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秋晚会幕后“土乐器”火了!谢师傅一吹唢呐,全村老母鸡都惊飞

0
分享至

刷到中秋晚会幕后时,压根没把镜头里那支铜皮唢呐和“国家级非遗”联系到一起。

直到跟着谭晶老师走进江西赣州于都县的小山村,听谢师傅把唢呐吹得震天响,才突然明白,原来我们总觉得“高级”的非遗,早就藏在普通人的日子里,一藏就是上千年。



这唢呐不装腔,却比谁都痛快

刚见到谢师傅时,他手里攥着支巴掌大的唢呐,黑红铜皮磨得发亮,跟我想象中“乐器之王”的气派模样差远了。

他笑着说这是“公唢呐”,往嘴边一凑,没等大家反应过来,高亢的调子就撞进耳朵里,院子外的老母鸡都被惊得扑棱翅膀。

“这声音能传整个村!”谢师傅说得实在,村里谁家办红白事、乔迁开张,只要公唢呐一响,不用挨家喊,乡亲们就知道该去帮忙了。

后来他又拿出支长点的“婆唢呐”,吹出来的调子沉缓,跟公唢呐一高一低搭着来,像夫妻俩说话,一个急一个稳,听得人心里发暖。

这时才算闹明白,为啥说唢呐是“乐器之王”,它从不像有些乐器那样端着架子,高兴了就吹得欢天喜地,嫁姑娘时能把喜庆吹到天上。



难过了就吹得肝肠寸断,送老人走时,调子能让在场的人都掉眼泪。

谢师傅说,这唢呐吹的就是“痛痛快快的日子”,老祖宗传下来时,就没教过它“装高雅”。

它就像村里的老大哥,谁家有喜事,它第一个站出来欢歌,谁家有难处,它也第一个陪在身边落泪。

没有花哨的技巧,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每一声都像是从心底里掏出来的。

谢师傅吹唢呐时,眼睛总是亮晶晶的,仿佛那唢呐声里藏着他的魂。

他说,吹唢呐不光是吹个调子,更是吹出心里的滋味,村里人听他吹唢呐,就像听他讲故事,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生活的酸甜苦辣。

有时候,谢师傅会吹起那些老掉牙的曲子,说是祖上传下来的。

那些曲子,年轻人们听着可能觉得土,但老人们一听就掉眼泪,因为那是他们年轻时的记忆,是再也回不去的时光,唢呐一响,那些日子就又活过来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唢呐居然只有“哆来咪索拉”五个音,没有“发”和“西”。

谢师傅说,这是最老的“原生态唢呐”,跟老祖宗传下来的“宫商角徵羽”五音完全对得上,算下来有1000多年历史了。



现在舞台上常见的定调唢呐是后来改的,而于都这两支,从吹法到曲牌,基本没动过,“守着老样子,就是守着老根”。

1934年的红军故事,全在这调子⾥

聊到兴头上,谢师傅突然说要吹段“不一样的”,他喊来徒弟,两人一人拿公唢呐、一人拿婆唢呐,调子刚起,大家就愣了,这不是《十送红军》的旋律吗?

“这叫《送郎调》,是《十送红军》的老祖宗!”谢师傅的话让人后背一热。

他说1934年红军长征前,于都这边设了征兵处,村里小伙子要去当红军,姑娘就凑在村口,让唢呐手吹这支《送郎调》送他们走。

“以前是送情郎参军,后来改成送红军,调子没变,心也没变。”

他边说边指着墙上的老照片,照片里的唢呐手穿着粗布衫,跟红军战士站在一起。



“那时候没有扩音器,召集乡亲、宣传红军政策,全靠唢呐喊。这调子一响,大家就知道是自己人来了。”

吹到后半段,谢师傅的手指在唢呐孔上飞快跳动,调子突然变得激昂。

他说这是特意改的,当年送红军时,吹到这里要“催着人往前走”,既舍不得,又盼着他们能打胜仗回来。

现在村里老人还记得,当年吹这支曲子时,村口的树底下,哭的、笑的、加油的,混着唢呐声,成了一辈子忘不了的画面。

后来查资料才知道,于都唢呐跟红军的故事,在当地县志里记着不少。

从长征时期的《送郎调》,到后来的《欢迎解放军》,这支唢呐就像个“声音史官”,把客家人的家国情怀,一吹就是近百年。

非遗哪有什么“高级”,不过是日子里的根

采访快结束时,谢师傅跟我们聊起学唢呐的事,他说现在年轻人学这个不容易,“光练用气就得半年,3年能离开师傅,就算有天赋的”。



中国音乐学院的老师也说过,吹唢呐的学生能拿补助,就是因为它比其他吹奏乐器难学,对身体的要求也高。

但谢师傅不发愁,他现在有两个研究生学历的徒弟,一有空就来村里跟着他学。

他自己也赶时髦,会用手机录吹唢呐的,发在网上,“有人说这东西‘土’,我不生气,唢呐本来就是跟土地打交道的,从田里丰收吹到家里办喜事,从孩子出生吹到老人入土,它吹的就是老百姓的日子,土点才对味。”

临走时,谢师傅又吹了一段《送郎调》,夕阳下,唢呐声绕着村子里的老樟树转,路过的老人停下脚步,跟着调子轻轻哼。

那一刻突然明白,之前觉得非遗“不高级”,是因为我们总把它当成博物馆里的展品,却忘了它本来就是日子里的一部分。

于都唢呐哪是什么“国宝”,它就是客家人的“传家宝”吹着它,就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知道祖辈们经历过什么,知道哪些东西该一直传下去。



谢师傅的唢呐声里,藏着客家人最朴素的情感,那些被城市人视为“土气”的曲调,实则是代代相传的生命密码,红白事时它是情感的催化剂。

丰收节庆里它是喜悦的扩音器,就连最寻常的傍晚,也能听见老人们围坐一起,用唢呐吹着彼此才懂的家长里短。

这声音没有乐谱的束缚,却有着最鲜活的生命力,就像田埂上的野草,不用精心照料,也能在风雨里年复一年地绿着。

村里孩子们放学路上,总爱追着唢呐声跑,他们或许不懂什么“非遗传承”,但能分辨出公唢呐的欢快和婆唢呐的温柔。

谢师傅说,等他们长大了,就算走到天涯海角,只要听见这调子,就知道根在哪里。

这种扎根在日子里的传承,比任何奖杯证书都更实在,它不需要被供在神坛上,因为它本就是生活本身。



夕阳把谢师傅的影子拉得老长,唢呐声渐渐融进炊烟里,路过的阿婆掏出手帕擦眼角,说这调子让她想起年轻时,丈夫扛着锄头出门前,总要先听她吹段《盼归调》。

如今锄头换成了手机,可唢呐声里的牵挂,半点都没变,这大概就是非遗最动人的模样,它不刻意追求“高级”,却用最本真的方式,把几代人的悲欢,都酿成了能吹出来的老酒。

就像谢师傅说的:“这唢呐吹一天,客家人的根就扎得深一天。”

现在再想起开头那支“土味”,让人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了。

非遗从来不是装在玻璃柜里的“高级货”,它是谢师傅手里的唢呐,是妈妈缝衣服的针线,是爷爷酿米酒的方子。



这些藏在日常里的东西,装着最真的情感,记着最浓的乡愁,这才是它最珍贵的地方比任何“高级”的标签,都更有分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深夜,美股全线大跌!比特币大跌超3%,华尔街顶级投行高管齐声预警泡沫,警告美股市场可能面临重大回调的风险

深夜,美股全线大跌!比特币大跌超3%,华尔街顶级投行高管齐声预警泡沫,警告美股市场可能面临重大回调的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00:06:47
制裁风暴来袭之下:我国炼油厂集体避开俄罗斯油!看来不过如此…

制裁风暴来袭之下:我国炼油厂集体避开俄罗斯油!看来不过如此…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04 09:37:00
上海女子崩溃:支付宝被连续扣款8笔!多人中招,警惕这项服务!警方紧急提醒

上海女子崩溃:支付宝被连续扣款8笔!多人中招,警惕这项服务!警方紧急提醒

上观新闻
2025-11-03 17:29:06
当德国“最任性”的外交部长遭遇王毅,水平高下立见

当德国“最任性”的外交部长遭遇王毅,水平高下立见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04 09:54:26
价格大跳水!广东富豪最爱的“雷车”不香了?网友:老广买不动了

价格大跳水!广东富豪最爱的“雷车”不香了?网友:老广买不动了

品牌观察官
2025-11-04 21:42:02
河头老街曝大瓜,艺术团团长PUA员工,提供8000元选妃服务

河头老街曝大瓜,艺术团团长PUA员工,提供8000元选妃服务

社会酱
2025-11-04 17:20:11
郑丽文称台湾是“国家”,马英九落泪,洪秀柱亮明立场:谋求统一

郑丽文称台湾是“国家”,马英九落泪,洪秀柱亮明立场:谋求统一

乐天闲聊
2025-11-03 16:01:45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中国人寒心了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中国人寒心了

生活魔术专家
2025-11-04 14:29:27
14岁女孩发视频质问爸爸,四次不敲门盯着看洗澡,后续妇联已介入

14岁女孩发视频质问爸爸,四次不敲门盯着看洗澡,后续妇联已介入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04 16:36:23
江苏明确:这些轻微违法不予处罚!

江苏明确:这些轻微违法不予处罚!

句容发布
2025-11-03 21:56:41
说相声,要备案

说相声,要备案

跟着老李看世界
2025-11-04 16:50:41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11 00:20:03
“你怎么不去帮美国打仗?”质问上官正义的警官应给出个说法

“你怎么不去帮美国打仗?”质问上官正义的警官应给出个说法

方清云
2025-11-04 12:52:42
上千只猫被抽干血后放生水库, 携带病毒死在水中,将追查放生者

上千只猫被抽干血后放生水库, 携带病毒死在水中,将追查放生者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04 19:55:24
中产破防!一年30万学费的国际学校,竟成最大“雷区”

中产破防!一年30万学费的国际学校,竟成最大“雷区”

青眼财经
2025-11-03 18:49:39
悄悄4连胜,球队老大不可替代值+0.9!就这么打,离冠军不远了

悄悄4连胜,球队老大不可替代值+0.9!就这么打,离冠军不远了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05 00:05:55
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为什么会制约经济发展?

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为什么会制约经济发展?

黑噪音
2025-11-04 10:31:01
看了郭汝瑰蒋纬国回忆录才知:三大潜伏中将,为何唯独吴石暴露

看了郭汝瑰蒋纬国回忆录才知:三大潜伏中将,为何唯独吴石暴露

宅家伍菇凉
2025-11-04 16:03:06
换了8个手机都用不了?小伙买电车跑网约车,结果车子成“屏蔽器”

换了8个手机都用不了?小伙买电车跑网约车,结果车子成“屏蔽器”

潇湘晨报
2025-11-04 15:49:23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当地公安局:严格按照判决执行,有异议可申诉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当地公安局:严格按照判决执行,有异议可申诉

红星新闻
2025-11-04 21:58:11
2025-11-05 02:52:49
墨印斋 incentive-icons
墨印斋
文化如灯塔,指引我们探索知识的海洋。
3480文章数 7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她是年赚5000万的女神,却选择在农场养鸡,背后真相令人震惊!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健康
房产
数码
艺术
军事航空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数码要闻

苹果为Apple One品牌推出全新切片LOGO

艺术要闻

她是年赚5000万的女神,却选择在农场养鸡,背后真相令人震惊!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