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这段尘封的空中交锋终于由我国央视权威披露——美国虽为全球头号军事强国,其F-22“猛禽”战斗机长期被视为“不可战胜”的空中神话,却早在2024年,便被中国空军的歼-16战斗机彻底打破。这场惊心动魄的空中博弈,堪称现代空战史上的教科书级经典。
近日,央视首次公开了歼-16飞行员李超大校的亲历口述。2024年某日,他驾驶歼-16执行战备巡逻任务时,在东海空域两架架美军F-22隐身战机逼近我方空域。在双方首次照面的瞬间,李超便凭借机载雷达系统,果断锁定F-22长机。
![]()
然而,对方迅速反应,其僚机立即转向,试图从侧翼包抄歼-16,以双机协同之势逼迫我方解除锁定。千钧一发之际,李超临危不乱,果断拉起操纵杆,战机如离弦之箭般垂直跃升,完成一个高难度的“旱地拔葱”动作,紧接着施展精准的“桶滚”机动,战机如灵蛇般翻转,瞬间切入F-22僚机上方空域。
更令人震撼的是,歼-16以近乎极限的姿态,从F-22头顶“倒扣”掠过——两机最近时距离不足15米,阳光下,双方飞行员甚至能透过座舱清晰看到对方头盔、眼神乃至面部表情。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李超凭借歼-16先进的火控系统,同时将两架F-22牢牢锁定于雷达火控通道之中。
![]()
在现代空战中,一旦被敌方火控雷达锁定,意味着已被纳入导弹攻击包线,生存概率几乎为零。面对这一绝境,两架F-22彻底丧失战斗意志,仓促脱离战场,狼狈逃窜。自此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美军F-22几乎再未敢轻易靠近我东海、南海敏感空域。
台湾地区退役少将栗正杰分析指出,“歼-16装备了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具备强大的多目标追踪能力,可同时锁定并引导攻击多达40个空中目标,探测距离超过400公里”。他认为,此次对峙不仅展现了歼-16卓越的飞行性能与雷达优势,更凸显了中国空军背后高度集成的态势感知体系。
![]()
事实上,中国已构建起由空警-500预警机、地面米波反隐身雷达网络、天基侦察系统等组成的多维探测体系。F-22引以为傲的隐身性能,在这套体系面前已不再“隐形”。其飞行轨迹被实时捕捉,并通过数据链共享至前线战机,实现了“看得见、锁得住、打得着”。所谓“全球最强隐身战机”的神话,在中国空天防御体系面前,已然破灭。
F-22作为美国空军的王牌,却面临生产线早已关闭、现役机队严重老化的困境。目前美军现役F-22数量约为183至186架,具备完整作战能力的不足150架。加之其高昂的维护成本与脆弱的隐身涂层,出勤率本就受限。如今,面对中国日益成熟的反隐身能力,F-22的战略威慑力已大幅缩水。
![]()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F-35、B-2、B-21等美军主力隐身平台,在中国构建的立体化防空网络面前,同样面临“透明化”的威胁。毫不夸张地说,在美国第六代战斗机真正形成战斗力之前,其隐身机群已难以在中国周边“来去自如”。
此前2025年5月,我国出口型歼-10CE已在印巴空战中取得实战击落“阵风”的辉煌战绩;而如今,国产四代半主力歼-16,又在与F-22的正面对决中,展现出“拒敌于国门之外”的强大实力。即便F-22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仅为0.0001至0.001平方米,仍被我方体系精准捕捉,并被歼-16的国产AESA雷达牢牢锁定。
![]()
这不仅标志着中国航空装备已实现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跨越,更彰显了**中国空军体系化作战能力已跻身世界顶尖行列**。同时,也反映出我军飞行员精湛的技战术素养和临场应变能力。
而我国更先进的歼-20、歼-35还没出战,下一代歼-36也正加速推进。中国空天力量的崛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亚太乃至全球的战略格局。
![]()
总而言之,F-22已从昔日的“空中霸主”,逐渐沦为美军“甜蜜的负担”——性能虽强,却因老化、数量不足与体系劣势,难以发挥应有战力。在中国空军日益强大的反制体系面前,其威慑力已然失效。
这场空中对峙的胜利,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体系的胜利、意志的胜利。它标志着,中国空军已具备在高端空域与最强对手正面抗衡并占据上风的能力。美国在下一代空中优势竞争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而属于中国空军的全面超越时代,已然到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