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7月,河南方城52岁的肖大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肝癌。这个消息像一记重锤砸在家庭里——8月1日,他在医生建议下接受手术切除病灶。术后,肖大哥按医嘱服用华蟾素胶囊,生活暂时回到轨道。
四年五次治疗:"手术-复发"的循环里,他与数据赛跑
然而,癌症的狡猾超出预期。2022年1月复查时,左肝出现2.6厘米转移灶。肖大哥再次躺上手术台,术后尝试靶向治疗:先是索拉非尼,副作用太大被迫停用;换仑伐替尼,依然无法耐受;最终换到阿帕替尼,才勉强维持了一年。
![]()
2023年,复查显示肝转移灶缩小至2厘米。当地医院为他做了射频消融术,随后建议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靶免治疗。这一治就是16个月。
可命运的考验未停。16个月后复查,肝内竟复发7个小肿瘤。第三次手术切除后,医生看着影像资料,对肖大哥的侄子直言:"可能只剩半年了。"
2025年2月,肖大哥复查发现肝内2个小转移灶。医院计划2月、4月分两次射频消融,同时继续信迪利单抗联合多纳非尼靶免治疗。但这次副作用来得更猛——全身红疹灼痛,连止痒药都收效甚微。医生无奈摇头:"该用的药都试过了...要不试试中药?"
从"被判半年"到主动复诊:中医调理里的细微改变
经医生和病友推荐,2025年4月3日,肖大哥走进袁希福院长的诊室。此时他体重已下降32斤,整个人蔫蔫的:"肝区胀得慌,两边肋骨和后背总揪着疼;饭吃不下,晚上翻来覆去,12点后才能眯一会儿..."肖大哥絮絮说着四年来的治疗史,袁院长仔细把脉、看舌苔,辨证后开了第一副中药。
![]()
两周后(4月24日),肖大哥攥着药方坐诊室里,眼角有了笑意:"消化好多了,就是饭量还没起来...不过肋骨和后背没那么揪着疼了,最高兴的是,身上的红疹消了不少!"袁院长检查他的皮肤,又调整了药方。
5月15日,肖大哥进门时脚步明显轻快。他拉住袁院长的手:"双侧后肋的疼彻底没了!这毛病缠了我四五年,现在总算能直起腰了!"他指了指桌上的碗:"刚来那天只能喝半碗稀粥,现在能吃一大碗热汤面,胃里暖乎乎的,睡觉也能在11点前躺下了。"袁院长翻着病历对比:舌苔更润了,脉象也较之前有力。
![]()
抗癌不是数字游戏:被"焐热"的生存期里,藏着生命的韧性
从被预言"活不过半年",到能吃一大碗面、疼痛消失、睡眠改善,肖大哥的变化没有惊天动地的反转,有的是中药调理下,身体机能一点一滴的修复。
常有人问"抗癌究竟在抗什么"?或许不是与癌细胞殊死搏斗,而是在冰冷的生存数据里,找到让生命"慢慢来"的可能。肖大哥的故事里没有奇迹,只有医患携手,在规范治疗与中医调理间寻找平衡;没有口号,只有每天多吃半碗饭、少疼两小时的切实改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