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俄罗斯这几年在乌克兰战场上的坚持,外界总觉得不可思议。明明经济结构那么依赖能源出口,西方一轮轮制裁下来,欧洲不买油气了,美国带头封锁技术、金融渠道,按理说俄罗斯早该撑不住。可事实是,三年多过去,俄罗斯不但没崩盘,经济数据还显示出增长势头。
这里面,普京本人在2024年6月访问越南时的一番话,算是点明了关键。西方巴不得俄罗斯战略失败,那对俄罗斯来说,就是国家地位烟消云散,千年历史直接画上句号。
换句话说,失败就等于彻底完蛋,所以咬牙顶住成了唯一选择。
![]()
普京2024年6月19日到20日访问越南,这趟行程本来是加强双边合作的常规外交,但记者会上他突然抛出重磅话题,直接点破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底线。当时他直言,西方公开表示希望俄罗斯在战场上吃大亏,这种战略失败对俄罗斯意味着什么?就是国家主权地位的终结,整个千年文明的断层。
普京强调,每个人都得明白这个后果,既然退路被堵死,那继续打下去不是更现实吗?这番话一出口,马上在国际媒体上炸锅。路透社和半岛电视台都报道了,普京这是借越南这个中立平台,向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释放信号:战争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关乎国家存亡的赌注。
其实,这不是普京第一次这么表态,但越南之行特别有分量。越南作为东南亚国家,对俄罗斯和西方都保持平衡外交,普京访问时还签了十几份协议,涉及能源、贸易和技术合作。越南总统武文赏接待规格很高,两人讨论了亚太安全架构,普京还提了建立可靠的安全体系,反对封闭的军事集团。
这表面上看是外交套话,但结合他关于失败后果的表述,就透出俄罗斯的战略焦虑。西方制裁从2022年2月战争爆发就铺天盖地,美国带头冻结俄罗斯央行资产,欧洲停购天然气,导致俄罗斯能源收入锐减。可俄罗斯没倒下,2024年GDP增长4.1%,这数据让不少分析师傻眼。
俄罗斯社会本来就对西方有历史积怨,冷战遗留加上近年颜色革命的阴影,让这种“亡国论”特别容易传播。访问后,俄罗斯媒体大肆报道,塔斯社和卫星通讯社的文章强调,坚持是唯一出路。
国际上,美国国务院赶紧回应,说西方没想摧毁俄罗斯,只是要惩罚侵略。但普京的点题,让人觉得这不是简单惩罚,而是存在性威胁。越南访问闭幕时,普京飞去朝鲜,继续拉拢亚洲伙伴,这趟亚洲行整体上巩固了俄罗斯的东方转向,避免被西方孤立。
说到底,这番话不是空谈,它直接影响了后续的政策调整,比如加大军工投入和征兵力度,确保战场不崩。
俄罗斯经济这几年像打了鸡血,表面风光,里面却全是苦水。2022年战争刚打响,西方制裁如潮水涌来,SWIFT系统踢出俄罗斯银行,技术出口禁令让芯片和高端设备断供,欧洲天然气进口从峰值90%降到零。外界预测俄罗斯GDP会暴跌10%以上,结果只缩水1.2%。2023年反弹3.6%,2024年更冲到4.1%,创下战后新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这增长主要靠国防支出拉动,2024年军费占预算三分之一,超过医疗教育总和。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2月向普京汇报时,说GDP达200万亿卢布,工业产出稳中有升。
但别以为这就稳了,韧性是硬扛出来的。能源出口是俄罗斯经济命脉,战争前对欧洲依赖严重,现在转向亚洲,中国和印度成了大买家。2024年石油出口量不降反升,价格虽跌但总量补上缺口。俄罗斯还玩起了平行进口,从土耳其和哈萨克斯坦绕道搞到西方零件,汽车和电子产品照样流通。
财政赤字是另一个压力,2023年3.3万亿卢布,2024年3.5万亿,创苏联解体后纪录。政府靠加税和印钞顶着,通胀率2024年达9.5%,老百姓买菜都觉得贵。世界银行报告指出,俄罗斯的反制裁措施及时,比如资本管制和汇率干预,卢布从低谷反弹,稳定在90卢布兑一美元左右。
![]()
接地气点说,俄罗斯老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但没到崩盘边缘。失业率低到3%,军工企业吸纳了上百万就业,东部落后地区靠订单活络起来。2025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1.5%下调到0.9%,7月只增0.4%,军费日均6亿美元,占财政40.5%。普京接受了经济停滞现实,国防工业工资甚至首次下降,因为产能已到极限。
俄罗斯转向战时经济,公共支出高位运行,政府补贴抵押贷款,有孩子的家庭6%利率买房,这缓解了民生压力。相比乌克兰,俄罗斯基础设施没遭重创,能源自给自足,欧洲却因断供天然气通胀飙升,德国制造业受挫。
俄罗斯的韧性在于多元化尝试。2025年,能源收入下降但军工出口补位,对亚洲和非洲卖武器。制裁虽狠,但俄罗斯有苏联遗产,军工基础厚实。
![]()
俄罗斯军工这几年像开了挂,产能翻倍增长,直接支撑战场。普京最近说,特殊军事行动期间,国防工业开足马力,部分武器产量两年内增30倍。工贸部部长阿里汉诺夫7月透露,所有类型武器产量成倍提高,满足前线和出口需求。
2025年,国防工业综合体产能增幅达几十个百分点,无人机5月产量环比涨16.9%,远超年初平均3.7%。坦克、步兵战车产量大幅提升,金刚石-安泰公司加码S-400和S-350防空系统,补充战场损失。
2024年国防预算10.8万亿卢布,2025年13.5万亿,占GDP6.3%,增长25%。这钱砸进工厂,乌拉尔和西伯利亚企业日夜运转,雇用450万人。
普京视察时强调,即使行动结束,军工也要长期发展。俄罗斯从朝鲜进口弹药是应急,自产后基本自给。
征兵政策是另一关键,物质激励拉人入伍。2022年11月法案规定,服役一年以上合同兵和预备役获19.5万卢布预付款,外加固定月薪。受伤或阵亡,个人补偿数百万卢布,家属住房和教育补贴。
![]()
2024年后,补贴力度上调,2025年3月修订法案,月招目标50-60千人。普京4月签令征16万人,4月1日至7月15日针对18-30岁公民。杜马通过2025预算,国防支出成增长引擎,每推进1千米奖5万卢布,击毁敌装甲再加5万。
2025年上半年,军费1060亿美元,同比增长31%。但挑战在,劳动力流失,工资下降迹象出现。普京没回避,强调权益保障是国家承诺。
展望2025年下半年,俄罗斯经济和军工虽有韧性,但隐忧渐显。IMF下调增长预期,通胀压力大,财政赤字靠借债。军费1720亿美元面临削减可能,产能利用率降,招聘放缓。战场上,俄军推进缓慢,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克方向消耗大。普京的越南表态回响至今,坚持是共识,但代价高企。
国际上,俄罗斯加强亚洲伙伴,越南、中国、朝鲜合作深化。2024年9月越南国会主席访俄,10月总理去莫斯科,巩固协议。
2025年5月越南总书记访俄,进一步落实能源和技术项目。俄罗斯没忽略民生,公共支出稳住社会,但战争拖长,欧洲“失落三年”反衬俄罗斯的相对稳定。
![]()
失败等于国家终结,所以经济硬扛、军工狂飙、征兵加码,都是为了不走到那步。
俄罗斯老百姓明白这点,社会凝聚力强于乌克兰。未来不确定,制裁升级、技术封锁加剧,但俄罗斯的东方转向和内生动力,让它还能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