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儿凌晨一时冲动,说今儿要努力奋斗,起码写个两三篇,然而忽略了今天是中秋节啊,正应该赏赏月、看看晚会、喝点小酒啥的。
不过既然说了要写,那最起码的底线是不能请假,而且今天小镇回北京了,一坐到习惯的桌子前,立刻就有手感了。
这一篇想谈谈百岁人生尺度下的铁饭碗问题。
第一种,也就是最常见的铁饭碗当然就是编制了。
但需要明确,目前也只有行政编、参公编以及公益一类以上还可以稳稳地称其为编制,其他哪怕公益二类事业编,也开始逐渐企业化、灵活化了,至于广大央国企,除了少数高层级以上领导岗位和个别垄断类央企,其他早就市场化了,甚至如天冀云这类国企比民企还卷。
可如果只限定在部分公益二类以上事业单位,那编制总数就很有限了。而如公务员、参公编制,好的一面是稳定,这已经很幸福了,哪怕在2024年完成养老并轨之后,由于更长、更稳定的职业生涯,且能够按照法定标准缴纳到退休,再加上职业年金的补贴,等退休的时候至少可以达到75%的养老金替代率,这已经非常好了。
但负面的一面,就是除了江苏、广东等少数地区以及部分领域之外,多数人稳定的“穷”,而且未来管理越来越严格,如果幻想搞点什么灰色、黑色的,趁早莫入此门,现代科技进步最快应用的就是体制内反腐,比如比金税四期更早,相关技术就已经应用于体制内一定层级以上的个人事项审查。
在获得编制的同时,也有一些负面性。最大的机会成本在于编制在前,就会或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一些其他人生的可能性,这在高增长时代,很可能意味着放弃财务自由的机会,当然这种概率并不高,而且小镇一贯建议,如果本人在体制内都不能成为出类拔萃、被整个单位公认有前途的那一拨人,就万万别动辞职的念头,体制内相对更简单的职场环境都玩不转,就别幻想离开体制能风生水起。
另一个风险在于一旦犯下严重错误,在2014年开始并轨之前,养老待遇会直接清零,有不少老一代的公职人员,就因为这个最终连养老金都没有。当然这一点占比很低,随着养老金并轨,已经基本成为历史现象,就没必要多谈了。
第二种编制,重点是退休以后的社会保障。
这一点可能有读者朋友不认可,网上也有很多撺弄不交社保的,觉得未必能活到退休,退休后也未必能回本。
但还是要强调,纵观全球,中国的社会养老、医疗保障体系都是性价比极高的,尤其是城乡居民社保和医保。
说到这需要强调一件特别重要的是:如果自家父母临近60岁,还没有缴满至少15年的城乡居民社保,一定注意今年内赶紧去一次性补缴。
因为一次性补缴政策仅仅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未来一定会关闭,现在已经开始收紧了。
2025年3月广东已经明确,如果年满60岁还没有缴满至少15年,那不再允许一次性补缴,必须延后,直到年满65岁仍然未满15年,才能一次性补缴;除了广东以外,如海南、安徽等部分省区市,规定60岁一次性缴纳政策的最终截止日期是2025年底,从2026年开始,也不再允许年满60岁的一次性补缴,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省份跟进。
这就意味着说,如果再不抓紧补缴,那最多可能延后五年才能开始领取养老金。
对于很多没有领过工资的劳动者而言,从国家直接拿到养老金,何尝不是一种“编制”?相比从孩子那里拿到钱,从国家拿钱,而且只要不死可以一直拿,带来的安定感是截然不同的,别的不说,光为了多拿几年钱,老人都会倾向于努力多活几年。
所以,无论对国家社保有多大的偏见,自家父母有多舍不得,强烈建议未来两个多月抓紧去办一下。
如果说职工社保和灵活就业社保因为存在统筹部分,还涉及到自己交钱亏不亏的问题,城乡居民社保个人缴纳的全部进入个人账户,统筹账户由国家财政补贴,正因为国家配套补贴,所以严格限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纳的上限,允许子女给父母再交一份也就成了难得的福利。
这是全世界可以说性价比最高的社保,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就按照最高档交就行,子女替父母额外交的一份,也最好按照最高档。不用担心去世早、领不完,个人缴纳的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如果人去世了,那么个人账户剩下的所有钱全部退回给家属,符合条件的还能获得一笔丧葬金。
如果活得久,退休后超过139个月,剩下的就是稳赚了。
正因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越早开始领养老金越好。
不仅是城乡居民,还有职工、灵活就业的养老以及医保,除了少数人口不多的发达国家,但凡人口超过千万的,基本找不到如此优惠的国家兜底保障。可以这么说,只要坚持活到退休,后半辈子也就相当于拿到了一个“准编制”,只不过收入需要根据此前缴纳的情况而定。
不要小瞧退休后的保障,正如小镇在《》科普的人均预期寿命,中国人实际寿命要超出很多人的预期,从过去这些年来看,大概每多活3到4年,人均寿命就会延长1年。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普惠,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大为提升。比如残疾的,现在腿部和手部残疾,国家已经开始逐步推广假肢安装,一般由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省级辅具中心等联合如强脑科技这类脑机接口公司,帮助低价甚至免费安装智能假肢,当然达不到跟自然肢体同等体验,但起码可以生活自理。
![]()
这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科技造福于民的体现。科技应该不断降低人类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令更多人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福利,而不是为了股价市值赚取超额利润。
今年也是中国脑机接口科技突破的一年,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彻底改变残疾人生活的科技产品问世,并且在国家力量的支持下,迅速推广。不仅肢体残疾,甚至聋、盲、哑、瘫等等都可以在科技支持下,尽可能贴近正常人的生活体验。
2026年1月1日,中国首部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将正式实施。
![]()
所以,随着中国科技进一步发展,并借助人类空前强大的制造业体系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再加上中国持续推进的分配改革,退休后完全可以体验崭新的第二人生,在未来中国人寿命突破100岁也不足为奇的情况下,如何规划退休后的第二人生就变得很重要了。
第三种编制,找准自己的定位,把一件正确而又可持续的事情坚持做下去。
举个例子,强烈推荐国产动画《凡人修仙传》,这是近些年来小镇认为最好的国产动画,制作组的态度非常值得学习,不仅有心更有能力,把感情融入到了作品创作中,给小镇最大的感受就是,动画描述的世界似乎是真实的,充满活人感。而且制作组还非常关注观众的观感,任何建议和反馈都会关注到,并且把之前不足一一修改,这是极为罕见的。
导演说计划要拍1千集以上,考虑到周更以及必要的修正期,肯定要20多年才能完成,但换个角度,只要制作组不降低标准,继续以流芳百世的认真态度对待创作,这就相当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至少可以吃20多年的铁饭碗,未来还可以演化为一个《凡人修仙传》宇宙,去做游戏、拍电影、做周边玩具等等。仅一个“重返天南”的周边众筹,从8月16日开始,一个多月时间已经筹集超过3000万元,小镇也贡献了一千来块。
大家之所以购买这些周边,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是希望制作组能够有更多钱创作更好的作品。《凡人修仙传》这部动画的诞生,甚至彻底改变了中国动画界,过去主流厂商流行的是大水漫灌,搞出来一大堆的A级甚至B级制作,但《凡人修仙传》大大提高了观众的审美,导致动画创作必须S级起步,宁可一部精品,不要百部烂片。
这就是良币驱逐劣币。
![]()
中国其实有非常多“小而美”的公司和事业,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对人的赋能强化,“一人公司”或者自由组合的项目组模式会越来越多。
传统沿着一条固定的铁轨循序渐进的工作仍然很多,但离开铁轨在旷野中开拓独属于自己道路的新职业、新路径也会很多。
比如小镇,其他的都不算,甚至也不考虑对政策的把握,仅仅过去三年一个人搞出来一个500强公众号的强大输出能力,最差也可以去给其他账号写文案,收益在北京也起码可以维持生活,这就在平台赋能之外,拿到了一个靠能力的“编制”。
小镇这几年搞创作,也认识了不少新职业。比如有朋友多年来深耕某个专业领域,经历了公立机构、国企,然后转到公募投资机构干了几年,后来选择成为独立投资人,其主要营收就是通过自己对这个领域的了解,帮助行业内相关企业获得融资或上市,并从中赚取服务费,如果碰到认可的机会,就直接转服务为个人投资。回顾这位朋友的职业生涯,虽然十来年换了好几个大不相同的工作机构,但始终围绕自己最核心的专业能力去打造。
未来灵活就业必然成为就业的主流,这一趋势目前已经很明显了,除了外卖快递网约车以外,以知识、技能为核心的中高层次灵活就业也越来越多,这在影视行业特别突出,大家平时各干各的,当有了需求以后,编剧、导演、摄影、作曲等等各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就临时凑在一起,完成一个项目后就各奔东西。这一工作模式未来必然全面推广,也诞生了越来越多很有意思的小职业。
所以,能否找到一个自己真正热爱、擅长,并且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的新岗位,这是未来很多人都需要考虑的,找到以后就要做到长期坚持。
同样要考虑百年寿命更加普及的未来,一个人哪怕干公务员,也不过干到65岁就要退休,之后做什么呢?总不能真的就是吃吃喝喝玩玩吧,人还是要有些追求的,退休之后做什么,应该在退休之前就开始规划。
当然,不同人有不同想法,有人肯定会觉得退休后还要工作实在太累了,而且现在就过得挺难了,不想去筹划未来如何。这都可以理解,但这何尝不是大势所趋,提前想想,没有坏处。
今天是中秋佳节,简单聊聊小镇当前的想法。
小镇觉得,人生“铁饭碗”除了以上三种,肯定还有,也欢迎大家补充。
饭碗种类多了,这也是时代变革、科技爆发带来的新变化之一,面对这种时代大势,相比抗拒,不如主动、乐观拥抱,最起码作为中国人,已经算幸运了,水涨终会船高。
其他文章推荐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