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在龙口钓了两天雨,哪都没去成,倒想起句老理儿:“冷不冷,就看八月十五”。
![]()
今天正是八月十五,老辈人嘴里的“看天日”。有人说月朗星稀冬天冷,有人说云遮雨落冬天暖。
农谚里的门道,到底是迷信还是经验?先翻老黄历:“八月十五一场雨,今冬多下三场雪”。老家村头王大爷总念叨,说这话他记了四十年。
那年八月十五下了场毛毛雨,冬天真就连着下了三场大雪。还有句“八月十五破了天,十月初一见风雪”,北方人听得耳熟。
![]()
意思是中秋雨大,十月就该飘雪花,冬天来得早。最有名的要数“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说的是今儿云挡了月亮,来年元宵雪就落灯上。王大爷说他见过回数多,十回能对七八回。可年轻人总犯嘀咕:农谚准吗?
能比天气预报灵?气象站的数据摆着:今年冬季北方气温偏低概率大。专家说农谚有道理,大气环流有周期,老辈人看的是规律。
![]()
但也不是死规矩,去年中秋晴得很,冬天倒没特别冷。
农谚像面老镜子,能照个大概,照不了细处。
对农民来说,农谚是心里的秤砣。李叔家种小麦,年年看八月十五天气备冬肥。
![]()
“要是雨多,就多买层草苫子,麦苗冻不着。
”张婶家养羊,“月朗星稀就多囤草料,冬天冷得长。”可光信农谚也不行,去年张婶没看预报,寒潮来得急,羊圈差点冻透。
气象站提醒:未来二十天北方有三股冷空气。头股后天到,最低温能降8℃,得赶紧给作物盖膜。农业专家算过账:冬季每降温1℃,小麦冻害面积增15%。
![]()
去年河北因寒潮减产3%,今年得提前防。农谚是老辈人的眼睛,气象预报是现代人的望远镜。俩一块儿看,心里更有底。
有人问:今年中秋下了雨,冬天真能暖点?王大爷乐了:“暖不暖看天,防不防看咱。
”该备的草帘备上,该修的大棚修牢,冷不冷都不怕。想知道今冬具体咋防冷?
点个关注,后续追着气象报。
农谚是经验,预报是科学,信经验更得信科学。具体天气以当地预报为准,咱不瞎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