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文的姓氏中,没有单字一个“高”,必须要再后面加上一个字,比如高原、高田,或者像日本新政治领袖高市早苗。这个冷知识是我在日本公司工作的时候从一位日籍华人那里获得的,早年加入日本籍的吴清源和林海峰,入籍后都可以保留原名,因为日文里也有这个姓,如果没有就不行。
![]()
还真有人把现年64岁的高市早苗当作政治舞台上突然绽放的一朵玫瑰,说她颜色艳丽,带刺,招人注目;个人感觉有些过了,刺肯定不少,颜色未必艳丽。 她的出现的确让保守的自民党老头子阵营里多了一抹“新鲜脸色”,也让舆论场在“女首相是否意味着女权胜利”这一话题上炸开了花。
![]()
礼仪温柔下的权力深流
日本的性别秩序有一个“表现”和“实权”双层面。本人在日本名古屋丰田总部看到的:女同事自觉让男士先入电梯、先坐席位,这是一种“礼仪模板”。孔子所说的“礼之用,和为贵”,在东亚礼制社会里演化为对“场面”和“秩序”的高度敏感。表面温柔的公众礼节,不等于女性没有力量;它只是把权力的游戏藏得更深。
因此不要被“温柔”迷惑:文化上的谦让,有时正是权力隐匿与资源分配在幕后运作的保护色。同时,我也在丰田发现负责公司内审日本女高管——外表礼让并不妨碍她“泼辣跋扈”。这说明:文化礼仪是表象,权力的核心在组织、资源与人脉。
![]()
供给端的密码与派系的迷宫
借问首相从哪儿来?答案很现实:不是直接从街头选票自然生长出来的,是从政党内部培养、筛选、交易与机会窗口中塞出来的。日本的“政党内供给端”长期由派系把持,世袭政治、地方组织和选区机器决定了谁能拿到党首票。
所以,高市“横空出世”并非纯凭性别,而是走通了派系路径 + 关键时机。她有安倍时代积累的政治资本、保守派的信誉,以及在党内可动员的票源。换句话说:老太太干政不是简单的“女权胜利”,而是“既有政治生态选择了一位女面孔”来应对当前的断层与危机。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里教的依旧管用:能上位的不是最美的理念,而是懂得运用力量与时机的人。高市的成功,更多是“权力逻辑”发出了邀请,她恰好在那里接了电话。
![]()
儒学影响与现代政治伦理的矛盾
东亚文化受到儒家影响深远:家庭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长期形塑性别角色。日本虽不是严格的儒学国家,但“礼制”“长幼秩序”“家族责任”这些价值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模式。正因如此,日本的“好女性”形象常常是“温柔、顺从、有责任心”的混合物。
但另一方面,现代国家需要的是公民性、政治能动与独立判断。于是就形成一个张力:文化上的服从期待与政治上的领导需求并行不悖。当国家面临外在挑战(人口、经济、地缘安全),那种被认为“适合贸易、适合谈判”的女性形象,反而会被党派利用为“更新更实用的符号”。
![]()
人口老龄化与“womenomics”的悖论
安倍时代吹起的“womenomics(女性推动经济增长理论)”并非纯粹意识形态,而是经济现实的叫嚣:小日本劳动力枯竭、人口负增长,动员女性进入劳动市场成为国家策略。企业也因此出现更多职业女性与管理岗位女性。但进入企业高层 ≠ 登上党首,前者是技术、资历与绩效的积累,后者更需要党内机遇与政治资本。
高市出现的一个结构性原因是:当国家在安全与经济上需要一种可见的“新面孔”以稳定民心时,女性“象征价值”被放大——但这更多是策略,不是女权主义的最终胜利。一句话:经济需要女性劳动力,政治需要女性“形象”。
![]()
从女帝到现代的断裂与延续
历史上东亚并非没有女性统治者:从中国的武则天到现代韩国的刑满释放总统朴槿惠,女性执政的历史并非绝无先例。但近现代以来,国家机构逐渐制度化,男性精英网络在政党、军队与官僚体系中固化,女性重回核心权力圈的路径被切断。这可以算是结构性的历史遗留。
地理上,日本是个岛国,社会相对同质,地方政治与中央权力的张力长期存在。地方“地方派系主义”与世袭政治,把“供给端”的门槛抬得很高。高市穿越这些门槛,是历史的断裂被一次时机所缝合——既有历史的连续性,也有偶发的质变。
撒切尔、朴槿惠、默克尔的三味路线
横向对比,看世界:
撒切尔夫人是强人女性的典型——保守、市场化、个人意志强;她当年也不是女权象征,却打破天花板。撒切尔曾说:“真正的权力,不在于说自己掌权,而在于别人默认你掌权。”
朴槿惠(韩国)是“政治家族 + 权力传承”的样本,这位大姐的结局告诉我们:女性上位并不保证政治清廉或制度改良。
默克尔(德国)代表“低调稳健”的女性领袖模式,她以理性与妥协收获长期信任,但并非女权主义突围者。
把这些放在一起看,高市更接近撒切尔的“强硬保守女性”而非“女权先锋”。因此,她的“出现”既是对传统男性政治的突破,也是对传统保守路线的延续。
![]()
政治是“机会艺术”——她们抓住了机会
高市早苗的横空出世,既有长期必然的因子(女性教育上升、企业女性高层逐渐增多、经济与人口压力促改革、党内供给端慢慢变动),也有短期偶然的触发(党内重整、派系轮替、公众情绪需要新的符号)。她是历史的礼物,也是政治的选择;她既可被当作女权象征,也可能只是保守政治的一次形象翻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