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2月,已经在福建主政5年的项南书记,主持召开福建省委最后一次常委会上,因为晋江假药案受到追责,项南不得不离开福建回京。
![]()
这次会议的气氛凝重而充满离别意味,在与接任者陈光毅完成工作交接后,项南目光扫过与他并肩奋斗多年的同僚,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今天的会议结束之后,我就与福建一刀两断!”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与会者面面相觑,心中无不泛起巨大的困惑与波澜:这位为福建的改革开放事业倾注了无数心血、以敢闯敢试著称的书记,为何在离别的时刻,说出如此决绝、甚至显得“绝情”的话呢?这背后,究竟是心灰意冷,还是另有深意?
很显然,凭借项南的党性和担当品格,他肯定不是被追责而心灰意冷,才说出“一刀两断”这句话的,而是另有深意的。
![]()
在众人惊愕之余,项南随即解释道,他所说的“一刀两断”,绝非断绝与福建同志的情谊,更非不关心福建的发展,而是要“坚决、彻底地做到不再过问福建省委的工作”。
他清晰地阐述了三条理由:其一,这是党的纪律所要求;其二,历史经验证明,前任领导干预后任工作,历来没有好结果;其三,自己远在北京,不了解具体情况,没有资格指手画脚。
这番解释,瞬间将一句看似充满个人情绪的“绝情话”,提升到了原则与制度的高度。权力交接,历来是各级党委非常敏感和关键的环节之一。前任如何自处,直接关系到新任领导能否顺利展开工作,关系到政策的连续性与团队的稳定性。
![]()
项南深知,哪怕只是出于好意的“关心”,也可能在不经意间给新班子带来压力,形成无形的掣肘,甚至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形成“两个中心”。
所以,他以壮士断腕般的决绝,为自己与福建省委未来的工作关系划下了一条红线。这种彻底的“断”,恰恰是为了新班子的“立”,是为了福建事业能够不受干扰地继续前进,甚至是高度的政治智慧和令人肃然起敬的自我克制。
就在会上,项南特意引用了唐诗“道是无情却有情”来点明主旨。他的“无情”,是形式上的、是工作关系上的彻底切割;而他的“有情”,则是内心深处对福建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深沉大爱。
![]()
这种爱,在他主政福建的岁月里已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力排众议,坚持不能因为“晋江假药案”而否定福建乡镇企业;他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铺路搭桥;他思想解放,敢于探索,为福建的改革开放打开了局面……
正是因为他深爱福建,希望它越来越好,所以才必须在离开时毫不拖泥带水。事实证明,他信守了承诺,五年内未曾回闽,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不干预”的诺言。
回望历史,项南的“一刀两断”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何为真正的负责任的政治风范。 项南用自己的“绝情”,为新任者扫清了障碍,撑起了腰杆,为权力的平稳过渡和制度的健康运行树立了一个典范。
![]()
在今天看来,项南的这句话,非但不是绝情,反而是一种超越了个人情感和一时毁誉的“大情大义”。它饱含着对纪律规则的敬畏,对历史教训的汲取,对继任者的信任,以及对福建长远发展的最深切关怀。
同时,这也彰显了项南作为一位改革者非凡的勇气和清醒,为自己光辉的福建生涯写下的一个最具分量、也最富深情的句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