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饭量与寿命密切相关?经常每天只吃2顿饭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

0
分享至



清晨的社区花园里,67岁的张阿姨又一次没有吃早餐,端着一杯淡茶坐在长椅上。邻居李大妈好奇地问道:“怎么还没吃早饭呀?老听你说,‘每天两顿,清肠排毒,还省事’。”张阿姨笑着说:“人年纪大了,饭量小,少吃一顿,说不定长寿呢!”可去年体检时,医生却满脸忧虑:“阿姨,您的血糖、血脂怎么反倒不稳了?别再相信‘少吃一顿饭更健康’那一套了!”



“少吃一顿有益健康”似乎成了不少中老年的共识。可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却揭示:“经常每天只吃2顿饭”的习惯,并不一定如愿以偿地带来长寿,反而可能让全因死亡风险悄悄升高——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念之差,可能影响了数十年的健康轨迹。每天吃几顿,到底和我们的寿命有多大关系?背后的机理又隐藏着哪些科学误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饭量与寿命”的真相,让你的每一顿饭都吃得更健康、更安心。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减肥、生活节奏或“养生”理念主动只吃两顿饭。他们相信,减少一餐,既能减轻身体负担,也能帮助延年益寿。权威的流行病学研究却给出了不同答案。

首先,饭量与寿命关系远非线性简单。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机构的研究显示,在热量摄入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将三餐规律分配、定时进食的人,胰岛素敏感性明显更高、餐后血糖波动更低。而每天只吃两顿饭者,出现血糖剧烈波动的几率提升,诱发动脉硬化、糖尿病前期等风险显著增加。

跳过早餐危害巨大。一项对中老年人群跟踪数年、样本超1.8万的大数据结果显示:长期不吃早餐,相比规律三餐进食者,全因死亡风险上升12.6%–24.0%。早餐是全天“唤醒代谢、同步生物钟的第一站”,盲目省略,极易导致代谢紊乱、脂肪堆积、甚至认知能力下降。

更重要的是,“两顿饭模式”常伴随营养素摄入不足。膳食调查明确指出,两顿饭制人群的钙、铁、维生素B及膳食纤维摄入水平低于标准推荐20%-30%,长期来看,不仅影响免疫力,还会加大多种慢性病发生概率。



如果你正在每天只吃两顿饭,不妨留意这三大健康信号,它们可能离你越来越近:

基础代谢速率下降。人体在长时间“挨饿”状态下,会通过降低基础代谢(BMR)来“自我保护”。有研究指出,两顿饭模式下的中老年人,BMR可下降6%-10%,体力和耐力逐步减弱,肌肉丢失加快,加重了老年衰弱综合征风险。

肠道菌群紊乱。规律进食有助于肠道微生态的稳定。不规律餐次会导致益生菌减少、有害菌增加,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风险提升约13%。这也是部分老年人罹患慢性病、调控困难的重要原因。

大餐式进食,加重脏器负担。不少人为了“扛得住”两顿饭,每顿摄入过多热量。如此做法,短时间内会导致血糖急剧升高,胰岛、肝脏负担倍增,反而比三餐均衡进食更易导致脂肪肝、高脂血症。挨饿+暴食,对血管和器官的伤害大大高于适量多餐。



健康饮食的本质,绝不是一味“盲目少吃”。针对中老年群体,权威营养专家和指南建议:

坚持三餐均衡分配。尤其是早餐绝不可省略,可选择杂粮、蛋类、奶制品搭配。保证每天主要营养素摄入全面,不让短板限制“健康长板”。



晚餐适当减量,避免暴饮暴食。可根据体力活动量调整晚餐能量,适度减少油脂和精白主食,增加高纤维蔬菜和蛋白质。这样有助于代谢稳定,也利于体重自然而健康地控制。

养成良好进餐习惯。少看手机,细嚼慢咽,做到“慢到能说话但不能唱歌”。吃饭要专心,减少情绪波动和暴饮风险。

个体化调整饮食结构。如患有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活动量极低等,应根据医生和营养师的建议个性化调整进食次数和食物质量,切勿盲从网络流行“减餐快法”。

注意心理健康和规律作息。很多人两顿饭习惯源于压力、忙碌,忽视了饮食与休息的配套。科学流程与合理生活节奏一样不可或缺。



无论你正在尝试什么样的饮食法门,“少吃一顿”从来不是健康长寿的捷径。一日三餐,规律为本,营养均衡,才是科学稳健的健康投资。在营养科学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更应放下“吃得越少越好”的一刀切观念,关注每个人独特的代谢需求,与身体和解、科学进食,健康,自然会伴左右。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申花逆转取胜仍挨批!媒体人:惨不忍睹,如崔康熙带队只会45度炸

申花逆转取胜仍挨批!媒体人:惨不忍睹,如崔康熙带队只会45度炸

奥拜尔
2025-10-17 22:13:03
4连胜收官,火箭队升级4项杀招!乌度卡谈首发杜兰特公开争冠秘诀

4连胜收官,火箭队升级4项杀招!乌度卡谈首发杜兰特公开争冠秘诀

锅子篮球
2025-10-17 13:15:25
冲上热搜!梅西罕见再谈巴萨!动情发文,超百万点赞,酝酿回归

冲上热搜!梅西罕见再谈巴萨!动情发文,超百万点赞,酝酿回归

阿泰希特
2025-10-17 14:25:46
央视采访朱婷:东京往事都过去了!排协或变天,朱婷或走向台前?

央视采访朱婷:东京往事都过去了!排协或变天,朱婷或走向台前?

金毛爱女排
2025-10-18 00:00:04
马克龙心腹来华,见了中国外长,法方决心已下,加入稀土“混战”

马克龙心腹来华,见了中国外长,法方决心已下,加入稀土“混战”

南权先生
2025-10-17 15:15:04
宗馥莉辞职后口碑逆袭?员工曝她从不周末加班,网友集体破防!

宗馥莉辞职后口碑逆袭?员工曝她从不周末加班,网友集体破防!

叮当当科技
2025-10-17 07:51:55
重庆菜市场发生命案后续,知情人:凶手卖卤鹅,误当外甥女是情敌

重庆菜市场发生命案后续,知情人:凶手卖卤鹅,误当外甥女是情敌

冬天来旅游
2025-10-17 12:40:07
斯帅变阵成功,多踢2人靠于汉超救 申花外援太水 赢球送成都大礼

斯帅变阵成功,多踢2人靠于汉超救 申花外援太水 赢球送成都大礼

替补席看球
2025-10-17 22:14:10
消息乱套!财长否认“90亿美元买42架歼-10”,印尼只买二手老歼-10A/B?

消息乱套!财长否认“90亿美元买42架歼-10”,印尼只买二手老歼-10A/B?

军武速递
2025-10-17 19:44:06
央视实锤!23款洗脸巾21款检出化学残留,你天天擦脸的“卫生神器”,可能会破坏皮肤健康!教你怎么选→

央视实锤!23款洗脸巾21款检出化学残留,你天天擦脸的“卫生神器”,可能会破坏皮肤健康!教你怎么选→

CHTV百姓健康
2025-10-14 18:15:02
德转列足坛最贵阵容:皇萨各3人,曼城、巴黎各2人,国米1人

德转列足坛最贵阵容:皇萨各3人,曼城、巴黎各2人,国米1人

懂球帝
2025-10-18 00:15:09
她是倪萍90岁老母亲,母女至今未达成和解:不想看到我妈那张脸

她是倪萍90岁老母亲,母女至今未达成和解:不想看到我妈那张脸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0-17 11:36:44
祖宗级别的吐槽记录?南京一甲骨文天气预报被打脸走红,博物馆:类似天气记载共14块

祖宗级别的吐槽记录?南京一甲骨文天气预报被打脸走红,博物馆:类似天气记载共14块

南国今报
2025-10-17 22:15:07
辽宁4岁女童失踪后续:人已找到,衣服送检,令人恶心的一幕出现

辽宁4岁女童失踪后续:人已找到,衣服送检,令人恶心的一幕出现

好贤观史记
2025-10-17 17:21:06
17号收评: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所有人都注意,下周大盘开始这么看

17号收评: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所有人都注意,下周大盘开始这么看

春江财富
2025-10-17 15:30:30
辽宁女童找到后续:系无人机找回,飞手身份被爆,原是专业抓野猪

辽宁女童找到后续:系无人机找回,飞手身份被爆,原是专业抓野猪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0-18 02:04:19
被遗忘了66年的条约,1991年无意间发现,为我国捡了一个“大漏”

被遗忘了66年的条约,1991年无意间发现,为我国捡了一个“大漏”

通文知史
2025-10-16 21:25:03
美国威胁对华加税500%,俄罗斯嘲讽:7000%都没用,中国根本不怕

美国威胁对华加税500%,俄罗斯嘲讽:7000%都没用,中国根本不怕

趣味萌宠的日常
2025-10-18 00:00:11
她这大体格身材,目测身高185,颜值不低,啥人能配的上她呢

她这大体格身材,目测身高185,颜值不低,啥人能配的上她呢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0-18 00:03:22
小S获奖泪崩了,项链藏大S骨灰,由具俊晔设计制作,S妈感动发声

小S获奖泪崩了,项链藏大S骨灰,由具俊晔设计制作,S妈感动发声

陌识
2025-10-18 00:48:20
2025-10-18 03:39:00
阿晪美食
阿晪美食
喜欢做菜,享受做菜的过程
907文章数 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英国安德鲁王子放弃王室头衔 被指与未成年人发生关系

头条要闻

英国安德鲁王子放弃王室头衔 被指与未成年人发生关系

体育要闻

灰熊不可能梭哈,安安稳稳过日子才是真

娱乐要闻

这5位明星,他们还能靠演技翻红吗?

财经要闻

许家印家族财富隔离神话是如何破灭的?

科技要闻

对话投资人李强:硅谷AI创业者走“窄门”

汽车要闻

2026款海豹07 DM-i 功能全面升级/还有激光雷达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房产
旅游
公开课

数码要闻

iPhone Air开启无卡时代 一图看懂手机eSIM

本地新闻

考上警犬专业,我和修勾一起卷编制

房产要闻

珠江畔再启新章!未来方洲二期亮相,为广州定制“一生幸福之城”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