和效率,处理更多销毁。2025财年计划显示,工作量稳。仓库作为关键点,塑造战略格局。储备实用,提供实际支持。展望下去,它会继续当弹药后盾,适应新形势。仓库历史和规模,让它在全球军事中占一席。总的来说,这地方不简单,储备量大,战略深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