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玛丽·E·布伦科、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和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以表彰他们在外周免疫耐受领域的突破性发现。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为什么会是他们?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疾病的重要防线,但其功能必须精确平衡。既要攻击外来病原体,又要避免对自身组织造成损伤。这一平衡的打破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甚至癌症。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正是揭示了免疫系统如何通过“刹车机制”实现这种精妙调控。
![]()
布伦科和拉伦斯德尔在基因层面的研究中,首次发现FOXP3基因与免疫缺陷疾病的关联。这一基因为理解免疫调控提供了分子基础。与此同时,坂口志文于1995年成功识别出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这一特殊细胞亚群。到2003年,他进一步证明FOXP3基因是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主控因子,将基因层面与细胞层面的发现完美串联,构建了外周免疫耐受的完整理论框架。
这一发现打破了当时免疫学界“免疫耐受仅通过胸腺中枢耐受形成”的主流认知。调节性T细胞如同免疫系统的“安全卫士”,能够抑制其他免疫细胞对自身机体的攻击。这一机制的阐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以及癌症免疫治疗开辟了全新路径。诺贝尔委员会指出,这些发现“推动了癌症治疗和自身免疫疾病干预的革命性进展”。
![]()
这一技术将产生什么影响呢?
全球已知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约达百种,涵盖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两大类别。从流行病学角度看,该类疾病影响范围广泛:全球约5%至8%的人口受其困扰,患者总数预计超过5亿;而在中国,主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规模已接近4000万人,其中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约1900万人,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单适应证患者群体均超过600万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行业分析,全球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市场正呈现持续扩张态势。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137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1323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767亿美元,2022至2030年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维持在3.6%的水平。
现阶段临床用药仍以症状控制和疾病管理为主要目标,尚无法实现根本性治愈。这种治疗现状导致患者面临疾病复发的风险,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维持治疗。因此,开发能够重塑免疫平衡、实现长期缓解甚至根治的新型疗法,已成为全球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亟待突破的关键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