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一场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智库论坛上,台上那位前联合国执行局主席莱特的发言被反复提起。
他说,中国社会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它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文明延续上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而这种风格,恐怕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够学得来。
![]()
人们反复提及莱特的观点,媒体也争相报道。
莱特甚至善意地提醒,西方电视上呈现的中国可能与现实相去甚远,若想真正理解,唯一的办法就是亲自来走走看看。
![]()
祖先从未走远
祖先,在中国人眼里,不只是泛黄史书里的一个名字,而是当下生活的一部分,是家庭餐桌上一个看不见的席位。
“慎终追远”这个词,被无数具体的仪式所支撑。
除夕夜,团圆饭开始前,很多家庭会在院内摆上贡品,点燃三炷香,口中念念有词,向先人汇报一年的得失。
![]()
清明时节,无论城市化进程如何迅猛,人们依然会不远千里,回到故土为祖坟添上一抔新土。
这些节日,连同中元节和重阳节,共同构成了中国人与祖先对话的固定频道。
一些地方至今保留着祠堂或宗祠,那是整个家族的精神圣殿。而一本本厚厚的家谱,详细记录着家族的迁徙路线、成员的职业变迁、亲属关系的繁衍,它本身就是一部微缩的家族史诗。
![]()
对许多人来说,内心深处有一种强大的道德约束和朴素心愿,那就是“不辱祖先”。这种将个人荣辱与家族历史紧密相连的观念,其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西周的宗法制度。
当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仅关乎自身,更是在为一部延续了千百年的家族历史书写新的篇章时,一种深沉的责任感便油然而生。
![]()
这种源自家庭的纵向认同,最终汇聚成了更宏大的家国情怀。
光宗耀祖的愿望,本质上就是向家族历史的交代,而家庭,也因此成为了连接渺小个体与庞大共同体的最基本、最稳固的单元。
![]()
“家”的引力场
如果说对祖先的敬畏黏合了时间,那么对“根”的执念,则定义了一个名为“故土”或“家”的物理与情感双重中心,无论一个人走多远,他的心都不会变。
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周期性人口迁徙——春运,便是这种向心力最直观、最震撼的体现。
数以亿计的人,不惜忍受拥挤与疲惫,进行一场看似不理性的回归。驱动这一切的,往往只是一个极其单纯的目标:在除夕夜,赶回家吃上一顿年夜饭。
![]()
“落叶归根”是一种深植于文化潜意识的普遍观念。许多人在外打拼一生,到了晚年,最大的心愿却是回到那个养育自己的地方。
即便在城市化浪潮席卷的今天,许多人早已在新的城市安家落户,但清明返乡扫墓的习俗依旧顽强地存续着。
这说明,故土不只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个不可动摇的精神锚点。
![]()
这种对故乡和家庭的情感,甚至被提升到了神圣不可侵犯的高度,有人将其比作“龙的逆鳞”,轻易触碰不得。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引力中心,无数散落在各处的个体才不会变成孤立的原子,而是始终被一张看不见的网连接在一起。
![]()
一种古老的生活算法
这种强大的文化黏合剂,之所以能历经数千年风雨而不断裂、不失效。
关键在于它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一种充满韧性的生活方式。
这种心态并非等同于功利主义,而是更倾向于关注和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与人际关系,而非进行纯粹的抽象思辨。
![]()
这种智慧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源自中医的“治未病”思维。
预防性的、为未来做准备的策略,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各处。比如,临近过年提前备好年货,以防万一。
父母为子女的教育和婚姻早早进行储蓄和规划。这些看似琐碎的行为,共同构成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微观基础。
![]()
其次,这种文化黏合剂是一个开放系统,拥有强大的融合与吸收能力。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佛教的传入,外来的佛教文化并未简单地替代本土的儒、道传统,而是在漫长的互动中,与本土思想相互渗透、融合,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佛教新形态。
这种机制,既能吸收外来元素的养分,丰富自身,又能保持核心结构的稳定,展现出一种高超的动态平衡智慧。
![]()
更重要的是,这种黏合剂在今天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并不断进行着自我调适与现代性表达。
当你在咖啡馆看到身着汉服的年轻人,或是在公园里见到随着音乐缓缓打着太极的老人,这并非简单的“复古”或怀旧。
传统元素在现代生活场景中的一次次再创造,是古老智慧与当代生活的有机融合。
街角巷尾在节日前夕的精心布置,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传统商品,无一不在证明,这种文化活力依旧充沛。
![]()
结语
回过头再看莱特的观点,我们或许能有更深的理解。那种由时间、空间和社会运作智慧共同构成的文化黏合剂,是中国社会一种独特而深刻的肌理。
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形成,需要数千年未曾中断的历史作为发酵的温床,需要以农业文明为底色的经济背景来塑造其对土地和传承的规则,还需要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作为实践的土壤。
![]()
这套复杂的系统,确实难以被简单地学习或复制。
因为它并非一套写在纸上的方法论,而是一种内生于血脉、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基因,无声无息,却将十几亿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
正如莱特所说,想要理解它,你必须亲自踏上这片土地,去感受春运的人潮,去品尝一顿年夜饭的滋味,去看一次清明时节的袅袅青烟。
因为它不是一个可以被外部观察者轻易标签化的对象,它是一种正在进行、不断演变的生活本身。
信息来源:人民网2025-02-25《【文化评析】传承中华人文始祖公祭活动的文明价值》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