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海洋
今日清晨,我的手机在枕边轻响,微信提示音纷至沓来如故友叩门,一串串消息跃入眼帘。那是昨日我寄出的“福”字——装帧精致,饱含情谊——此刻正热情洋溢地传递回音,携带着远方朋友真挚的感动与祝福,扑面而来。我听到问候信息声音再也难以入眠,披衣起身,我临窗远眺,窗外海面翻涌着细碎的浪花,远山在濛濛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墨的山水画卷。此时此刻,正值2025年的中秋,我们虽远隔山海,但在彼此的祝福声中,共候那一轮明月的升起。
皎皎明月,何以寄情?我将一幅幅“福”字寄往四方,愿这满纸的祝福如月光流淌,照亮彼此的心房。太白诗仙有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轮亘古不变的明月,究竟见证过多少如我一般的痴人,在各自的人生征途上,向着心底的“明月”坚持奔走?我们企盼人生的圆满如月,企盼家的温暖如灯火明亮,企盼国的星空如银河璀璨恒长。
那最耀眼、最撼动心魄的星群一幕,当属今年九月三日这个倍受世界瞩目的伟大清晨。我守在电视机前,目光紧紧追随着在北京长安街受阅的钢铁队伍。他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踏过庄严的天安门广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誓言,化作有形的力量,在长安街上空激荡、回响。当崭新的钢铁洪流隆隆驶过,当银色的战鹰编队划破长空,呼啸而至,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这哪里只是一场国力的检阅?这分明是一个古老民族再次走向复兴的庄严宣告!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到,个人的奋斗何其渺小;唯有将它融入时代的洪流,才能迸发出生命最耀眼的光芒。
明月当空,星辰点点。每个人都在寻觅属于自己的那颗星,不为点缀夜空,只为发出自己的光亮。这个国庆长假期间,我抽空看了易中天导演的电影《三国的星空》,观后我心中泛起层层涟漪。人,无论面临何种境遇,或明或暗,都需坚定而孤勇,怀一份追求,活出一股气韵。哪怕如流星般短暂,也要划破夜空,留下璀璨的痕迹。电影给我留下深刻的思索,我佩服曹操的,正是他将追求刻在脚印里,将理想写在行动上,更敬他那敢怒敢言的真性情。在凌乱不堪的生活中,他那句“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样的信念便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历史的幽暗,也映照出人性的光辉。一个人,绝不可以庸俗地躺下——这是从曹操身上折射出的光,也是这个中秋节特殊的早晨,我内心最深沉的感悟。
也是这个中秋清晨,我从快递员手中接过了带着墨香的长篇报告文学《雪落长河静无声》。这是一位作家历时三年写就,记录我人生轨迹的书。一位相识三十五年的研究生同窗他早已在网上购得,他在微信里给朋友发留言写道:“我用了整整一天读完了这本书。”同学对妻子感叹:“这本书像一幅拼图,还原了一个完整的于海洋——从弱冠到花甲,跌宕起伏的人生,远比我想象的更加震撼。书中记录的,是于海洋带领企业从困境中跋涉而出的艰难岁月。如今翻阅,字里行间仿佛还透着往昔的寒意。我仿佛能看见他和工人们一同围着冰冷的机器,在无数个不眠之夜,寻找着破解困局的一线生机。与其说是做事业,不如说是在拼命——这是再难也腰不弯的人。”
不同同学们聚在一起时,总有些议论,也有个共识:“海洋侠肝义胆,乐善好施,为人仗义,真诚坦率。难的是一辈子都在做善事。没有刻在骨子里的善良,是坚持不下去的。” 我看到同学这样评价我,这话让我既惭愧又警醒。我扪心自问,同学评价我的善良,这份善,或许并非刻意为之,更像是一种本能,源于我的父亲——一位清清白白的特级教师的教诲:“做人要像月亮,努力发光,照亮别人。”父亲教育我还说:“你个人有个特点,别人是一辈子攒钱,你是一辈子攒人。” 这位读者同学还提起,一位女同学曾说:“在我们这些同学中,如果我有困难,海洋一定会第一时间冲上来。”这句朴实的话,重重击中了我的内心。应该说,我在经历两次足以击垮命运的挫折后,仍能坚守初心,这是真实的。我的微信名取作“素心若雪”,所求的,也不过是如德尔菲神庙箴言所言:“认识你自己”,保持一颗纯粹、不被污染的心。
月光悄然西斜,在地上投下斑驳的树影。我轻轻摩挲着书的封面,心中感慨万千。这一路走来,我经历的风雨虽多,却也见过彩虹;艰辛刻骨,欣慰亦由衷。如果说“九三”阅兵让我看到了强大祖国的背影,那么《雪落长河静无声》则让我真切地触摸到:社会并没有忘记那些并非英雄、却坚定地发着光热的人。这是时代给予我的温馨抚摸,也是对我奋斗的最好见证。我其实和很多默默无闻散发光热的人一样,我们的内心感谢这个峥嵘的时代,感谢祖国的强大和荣耀!
夜深了,四下静谧,唯有月光愈发皎洁。我站起身,整了整微皱的衣襟。明天,太阳升起时,又将是一段新的征途。但我心中安稳而滚烫。我坚信,只要怀揣着这份“素心若雪”的赤子之心,秉持着从艰难困苦中磨砺出的奋斗精神,我们这一代人,注定能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画卷上,留下属于自己的、无负于先人亦无负于来者的墨迹,并遥寄我的祝福——愿月光长照,征途永安。
![]()
作者简介:于海洋,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天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信息协会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华夏文化促进会法治教育与援助委员会副会长,法治中国廉政网络电视台副总监。曾任沈阳市政府部门副厅级领导干部,兼任沈阳香港新世界房地产开发公司(王家庄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
在企业经营中,他成功地挽救“两家”招商引资中濒临倒闭的外商投资企业,被誉为“救火者”。
他在文学创作领域造诣颇深,多篇散文、诗歌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中国网、凤凰网等权威媒体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