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天,欧亚集团的创始人伊恩·布雷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出了未来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领袖的不是中国,而是中国的这个邻居!
他这个观点一出来,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大量的讨论,这位研究国际政治二十多年的专家伊恩·布雷默,他为什么会这样说?他的这个观点是不是不太客观?
![]()
布雷默作为欧亚集团创始人、美国著名政治学者,他可是用了20多年的时间,来专门研究国际政治,在学术界那也是声名赫赫,但他这个观点属实是有的让人意想不到了。
当时的画面显示,印度电视台的记者马丽亚·沙基尔问到全球领导真空的问题时,布雷默直奔主题:“美国不想再当冤大头了。”
![]()
现在随着美国的战略收缩和全球秩序进入到群龙无首的时代,没有人愿意牵头,大家都是各顾各的,只有印度是正好踩着点,在慢慢往上爬的。
这其中的逻辑不难理解,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削减对中东的投入,在这样的战略格局下,世界急需新的力量进行平衡。而印度恰好拥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不一样的作用。
![]()
从他选择发声的平台来看,在印度媒体上力挺印度,这本身就是值得深思的,所以他的这个判断真的能站的住脚吗?是真的看好印度,还是说只是因为场合需要?
毕竟不管哪个学者在不同的场合所发表的言论可能都带有一定的策略性考量,而更关键的是,他对中国的评价非常严谨。
![]()
布雷默认为,中国的实力虽然确实很强大,但是却没有取代美国的想法,他的这个判断倒是非常符合中国和平发展的立场。
但是,难道没有那种想法就代表没有那种实力吗?
![]()
咱们来看一下具体的数据,再进行分析。
首先,在2025年上半年,印度的GDP冲到了4.187万亿美元,坐到了全球第四的位置,并且增速稳定在6.5%左右,这个数据确实是很唬人。
但是要是放眼全球的话,这个数据就显得有点不太能拿得出手了,毕竟中国在24年全年的GDP大概在18.94万亿美元。
![]()
这样再简单算一下,印度要是想要在经济上赶超中国,可不是几年就能超过的,就算按照最乐观的算,印度能一直保持6.5%的增速,中国即使是增速放缓到4%,两国的差距在短期内也很难缩小,更别说中国GDP的平均增速还是5.5%。
更何况GDP也只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其中一个维度,其它的还有产业结构、国际贸易、科技创新等多个层面。
![]()
哪怕就单指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中国位列全球第11位,而印度排在全球第40位,这个差距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追平的。
经济对比过了,再来看看军事实力,印度有145万常备军,核弹头160—200枚,这数据看起来确实唬人,但军事实力看的不止是简单的数字,还要看技术水平和作战能力。
![]()
更别说中国的常备军人数有203万人左右,核弹头的数量超过600枚,再说军费开支,中国的军费大概在2930亿美元左右,印度只有816亿美元,这主要反映的是背后的装备现代化程度和技术含量的差异。
但在人口方面,印度确实是有优势,14.3亿的人口总数,和28.3岁的平均年龄,这意味着印度的年轻劳动力更加充足。
![]()
不过,人口红利能否转化成发展红利,还是得看教育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据统计,印度的文盲率高达29%,虽然印度现在也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并且也有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整体的文化素质和中国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而想要成为全球老大,可不是说只要经济和军事力量这些硬实力提升上来了,自动就成了世界老大,你还得具备一整套的软实力和制度性的权利支撑。
![]()
而布雷默在印度电视台上说印度是“全球南方领导者”,这话说的是真好听呀!但是现实真的有这么美好吗?
真正的国际领导力需要的是话语权,是要能够在国际事务当中,能够发出声音,并且还能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同。
![]()
再然后就是能否参与甚至是主导国际规则的制定,还有就是能否为全球治理贡献出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
从这几个点来看的话,印度确实是有一定的建树的,就比如在金砖国家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要是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老大,这跨度多少是有点大了。
![]()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在不断的加深,单纯的霸权主义可能并不符合时代的特性,倒是中国一直在强调的多元化发展,更接近未来世界的真实图景。
但不得不说印度的外交还是非常灵活的,这既能和美国合作,还能和俄罗斯保持联系,甚至在欧洲和中东也都有自己的交际圈。
![]()
但是灵活性和领导力是不一样的,前者主要表现在适应性上,而后者需要的则是引导能力。
从这看的话,印度的路还有很长,不管是在制度建设、产业升级还是科技创新等方面,每一个都是硬骨头,都是需要时间去慢慢啃的。
![]()
而且印度想要超越中国,那他所面临的可是一台正在高速运转的国家机器,而且是还在提速的一台国家机器。
而印度如果想要“弯道超车”,那就必须得在多个赛道同时突破,而不是把希望放在对方减速上。
![]()
而布雷默的讲话之所以能引发这么大的关注,除了他说的“印度能接替美国”是话题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之外,更大的原因是因为一个事实。
那就是:在美国不断收缩,不愿意长期做“世界警察”的时候,谁来顶上这个位置,确实成了全球性的新议题。
![]()
布雷默的话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把大国较量简化成了单纯的实力PK,这多少是有点过于乐观了,毕竟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按教科书运行。
但是印度到底能不能真正的超越中国,取代美国,这个还有待商榷,毕竟这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结果的。
最终到底是谁能取代美国,坐上那个位置,谁都不好说,毕竟10年后甚至20年后的世界,谁又能说的明白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