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庆祝活动,朝鲜也将进行阅兵仪式。
不过这次的阅兵普京早已做出决定不出席。
越南则做出了最高规格支持,另外中方的安排也引起巨大的关注。
![]()
韩国大阅兵
距离10月10日不到三天时间,朝鲜平壤的街头已经是不寻常的氛围。
朝鲜为这场 80 周年庆典筹备已久。
从今年年中开始,朝鲜官方媒体就多次提及 “要以盛大仪式庆祝党的生日”。
![]()
据韩联社援引韩国情报部门消息,此次阅兵预计将有超过 3 万名士兵参与。
除了常规的徒步方阵,还可能展示最新研发的洲际弹道导弹、无人机编队以及电子战装备。
这些装备的亮相,被外界解读为朝鲜对美日韩近期军事同盟活动的直接回应。
![]()
此前美韩频繁举行联合军演,韩国还高调宣布引进美国先进武器。
朝鲜则以 “强化国防力量” 作为回应,而这场阅兵正是其 “硬实力” 的集中展示。
随着阅兵日期临近,各国派出的代表团规格逐渐清晰。
![]()
而此次的阅兵仪式普京却选择了缺席,实际上是早就决定好的事情。
今年5月,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就宣布,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将率团出席庆典。
![]()
不过与中方不同,俄方此次更侧重党务交流,军事合作并未被提及。
去年俄朝双方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
朝鲜向俄罗斯提供军工物资,俄罗斯则在能源、粮食等领域给予支持。
![]()
除此之外越南的参与则成为意外亮点。
越南外交部,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将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阅兵。
这是越南最高规格的代表团。
![]()
中方行动
中国的表态始终备受关注,9 月底朝鲜外相崔善姬在一个月内第二次访华。
与中方高层会面时,专门就出席阅兵事宜进行沟通。
中方明确表示,中朝传统友谊是 “共同的宝贵财富”。
![]()
维护和发展中朝关系是中国的 “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
随后中方宣布,官方也放出消息中方代表于 10 月 9 日至 11 日访问朝鲜。
不仅出席阅兵,还将进行为期 3 天的正式友好访问。
![]()
这一安排远超外界预期,要知道去年普京访问朝鲜仅停留 24 小时。
而中方此次不仅派出首脑级别人物,还延长访问时间。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越南的支持也让朝鲜在 “国际朋友圈” 中多了一位重要伙伴。
![]()
老挝的态度则相对 “模糊”,有相关报道称,老挝国家主席通伦计划访问朝鲜。
但对于是否会留下来出席 10 日的阅兵,双方均未明确表态。
不过即便通伦缺席,老挝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
![]()
其访问本身已释放出友好信号,也为半岛局势增添了更多 “积极因素”。
这场阅兵之所以引发全球关注,本质上是半岛周边战略力量的一次 “隔空较量”。
对朝鲜而言此次庆典是其外交战略转向的重要契机。
![]()
过去朝鲜多以 “封闭自保” 应对外部压力。
但今年以来随着美日韩安全同盟不断强化,朝鲜开始转向 “主动出击”。
试图通过吸引多国高层来访,塑造 “地区外交中心国家” 的形象。
美国和韩国的焦虑则显而易见。
![]()
韩国军方不仅密切监测朝鲜军事动向,还反复强调 “各国代表团规格影响半岛局势”。
担心朝鲜通过此次阅兵 “突破孤立”。
美国虽然未直接表态,但从其近期在亚太的军事部署来看,对朝鲜的警惕丝毫未减。
![]()
美军航母多次在半岛周边海域活动,与韩国的联合军演也未中断。
不过面对中、俄等国的积极参与,美日韩想要继续 “孤立” 朝鲜,难度已明显加大。
中国的参与则有着更深层的战略考量,当前中美关系短期内难有根本改善。
![]()
中方选择高规格出席朝鲜阅兵,既是维护中朝传统友谊,也是在地区安全格局中 “主动布局”。
通过与朝鲜加强战略沟通,中方能够在半岛事务中掌握更多主动权。
避免被美日韩牵着鼻子走,同时也为地区稳定注入 “中国力量”。
毕竟半岛的和平稳定,始终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目标。
![]()
武器展示成 “重头戏”
尽管各国代表团的外交互动赚足眼球,但阅兵式上的武器展示才是 “硬菜”,也是各方关注的核心。
根据韩国情报部门推测,此次阅兵最可能亮相的是 “火星炮 - 20” 洲际弹道导弹。
![]()
这款导弹推力较此前提升40%,可搭载多弹头,理论上能覆盖美国本。
是朝鲜 “核威慑力量” 的核心装备。
此外从俄乌战场总结的实战经验也可能体现在装备中。
![]()
比如新型无人机编队、电磁干扰设备和电子战系统,这些装备虽不具备核威慑力,但能显著提升朝鲜的常规作战能力。
朝鲜在武器展示上的 “高调”,本质上是想通过 “实力威慑” 逼迫美国接受其核国家地位。
![]()
去年9月,俄外长拉夫罗夫曾公开表示 “朝鲜无核化问题已不再具备讨论意义”。
相当于默认了朝鲜的拥核事实,但美国始终坚持 “无核化” 立场。
这一分歧仍是半岛局势的 “最大症结”。
![]()
此次阅兵展示的战略武器,既是对美国的 “警告”,也是在向国际社会传递 “拥核是生存底线” 的信号。
不过从当前局势来看,半岛爆发冲突的可能性仍较低。
中、俄等国均希望半岛保持稳定,美国虽对朝鲜警惕,但也不愿陷入新的军事冲突。
![]()
而朝鲜通过阅兵展现实力后,更可能转向 “外交谈判”,而非直接对抗。
这场阅兵最终可能成为半岛局势的 “转折点”。
美日韩的 “围堵” 遭遇突破,朝鲜的 “主动外交” 初见成效。
各方或许会重新回到谈判桌前,为半岛的和平稳定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
结语
随着 10 月 10 日的临近,平壤金日成广场已做好准备。
这场承载着多重意义的阅兵,不仅是朝鲜的 “生日庆典”,更是地区战略格局的 “试金石”。
但如今半岛局势已不再是美日韩主导的 “单向围堵”。
而是多股力量共同参与的 “多元博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