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于10月5日在公开场合明确表态,若美国最终做出向基辅提供“战斧”巡航导弹的决定,将直接导致俄美两国近期好不容易显现的积极关系趋势遭到实质性破坏。
![]()
这一立场的重申,进一步凸显了在当前复杂地缘局势下,双方围绕武器供应问题的分歧已逐渐成为影响双边关系走向的关键变量。
当天,普京在接受“俄罗斯1台”资深记者的专访时,针对近期备受关注的武器供应议题具体说明:
“就像我们此前讨论的,向乌克兰输送包括远程高精度武器系统在内的新型军事装备,其中‘战斧’导弹就是典型代表。我之前已经多次强调,这类直接涉及敏感武器的举动,必然会打破俄美之间好不容易建立的沟通氛围,造成两国关系的实质性破坏。”
他还进一步补充解释,当前俄美关系中已出现的少量积极互动迹象,若受到“战斧”导弹供应问题的冲击,很可能会彻底消失,甚至引发双方在更多领域的对抗升级。
事实上,这并非普京首次就“战斧”导弹议题发声。早在10月2日的一次公开会议中,他就已明确提及相关立场,指出若美国将“战斧”导弹交付乌克兰,意味着包括俄美在内的多方冲突升级将正式进入新的危险阶段。
这位俄罗斯领导人强调,面对可能出现的威胁,俄方不会坐视不理,将迅速推进防空系统的技术改进与部署优化,确保一旦“战斧”导弹接近俄罗斯领土或关键利益区域,能第一时间实施有效拦截,最大限度降低潜在风险。
![]()
而在美方这边,关于是否具备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的实际能力,近期也出现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声音。10月3日,美国知名专栏作家特德・斯奈德在其发表的评论文章中指出,从美国当前的武器库存与生产能力来看,大概率无法向乌克兰提供远程“战斧”导弹,即便最终决定供应,数量也会非常有限。
他在文中详细解释,“战斧”导弹作为美国海军的核心打击武器之一,目前美军自身装备的数量本就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且受限于生产线产能与零部件供应等因素,该型导弹每年的产量仅能维持在200枚以内,这一产量甚至难以完全满足美军自身的装备更新与储备需求,更不用说大规模向乌克兰输送。
![]()
路透社也在10月2日发布了相关调查报道,称综合多方信息判断,美国最终正式决定向乌转让“战斧”导弹的概率并不大。
报道进一步援引匿名的美国国防部门官员观点指出,相关供应计划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可行性极低,核心原因在于美国当前的“战斧”导弹库存有着明确的用途分配。
绝大部分是为满足本国海军舰艇的日常部署、实战训练及战略储备需求,同时还要预留部分用于与盟友的联合军事演习,几乎没有额外库存可调配给乌克兰。
此外,若强行挪用库存,还可能影响美军自身的战备状态,这是美国国防部目前不愿承担的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