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暮色为江苏省宝应县的天空披上一层温柔的墨色,老东门文化商业街区的灯光便如被唤醒的星辰,次第亮起。2025 年 10 月 6 日,这个承载着千年中秋情思的夜晚,老东门街区不再是平日里安静的历史街巷,而是化作了一片沸腾的欢乐海洋。从街区入口处悬挂的大红灯笼,到青砖黛瓦下闪烁的霓虹灯带,每一处光影都在诉说着节日的喜悦;从街头巷尾传来的欢声笑语,到比肩接踵的游人身影,每一个场景都在展现着街区的热闹。这一夜,老东门街区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成为了这个中秋假期里最耀眼的 “明星”。
![]()
傍晚时分,随着天色逐渐暗下来,老东门西广场已经聚集了大量等待观看无人机表演的游客。大家有的举着手机,早早地找好了最佳拍摄位置;有的则带着家人朋友,在广场上耐心等候,脸上满是期待。19:30,随着一声令下,数百架无人机整齐地腾空而起,瞬间打破了夜空的宁静。这些无人机在专业人员的操控下,如同一个个灵动的精灵,在空中不断变换着队形,勾勒出一幅幅令人惊叹的图案。
![]()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我爱中国” 四个醒目的大字,红色的光影在夜空中格外耀眼,瞬间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爱国热情,大家纷纷欢呼鼓掌,为祖国送上最真挚的祝福。紧接着,“我爱中国” 的字样渐渐消散,一轮皎洁的 “明月” 缓缓出现在夜空中,那 “明月” 圆润饱满,仿佛触手可及,与天上的真实月亮交相辉映,让人分不清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现场的游客们都被这唯美的场景所震撼,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手机屏幕的光亮与夜空中的 “明月” 相互映衬,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
随后,无人机又变换出了极具宝应地方特色的图案 —— 灵动的荷花。宝应素有 “荷藕之乡” 的美誉,荷花对于宝应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夜空中的 “荷花” 栩栩如生,花瓣层层叠叠,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展现出了宝应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不少来自外地的游客,在看到这 “荷花” 图案时,都好奇地向身边的本地人询问宝应与荷花的渊源,本地人则自豪地向他们介绍着宝应的荷藕文化,从荷藕的种植历史到荷藕的各种吃法,滔滔不绝。
![]()
无人机表演还在继续,时而化作展翅高飞的和平鸽,象征着美好与和平;时而化作奔腾的骏马,寓意着勇往直前、奋发向上。每一次图案的变换,都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惊叹声和欢呼声,大家都被这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的表演所折服。这场无人机表演,不仅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更让大家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和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碰撞出的火花。
![]()
无人机表演结束后,游客们的热情丝毫未减,纷纷涌向街区内的中秋非遗市集。刚走进市集,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便扑面而来。市集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摊位,每个摊位上都展示着不同的非遗技艺和产品,让人目不暇接。在宝应乱针绣摊位前,围满了好奇的游客。乱针绣是宝应极具代表性的非遗技艺之一,它以针代笔,以线代墨,通过长短不一、方向不同的针法,将各种图案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布料上。
![]()
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着乱针绣的制作过程,她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针线之间,不一会儿,一朵娇艳的牡丹花便在她的手中渐渐成型。游客们都看得入了迷,有的还忍不住伸出手,想要触摸一下这精美的绣品。传承人耐心地向游客们介绍着乱针绣的历史和制作技巧,还时不时地回答游客们提出的问题。不少游客在听完介绍后,都对乱针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购买了一些小巧的乱针绣工艺品作为纪念。
![]()
在宝应鹅毛雪片制作技艺的摊位前,同样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鹅毛雪片是宝应的传统手工艺品,它以洁白的鹅毛为原料,经过多道复杂的工序制作而成,外形酷似雪花,轻盈剔透。非遗传承人向游客们展示着鹅毛雪片的制作过程,从挑选鹅毛到清洗、晾晒,再到裁剪、粘贴,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游客们看着传承人熟练的动作,都不禁感叹道:“原来这么精美的鹅毛雪片,制作起来这么不容易啊!”
![]()
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在购买了几盏鹅毛雪片灯笼后,兴奋地说:“这个灯笼太有特色了,回去挂在家里,肯定特别好看,还能让家人也感受一下宝应的非遗文化。” 除了乱针绣和鹅毛雪片,市集上还有宝应剪纸、宝应木雕等非遗技艺展示。每一项非遗技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手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游客们在市集里穿梭,一边欣赏着精美的非遗产品,一边感受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繁华市集。
![]()
在老东门街区的古戏台上,一场传统古装淮剧表演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淮剧是江苏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也是宝应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古戏台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与周围的历史建筑相得益彰。戏台周围坐满了观看表演的游客,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还有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大家都静静地坐在那里,目光紧紧地盯着戏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
![]()
当天表演的是经典淮剧《梁祝》,演员们身着华丽的古装,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一出场便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演员们的表演功底十分扎实,唱腔圆润动听,动作优美流畅,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真挚的爱情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当表演到 “化蝶” 这一经典片段时,演员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将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化蝶双飞的凄美场景展现得惟妙惟肖,不少观众都被这感人的剧情所打动,眼中泛起了泪光。台下的观众们不时地为演员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叫好,有的还跟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哼唱起来。一位来自南京的游客,在看完表演后,激动地说:“我还是第一次现场看淮剧表演,真的太精彩了!演员们的表演太投入了,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淮剧的魅力。以后有机会,我还要来宝应看淮剧。”
![]()
在表演间隙,主持人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向大家介绍了淮剧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以及宝应淮剧的发展现状。通过主持人的介绍,游客们对淮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喜欢上了这一传统戏曲剧种。一些小朋友在看完表演后,还跑到后台,向演员们请教淮剧的基本动作和唱腔,演员们也耐心地教导他们,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了种子。这场淮剧表演,不仅让游客们感受到了传统戏曲的魅力,也为宝应淮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
夜深了,老东门街区的热闹依旧没有减退。游客们有的还在非遗市集里挑选着心仪的商品,有的则坐在街边的小吃摊前,品尝着宝应的特色美食。宝应的特色美食众多,有鲜香可口的宝应长鱼面、软糯香甜的藕粉圆子、酥脆可口的黄桥烧饼等等。每一种美食都有着独特的风味,让人回味无穷。游客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聊着天,分享着这一天的快乐与收获。
![]()
在这个中秋之夜,老东门街区以 “天幕绘月・科技映东门” 无人机表演为引,以中秋非遗市集和传统古装淮剧表演为魂,将科技与艺术、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为游客们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秋盛宴。这里不仅有璀璨的夜景和热闹的氛围,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家国情怀。游客们在欣赏美景、品尝美食、观看表演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宝应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
![]()
老东门街区的中秋之夜,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是一次文化的熏陶,更是一段难忘的回忆。它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宁静与喜悦;让人们在现代化的社会里,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老东门街区会继续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前来,成为宝应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宝应、爱上宝应,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