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日本经历了一场学历泡沫崩塌。高学历人群遍地都是,却找不到匹配的工作。一张研究生文凭,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负担。
如今的中国,也站在了类似的十字路口:研究生扩招多年后,“硕士就业难”“学历过剩”成了热搜常客。是巧合,还是历史重演?日本的老路,中国会照着走一遍吗?问题摆在眼前,答案却不简单。
![]()
当学历贬值后还剩下什么?
日本当年是怎么跌进这口井的?从表面看,是经济泡沫破灭带来的就业危机;但往深里说,是教育和产业脱了节。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的大学扩招、研究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但产业却在收缩,岗位减少,结果就是“研究生烂大街”。
很多人读完硕士找不到工作,只能去便利店、物流、甚至保安岗位。学历成了负担,读书反而“赔了钱”。《日本经济新闻》指出:“研究生教育已经无法保障就业质量。”
![]()
看着熟不熟悉?中国也有类似苗头。2025年考研报名人数首次下降,但硕博就业压力却越来越大。
部分专业甚至出现“硕士就业率低于本科”的怪现象。读书多了,并不一定就更吃香。不少家长和学生开始怀疑:读研到底值不值?
但别急着下结论。日本当年的问题,中国未必没有看到。首先,中国已经在主动调整教育结构。2023年底,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把专业硕士扩大到硕士总数的三分之二。
2024年新增的硕士点中,专业学位占比高达八成。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未来的研究生,不再是“一窝蜂搞学术”,而是更多人被培养成“能上手”的专业人才。
这是在给“学历”重新找定位——不是“念书拿证”,而是“解决问题”。这不是纸上谈兵。
![]()
像清华和中芯国际的合作项目,要求学生从理论一直做到芯片流片,不只是上课听讲,而是要真刀真枪进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北航等学校也在做类似的事。学校不再只是“教书”,而是要和企业“一起带徒弟”。
这种“项目制+双导师”的模式,就是要把学生和产业绑在一起,毕业就能干活,不用再“二次培训”。
再看产业层面。日本当年陷入“失落的二十年”,因为产业升级停滞不前,技术落后,高学历人才根本没地方去。而中国现在正在加速布局未来产业。
![]()
2024年新设的硕士点大量集中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这类战略领域。这些方向,本身就缺人,而且是缺“能干活的人”。
教育的供给侧在变,人才的需求侧也在动。这场系统性的“教育+产业”双升级,正是中国试图避免重蹈覆辙的关键所在,说到底,学历贬值不是因为学历本身没用,而是它和社会脱节了。
如果你培养出来的一堆硕士,不知道怎么用ChatGPT、不懂得编写控制算法、不敢进工厂车间,那他们自然找不到位置。问题不是“研究生太多”,而是“有用的研究生太少”。
![]()
日本的教训
很多人一看到“扩招”就焦虑,总觉得“人一多,质量就掉”。这个逻辑有问题。扩招本身不是错,问题在于有没有配套改革。
日本当年扩招很快,但教育内容没变,教学方式没变,跟社会的连结也没变。培养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脱离现实。结果一毕业就被市场抛弃。
日本政府后来也试图做教育改革,但动作太慢,效果不明显。而且,那个时候日本的产业已经开始“老龄化”,创新力下滑,再多研究生也没地方用。
中国现在的情况是,扩招早就完成了,现在进入的是“结构调整”阶段。不是简单地“多招人”,而是“招对人”。
![]()
把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彻底分开,是为了避免“什么都学一点,什么都不精”的老毛病。
从2024年的数据看,这种调整已经见效。新增硕士点中,超过一半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设置的,专门为产业链“量身定制”。
比如智能制造、量子通信、数字经济这些方向,不但有学科支撑,还有企业对口。换句话说,学生还没毕业,岗位就已经准备好了。
这在日本是做不到的。日本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很少像中国现在这样紧密。过去靠“终身雇佣”制度,企业愿意自己培养人才;但一旦经济下滑,这个模式就崩了。
![]()
而中国现在是“企业出题,学校答题”,这种产教协同机制,理论上比日本当年更有韧性。
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在这件事上是“有意志的”。不是让高校自己摸索,而是顶层设计,统一推进。这种主动性,是日本当年所缺少的。
但话说回来,光有制度设计还不够。执行才是硬道理。如果高校只是在“文件上改革”,如果企业只是“挂个名合作”,那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是会掉进“学历无用”的陷阱。所以这场改革,不能只是口号,要看结果。
![]()
结语
中国有没有可能走上日本那条“学历贬值”的老路?可能存在,但不必恐慌。关键在于,能不能把制度改革真的落到实处,把教育和产业拴在一起,让“读书”变成“有用”。
不是所有研究生都没用,而是要培养那些社会真正需要的研究生。学历不是万能钥匙,但也不该成为废纸一张。
中国这次有机会走出一条新路,但这条路不好走。拐点已经出现,接下来靠的不是喊口号,而是看谁敢真刀真枪地改革到底。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也不会白给答案。
![]()
信息来源:
《硕士生比本科生还多,我的学历又贬值了 | 原创》——新周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