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金桂盈枝,
月满中秋。
10月6日,江都区博物馆“中秋奇妙游”主题社教活动如期而至,20多组亲子家庭齐聚于此,在文物与文化的氛围环绕中,解锁中秋的独特打开方式。一段传说,一件文物,一句诗词,一个月饼,一盏灯笼……皆成穿越千年的月光邀约。
文化课堂
活动伊始,志愿者老师化身“传统文化向导”,通过生动的PPT将中秋节的起源故事、民俗趣事娓娓道来。从嫦娥奔月的浪漫传说,到赏月、吃月饼的习俗演变,再到各地博物馆文物中的中秋故事,孩子们睁着好奇的眼睛,认真聆听着藏在节日里的文化密码,在轻松的氛围中读懂中秋的深厚内涵。
![]()
![]()
月映诗心
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到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句优美的诗句从老师的口中流淌而出,孩子们跟着轻声吟诵,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一同品味中秋的诗意与情思。
![]()
![]()
妙手生香
糯米清香与豆沙甜香在空气中交织,手作月饼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在老师的指导下,压皮、包馅、成型,孩子们的小手沾满彩色冰皮粉,将面团揉捏成柔软的云朵,把“团圆”包进月饼里,现场笑声不断,中秋的热闹氛围愈发浓厚。
![]()
![]()
![]()
匠心巧制
随后,葫芦灯笼制作环节温馨开启。小朋友们在家长协助下裁剪、拼接,再装上提竿、点亮灯芯,大家专注的神情像极了古代的手艺人。灯光亮起的瞬间,照亮了孩子们眼中的中秋图景,亲子间的互动与欢笑让这一过程满是暖意。
![]()
![]()
本次活动通过“讲、读、赏、做”四维联动,将节日与文物知识、传统诗词与非遗手工相结合,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文物里的中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未来,江都区博物馆将持续创新“让文物活起来”的方式,推出更多优质社教活动,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绽放新光彩,推动博物馆建设更好地服务人民美好生活、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供稿|区博物馆
编辑|童 杨
审核|潘 贤
审签|蔡 俊
发布|徐 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