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韩信,大家首先想到他用兵如神,为刘邦打下大汉江山做出巨大的贡献。
可惜他的结局非常惨烈,都知道他是吕后和萧何设计害死的,其实是这个事件中还有一个人起了关键性作用。
到底是谁要了他的命?
韩信出生在江苏淮阴, 他的祖上是战国时韩国的贵胄,韩国被秦始皇灭掉之后,家族的人流落到各地。
韩信祖父带着家人一路逃亡,到淮阴时身上的钱财已不多,索性定居了下来,剩下的钱只够买一间容身之所,一家人日子过得很窘迫。
从小父亲就告诉韩信他们祖上的辉煌,希望他有朝一日能重振家族。
教他武艺,并把祖上留下兵书传授给他,小小的韩信记住了父亲的话,有了梦想。
但是在韩信不到十岁的时候,父母就先后离世,他只能流落街头。
每天到亲戚家蹭吃蹭喝,人家也不给他好脸色,为了活下去,他只能忍气吞声,不过这段经历也磨炼了他的心智。
本来是个乖孩子的韩信,没有了父母的管教,开始释放天性了,天天和一帮流浪少年在一起,沾染了很多坏毛病。
他经常腰间挎着一支宝剑,做着他的将军梦,带着这群少年在街上打打闹闹。
这天,他们又在街上晃悠,不小心碰到了一个猪肉摊,卖肉的老张训斥了他们,韩信不服,和屠夫吵了起来。
长得高大强壮且凶狠的老张怎么会怕一群孩子,嘲笑韩信虽然拿着宝剑装模做样。
老张站在那里掐着腰问韩信,如果有本事就拔出宝剑刺自己,没种就从自己两腿之间钻过去,要不然今天别想走。
韩信虽然年龄不大,心智已经成熟了,面对比自己强壮很多的老张,知道自己打不过他,如果敢拔剑,老张就会治自己于死地。
在老张和一众人的催促下,韩信完成了他最屈辱的动作。
老张以胜利者的姿态看着韩信哈哈大笑,众人散去,韩信紧紧握住自己的宝剑,心里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不再受人欺负。
从此韩信不畏严寒酷暑苦练武艺,研习兵法。
几年后,韩信觉得自己的武艺和兵法已经学的不错了,信心满满的投到项梁的的麾下。
谁知去了以后只能当最底层的小兵卒,过了一段时间,项梁兵败战死,韩信又到了项羽的队伍。
项羽看他身强体壮,把他提拔成了侍卫,项羽是个刚愎自负的人,从来没有把他这个小小侍卫放在眼里。
韩信失望至极,也看清项羽的为人,觉得他成不了大事。
于是来到刘邦这里,一开始也没有重用他。
萧何是刘邦身边很重要的谋士,接触韩信几次后,觉得他是大将之材,就向刘邦举荐了韩信。
刘邦并没有放在心上,韩信做了一段时间的库管,觉得刘邦也是个有眼无珠的人,自己的才能不能发挥出来。
于是决定再次出走,萧何把他找到,并说服他回来。
萧何带韩信回来后,劝说刘邦,如果只是提拔韩信做一个小官恐怕不行了,想要留下他就得让他做军队首领,在萧何的坚持下,刘邦在半信半疑中答应了。
当刘邦听取了韩信用兵打仗的看法后,立马对韩信刮目相看,觉得这人果然有两下子。
随后的战事中,韩信果然用兵如神,连续打了不少胜仗,为刘邦占领的地盘也越来越大。
公元204年,刘邦被项羽围困,让韩信前来迎救,这时韩信却提出要求,要刘邦封他为齐王,刘邦只得答应,心里却很不舒服。
殊不知,这样的行为,是作为臣子最不应该做的。
本来韩信的军事才能就让刘邦忌惮,这件事情以后,刘邦派谋士陈平来辅佐韩信,说是辅佐,主要目的是监视他,发现他有不轨行为,立刻采取措施。
陈平很会讨好韩信,两人的关系处的非常不错。
在汉朝建立的第十年,陈豨叛乱了,陈豨也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最初的几个武将之一,后来被封阳夏侯,由于刘邦的表现出的猜疑和别人的挑拨,起兵谋反了。
韩信毛遂自荐去平定陈豨,被刘邦驳回,自己御驾亲征。
这时陈平向吕后报告,陈豨是在韩信的教唆下才敢叛乱的,韩信出兵讨伐是假,去接应叛军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吕后找到萧何,授意萧何把韩信引到宫中斩杀,出于对萧何的信任,韩信被骗到宫中,等待他的却是埋伏的一众武士,七手八脚的把他绑了起来。
没有让韩信辩解,就处死了他。
一代兵王,就此陨落。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