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官,我们商场的银行账户被冻结了,电费交不了,眼看就要断电了!”
近日,吉水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接到了一起案件被执行人某商场的紧急求助。该商场因涉及一起执行案件,公司账户被依法冻结,账户内有17万余元资金。然而,这次常规的强制执行却引发了意想不到的困境:自今年7月起,因缴费通道被阻断,商场电费一直无法缴纳,面临被拉闸断电的风险。
![]()
案件背后,是该商场因欠付消防维护费用而被申请执行,而其还款来源主要依靠收取租户租金。一边是申请执行人亟待实现的胜诉权益,另一边是商场面临的断电停摆危机。商场一旦断电停产,价值将快速缩水,很可能彻底失去经营能力,导致债权人权益实质受损,形成“双输”局面。
面对这一两难困境,执行工作应当何去何从?
吉水法院执行局迅速行动,法官第一时间前往吉安市区与电力部门进行协调,详细阐明商场面临的特殊情况,争取缴费宽限期;同时,多次与申请执行人沟通,耐心释法明理:“让商场‘活下来’,维持正常运营,保持租金收益,才是债权得以清偿的根本保障。”
最终,在法院的积极斡旋下,达成了令人欣慰的解决方案:在确保冻结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准许商场从被冻结账户中先行支付部分欠缴电费,保障电力供应不中断。它不仅避免了商场因断电陷入经营困境,更保住了商场的生机与希望,为债务最终的清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与空间。申请执行人也对此表示理解与支持:“法院的做法既实际又长远,我们信服!”
“我们的执行工作,目标不是‘办结一个案件’,而是‘解决一个问题’。对于像该商场这样仍有发展前景、只是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我们坚持‘放水养鱼’而非‘竭泽而渔’。通过‘活封活扣’、执行和解等灵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这才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质内涵。”办案法官如是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吉水法院通过这次生动的司法实践表明,司法力量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同时,也能传递出宝贵的温度与善意,为困境企业“充电续航”,实现保障权益、助力发展、维护稳定的多赢效果。
来源:吉水县人民法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