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光绪二十五年,吏部司务厅的汉员经承李福安在整理年度官员名册,对着账簿上的数字叹了口气:
满打满算,咱们吏部连额外官员算上也不到三百人,可内务府那边,光广储司的库丁就有两百多。
实际上内务府的规模比他想象的还要大——
清代六部编制内官员总计1359人,而内务府仅编制内的职官就有2623人,六部规模还不到内务府的一半。
![]()
作为国家行政核心的六部,为何编制会比掌管皇室事务的内务府少这么多?
光绪年间,除了尚书、侍郎等堂官,还包括郎中等各级官员,且都有固定名额,额外官员不算在编制内,多是临时增设,事毕即撤。
再看内务府,这个掌管皇室衣、食、住、行的机构,规模远超六部。
据《光绪会典·内务府》记载,内务府下设七司三院,仅编制内职官就有2623人,就连负责宫廷修缮的营造司都有312人。
若算上无定员的工匠、库丁、侍卫,内务府总人数能达到上万人。
![]()
![]()
比如光绪朝仅皇宫的太监就有1900多人,加上宫女、匠役,规模是六部的十倍不止。
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正是因为清代皇室事务被视为核心要务,内务府不仅管皇宫日常,还掌控皇庄、盐政、织造等实权产业。
比如江南织造局每年给皇室供绸缎,所得利润直接归入内务府,而非户部国库。
而六部是执行机构,只负责落实皇帝和军机处的决策,职能相对单一,编制自然不需要太大。
在六部中,刑部人数最多,这和它管全国刑法政令的职能分不开。
![]()
清代刑部下设十七个清吏司,每个司对应一到两个省份,专门处理当地的刑案,光这十七个司的官员就占了刑部总人数的一半。
除了清吏司,刑部还有其他机构,提牢厅的司狱官虽然只有6人,却要管着京城的刑部大牢,
每天得核对囚犯人数、检查狱卒是否克扣口粮,哪怕是一两银子、一匹布,都得记在账簿上,半点不能错。
因为清代刑案文书需要满汉双语书写,刑部的笔帖式多是满员,经承98人则多是汉员,负责整理各地上报的刑案卷宗。
比如山东上报的命案,经承要先核对证据链是否完整,再交给主事审核,这些人虽然品级低,却是刑部运转的基石,少了谁都不行。
![]()
户部是六部里的账房,编制仅次于刑部,但在顺治元年,户部的编制远没这么多,满多汉少的情况到康熙朝才逐渐改变。
康熙十六年,户部让汉员参与各省赋税核算,到光绪朝才形成362人的固定编制。
户部的工作十分繁琐,以秋审为例,每年秋天户部要核对各省上报的粮税数字,实际缴了多少,欠了多少,都要一笔一笔算清楚。
经承106人里有30人专门负责核算粮税,每天对着账本算到深夜,稍有差错就要被追责。
吏部和礼部的编制要少得多,是六部里的小部门,吏部管全国文职官员任免,看似权力大,实则流程固定:
![]()
官员升迁要查功过册,任免要走铨选流程,这些工作多由郎中、员外郎按制度办理,不需要太多人手。
吏部的满汉官员比例也有讲究,满员多是因为清代初期要确保满族对官员任免的掌控,到后期汉员比例才略有提升。
经承81人多是汉员,负责抄写官员档案,比如某官员的籍贯、出身、任期,都要记在缙绅录上,这些档案要定期更新,却是重复性工作,不需要太多人。
礼部人数最少,因为它管的祀典、科举、外交等事务,多有固定时间和流程,比如科举考试每年一次,祀典按节气举行。
平时的工作以准备文书、接待外宾为主,礼部的笔帖是负责翻译外交文书,儒士20人则是临时雇佣的,负责起草祀典祭文,事完即走,不算在编制内。
![]()
![]()
而内务府是皇室服务机构,很多需求琐碎且随时可能增加。
比如光绪帝大婚时内务府临时增设了200多名官员,专门负责婚礼筹备,事完后这些人也没有被裁撤,反而归入编制。
更重要的是,内务府掌控着大量皇室私产,这些产业需要专人管理,江南织造局每年供绸缎10万匹,也要专人对接。
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人手,而六部不掌握这些资源,自然不需要太多编制。
清代六部的编制规模,虽然确保了皇室的特权,却也导致后期行政效率低下,比如户部人少事多,各省赋税核算常常延迟。
![]()
而内务府人浮于事,却拿着更高的俸禄,直到清末新政时,六部编制才略有调整。
但此时清朝已走向末路,再难挽回颓势。
参考资料:
1. [清] 《光绪会典》(卷四至卷十·六部职官),中华书局1991年版
2. [清] 《光绪会典事例》(卷一九·吏部官缺、卷二〇一·工部官缺),中华书局1993年版
3. [清] 《光绪会典》(卷八五至卷九〇·内务府职官),中华书局1991年版
4. 李鹏年等:《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概述》(六部与内务府编制对比),紫禁城出版社1984年版
5. 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刑部十七清吏司职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6. 韦庆远:《清代内务府》(内务府机构与人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 《清代缙绅录》(光绪二十五年·吏部官员名册),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8.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户部赋税核算档案》(光绪朝),1996年内部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