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五点四十分,生物钟比闹钟更准时地将我唤醒。窗外,川南小城的天空还是墨蓝色的,稀疏的几颗星子闪着微光。我轻手轻脚下床,妻子和女儿还在熟睡。换上那身已经有些褪色的07式丛林迷彩作训服,系紧鞋带,我悄无声息地下了楼。这身衣服,领花、肩章早已取下,但布的每一个纤维,似乎都还浸透着高原的阳光和风雪的气息。
今天的十公里晨跑,路线固定。从家出发,穿过静谧的老城区,沿着新修的滨江路折返。路上只有早起的清洁工和几个同样坚持晨练的熟悉面孔。呼吸平稳,步伐有力,二十年在高原部队锤炼的底子,让这种平原地区的跑步显得格外轻松。跑到滨江路中段,我会在一处开阔的临江平台停下,面朝西方,做几组舒展动作。江风带着水汽扑面,但在我的感觉里,这风,总也比不上西藏那般凛冽、纯粹。
就在我做完拉伸,准备继续后半程时,一个洪亮如钟的声音猛地从身后炸响:“苏老三!你这‘敌’前沿隐蔽观察哨,伪装搞得不错嘛!就是静止时间太长,差点被老子摸到屁股了!”
我浑身一震,这称呼,这腔调,太熟悉了!猛地回头,只见一个穿着和我同款褪色迷彩、身材壮实的中年汉子,正咧着嘴,带着几分“狡黠”和得意看着我。不是老高是谁?我当年的班长,后来我当排长时他已是四级军士长,一起在防空营摸爬滚打了七八年。
“老班长!”惊喜瞬间涌上心头,我上去就当胸给了他一拳,“你怎么摸到这儿的?搞突然袭击啊!”
“哈哈!”老高大笑着回敬了我一拳,力道不减当年,“老子转业到隔壁市交通运输局了。这次休假,专门按你上次说的地址,‘按图索骥’来侦察一下你小子是不是真‘躺平’了!怎么样,苏副主任,这‘敌情’观念丢没丢?”
我们俩就站在江边,像两个发现了对方潜伏位置的哨兵,又是拍肩膀又是互相“捶打”,引得路过的一位大爷好奇地看了好几眼。
“走,跑完,回家!让你弟妹弄早饭,咱哥俩好好聊聊!”我拉着他就要继续跑。
“别急!”老高一把拽住我,眼里闪着那种我无比熟悉的、属于训练场上“找茬”的光芒,“既然撞上了,按老规矩,咱这十公里,得来点‘敌情’刺激。看到前面那个信号灯了吗?绿灯亮起,冲刺到下一个路口。输的,回去负责洗碗!”
“来就来!还以为在营里呢?”我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腾”地就上来了。
信号灯变绿的一刹那,我们俩像两支离弦的箭射了出去。耳边是呼啸的风,脚下是坚实的路,身边是并肩冲刺的战友。这一刻,仿佛时光倒流,我们不是在川南小城的滨江路,而是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驻训场,在进行五公里武装越野的最后冲刺。肺叶火辣辣的,腿像灌了铅,但精神却异常亢奋。最终,我以半个身位的优势先触碰到路口那棵香樟树。
两人撑着膝盖,大口喘着气,汗水顺着脸颊滴落,然后对视着,放声大笑。这感觉,痛快!
回家的路上,我们并肩慢跑,气息平复后,话匣子彻底打开。
“可以啊,老三,”老高喘着气说,“这自主择业金拿着,小日子过得挺滋润,我还以为你这身筋骨早被酒肉泡软了呢。”
“班长,你还不了解我?”我抹了把汗,“这‘躺平’,可不是真的四体不勤。部队二十年,有些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每天早上这十公里,雷打不动,就跟当年出操一样。这不光是锻炼身体,更是……嗯,是一种仪式,提醒自己,精气神不能丢。”
回到家,妻子已经起床,看到老高,又看看我们俩汗流浃背的样子,愣了一下便笑起来:“哟,这是哪阵风把高班长吹来了?还陪你跑了步?快进屋洗脸,早饭马上好。”
女儿揉着睡眼从卧室出来,看到老高,怯生生地叫了声“高伯伯”。老高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玩具,逗得小姑娘立刻笑了。
餐桌上,摆着清粥小菜,馒头鸡蛋。老高唏哩呼噜喝了两大碗粥,啃了三个馒头,连连夸赞:“弟妹,还是你这饭吃着舒服,比馆子里的强!”
我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温暖。饭后,我抢着要去洗碗,践行“赌约”,老高却一把按住我:“得了,跟你开玩笑的。我来,让我也体验体验你这‘躺平’生活的后勤保障工作。”他笨拙地收拾着碗筷,我和妻子相视而笑。
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喝着茶,我们的话题自然而然地回到了过去。说起在防空营,他带着我这个新排长熟悉阵地,讲解导弹发射流程;说起我当指导员时,他作为士官支委,帮我做后进战士的思想工作,方法又土又灵;说起野外驻训,夜里冻得挤在一个帐篷里互相取暖,吹牛侃大山;说起我调去宣传科,他带着一群老兵帮我搬东西,拍着我肩膀说:“去了机关,也别忘了我这老粗……”
那些艰苦、单调,甚至危险的日子,在此时的回忆里,都镀上了一层温暖而明亮的光泽。战友情,就是在那种特定的、高度浓缩的环境下,淬炼出的如同金石般坚固的感情。它不因分离而淡薄,反而像老酒,岁月愈长,滋味愈醇。
老高在我家盘桓了大半天,下午必须赶回去了。送他下楼时,他用力握了握我的手:“老三,看你这样,我放心了。你这‘躺平’,是躺在了幸福窝里,但心里的‘枪’,没丢。挺好!”
我目送着他的车消失在街角,心里充盈着一种踏实和满足。是的,我选择了自主择业,离开了曾经为之奋斗二十年的火热军营,来到了这座小城,过上了许多人眼中“躺平”的生活。但我清晰地知道,部队给予我的,远不止那每月按时到账的两万多元退役金。那深入骨髓的纪律、坚韧、责任和对情谊的珍视,早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它们体现在我规律的晨跑中,体现在我对父母及时的陪伴里,体现在我培养女儿坚强意志的日常点滴上,也体现在与老高这样突然到访的战友,毫无隔阂、仿佛昨日才分别的重聚中。
我的“战场”转移了,从雪域高原到了烟火人间。我的“任务”改变了,从练兵备战变成了守护家庭、经营生活。但我的“士兵”本色未曾褪去。这看似“躺平”的生活,何尝不是一种积极的、充满温情的“新战斗岗位”?它需要同样的毅力、智慧和担当。而那份厚重的战友情,就是这新征途上,随时可以补充的、最珍贵的“给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