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有一个棋类鄙视链的搞笑视频,大意是各主要棋类游戏在国内的江湖地位。刚开始进来的是跳棋和五子棋,他们相亲相爱地坐在了最好的中心位置。军棋推门进来后,跳棋和五子棋赶紧让出C位,坐到了其它位置。然后中国象棋进来了,吓得军棋又赶紧让开。国际象棋突然推门大摇大摆地进来,中国象棋也吓得赶紧给国际象棋腾地方。就在国际象棋洋洋得意的时候,围棋平静的推门进来了,国际象棋像耗子见了猫一样的吓的躲在角落里气都不敢出一声。
虽说是一张搞笑视频,但也说明了围棋在中国的火爆程度和人们对围棋的尊敬程度。
围棋能有现在这样的地位,和一代又一代的围棋人持续奋斗是分不开的。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聂卫平和柯洁,中国围棋的低谷也是聂卫平和柯洁的低谷,或者说聂卫平和柯洁的低谷造成了中国围棋的低谷。
![]()
柯洁卫冕棋圣成功后,迅速冲上了微博和抖音的热搜第一。上一次围棋类话题冲上热搜第一还是年初的LG杯决赛,也是和柯洁相关。
柯洁在抖音的话题搜索量达到了60亿之举,遥遥领先其他职业棋手,围棋的抖音话题搜索量才80亿。
有网友调侃说,如果在流量的战场上进行对抗,全世界的职业棋手加到一起都不够柯洁打的。
![]()
![]()
柯洁此次热搜的直接导火索是他在2025年9月28日中国围棋“棋圣”战中的精彩表现。在这场与强大的“00后”新锐屠晓宇的对决中,柯洁历经苦战最终实现逆转,成功卫冕。比赛结束后,柯洁激动落泪的画面迅速传遍网络。
这不是柯洁第一次因赛场表现登上热搜。从当年与AlphaGo的人机大战,到各项世界大赛的夺冠时刻,再到争议事件,柯洁的名字总能在赛场外激起涟漪。柯洁已然成为人类最烧脑游戏与大众视野之间最直接的桥梁。
有网友感慨:围棋这种纯粹考智商的运动项目,能冲上热搜第一,反馈出社会还是有几分正常的。
还有网友调侃:“柯洁要是倒了,围棋就和象棋坐一桌了。”这句戏言看似轻松,却在不经意间揭开了中国围棋乃至许多传统智力运动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困境。
网友口中的“围棋和象棋坐一桌”,表面上是调侃围棋可能面临的“小众化”未来,实则点破了当代体坛的残酷现实:一项运动的大众关注度,往往与明星选手的表现紧密相连。
象棋作为中国传统智力运动的代表,虽然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在大众媒体时代的曝光度与商业价值上,与足球、篮球等热门项目有显著差距。网友的比喻实际暗示,没有明星光环的围棋,将面临相似的关注度挑战。
围棋和象棋有不同的文化特质。围棋棋子平等,重在围地取胜,体现着道家的“道法自然”;象棋等级分明,以擒帅为目标,映射传统社会结构。历史上甚至有“弈贵象贱”的观念,士大夫阶层视围棋为更雅致的活动。在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的当下,围棋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热捧和欢迎。
柯洁之所以能成为围棋运动的“流量担当”,源于他多种特质的独特组合。柯洁是中国围棋史上最年轻的“八冠王”,曾连续四十个月排名世界第一,赛场成绩斐然。但同时,他直率的性格、在网络上的活跃表现,又打破了公众对棋手沉稳内敛的刻板印象。从人机大战的眼泪,到争议判罚的退赛,柯洁的喜怒哀乐总是真实可见。
这种真实感让他超越了传统棋手的形象边界,成为媒体乐于报道、大众愿意关注的“立体的人”。他在社交媒体上数千万的粉丝,通过直播、综艺等渠道对围棋产生的兴趣,都是这种“破圈”效应的直接体现。
![]()
围棋数千年来的生命力,源于其深邃的哲学内涵与艺术价值。如何在明星热度之外,让公众更深入地理解围棋本身的文化与智慧,是围棋传播者需要思考的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