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合肥科学岛吊400吨“大家伙”!误差2毫米,中国抢占核聚变制高点

0
分享至



2025年10月的合肥科学岛,一台巨型吊车吊着个“大家伙”缓缓移动——那是BEST装置的核心部件杜瓦底座,400多吨的重量,比300头成年大象加起来还沉,最终落位时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比你手指宽度还小。

就这么个看似简单的安装动作,却让全球核聚变圈炸了锅:中国这是要在“终极能源竞赛”里,直接抢下技术制高点啊!

可能有人会问,不就是个科学装置吗?犯得着这么大动静?你要是知道这玩意儿的终极目标——造出“人造太阳”,解决人类几十亿年的能源问题,就明白为啥各国都在盯着了。

而且这次BEST的进展,可不是简单的“又建了个实验室”,而是直接把核聚变从“纸上谈兵”推向了“实用化”的关键一步。



1、

先搞懂:BEST到底是个啥?为啥说它“反常识”?

提起核聚变,很多人会想到欧洲的ITER项目——那个号称“全球最大人造太阳”的庞然大物,直径19.4米,重2.3万吨,投资超500亿欧元,光建就要花几十年,首次试验还得等到2035年。

大家以前都觉得,搞核聚变就得“越大越好”,毕竟要锁住比太阳核心还热的等离子体,装置小了根本兜不住。

但中国偏偏反其道而行之,BEST走的是“紧凑化”路线,体积比ITER小了40%,总投资85亿元,不到ITER的零头,却计划2027年就建成,2030年就要尝试发电。

这就好比别人还在造“巨轮”,我们直接搞出了“高速快艇”,速度快还能装货,你说气不气人?



能这么“任性”,靠的是两大硬实力:

一是“全超导磁体”技术,这玩意儿就像给高温等离子体套了个“无形笼子”。

要知道,核聚变需要把氘氚燃料加热到1亿摄氏度以上,这温度能瞬间融化任何金属,必须用超强磁场把它“锁”在真空里。

BEST用的超导磁体,在-269℃的极低温下,磁场强度比地球磁场强几十万倍,既能牢牢锁住“火球”,又能减少能量损耗,这技术目前全球没几家能搞定。

二是咱们的工程制造能力。

这次安装的杜瓦底座,是国内聚变领域最大的真空部件,光研发就花了5年,攻克了“毫米级形变控制”“高精度焊接”等一堆难题。

中科院合肥物质院的工程师说,这底座就像“巨型保温杯”,里面要装1亿度的等离子体,外面却是-269℃的超导磁体,得同时扛住“冰火两重天”,差一点都不行。



2、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有光伏、风电,还有核电,为啥非要折腾核聚变?答案很简单:只有核聚变,才能真正解决人类的能源困境。

先看燃料,简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核聚变主要靠氘和氚,氘这东西在海水里到处都是,每升海水里就有0.03克,这些氘聚变产生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

地球上的海水有13.7亿立方公里,里面藏着45万亿吨氘,够人类用几十亿年,比太阳的剩余寿命还长。

至于氚,虽然需要人工制备,但未来可以在反应堆里“自产自销”,根本不用依赖稀缺资源。

这意味着,只要掌握了核聚变,人类再也不用为石油、天然气打架,也不用怕“能源卡脖子”了。



再看安全性,跟现在的核裂变核电站完全不是一个级别,核裂变一旦出问题,可能会发生堆芯熔毁,像切尔诺贝利、福岛那样的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但核聚变不一样,它就像个“玻璃罩里的火焰”,只要磁场一弱、温度一降,反应立马就停,连“爆炸”的机会都没有。

而且反应产物是氦气,没有放射性废料,也不排放二氧化碳,既安全又环保,简直是“完美能源”。

还有能量密度,更是甩了化石燃料几条街。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1公斤氘氚燃料聚变产生的能量,相当于8000吨汽油。

未来一座小型聚变电站,可能就够一座大城市用电,再也不用建密密麻麻的光伏板,也不用拉长长的输电线路,想想都觉得爽。



3、

BEST能有今天的进展,不是突然爆发,而是十几年“步步为营”的结果。

早在2006年,咱们就建成了EAST(东方超环)装置,这些年一直在刷新世界纪录——2025年初,EAST刚实现1亿摄氏度下1066秒的持续运行,把等离子体约束时间提到了新高度。

还有“中国环流三号”,去年实现了“双亿度”运行,离子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这些都为BEST积累了关键技术。



更重要的是,咱们搞出了“举国体制+市场资本”的独特模式。

2023年底,中核集团牵头成立了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把33家央企、科研院所、高校和民企拉到一起,像“大兵团作战”一样攻克难题。

国资委还把核聚变列为“未来能源唯一方向”,央企在超导材料、氚增殖材料等核心领域砸了重金,光高温超导带材的成本就比进口低了40%,这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资本市场也闻风而动,合肥聚变新能有国资背景,上海能量奇点吸引了红杉中国、蓝驰创投,连米哈游这样的互联网公司都跨界投资。

2024年全球核聚变投资71亿美元,中国占了近三分之一,而且还在增长。

这种“国家队搭台,资本唱戏”的模式,既保证了战略方向不跑偏,又能让技术快速落地,别的国家还真学不来。



4、

现在全球核聚变领域,基本是“三国杀”格局:欧洲搞ITER,走“大而全”路线,但进度一再推迟,成本不断超支;美国靠私人资本驱动,像HelionEnergy刚融了4.25亿美元,但技术路线分散,缺乏统一规划;日本在超导磁体上有优势,但体量太小,很难单独突破。

而中国的BEST,刚好踩在了“技术先进”和“进度可控”的平衡点上。

体积小、成本低、进度快,还能直接演示发电,这在全球都是独一份。按照计划,BEST2027年建成,2030年发电,要是能如期实现,中国将在核聚变实用化领域直接领跑,甚至可能在2045年建成商用堆,2060年实现规模化应用。

当然,挑战也不少,比如怎么长时间稳定约束等离子体,怎么高效回收聚变能量,怎么降低商业化成本,这些都是要啃的“硬骨头”。

但从EAST到“中国环流三号”,再到现在的BEST,中国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不仅能跟上全球步伐,还能走出自己的路。

很多人觉得,核聚变离我们还很远,是“百年后的技术”。但BEST的进展告诉我们,这一天可能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2030年,当BEST第一次发出电能时,可能就是人类能源史的“分水岭”——从依赖化石燃料的时代,迈向“无限清洁能源”的时代。



5、

对中国来说,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战略机遇,掌握了核聚变技术,我们就能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掌握更多话语权,甚至可能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就像中科院院士李建刚说的:“核聚变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中国必须拿到这张入场券。”

现在,BEST的杜瓦底座已经就位,接下来就是安装磁体、真空室,一步步把“人造太阳”的梦想变成现实。



这趟旅程可能还会有波折,但从合肥科学岛传来的消息,已经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决心和实力。

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骄傲地说:“人类的终极能源,是中国造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快船险胜鹈鹕,小卡绝杀,哈登状态不佳,泰伦卢被解职

快船险胜鹈鹕,小卡绝杀,哈登状态不佳,泰伦卢被解职

张辱卤说体育
2025-11-02 00:03:24
10个亿打水漂!昔日重庆最大家居建材城,如今已沦为商业鬼楼?

10个亿打水漂!昔日重庆最大家居建材城,如今已沦为商业鬼楼?

小树聊房
2025-11-01 08:08:29
荷兰与广州同为1800多万人,荷兰创造1.22万亿GDP,广州令人意外

荷兰与广州同为1800多万人,荷兰创造1.22万亿GDP,广州令人意外

近史谈
2025-11-01 16:36:25
国际刑事法院正在用欧盟自主开发的办公软件套件OpenDesk取代微软Office

国际刑事法院正在用欧盟自主开发的办公软件套件OpenDesk取代微软Office

cnBeta.COM
2025-11-01 05:18:07
许绍雄追悼会确定!家属呼吁亲友,别送花篮直接给钱,目的太感人

许绍雄追悼会确定!家属呼吁亲友,别送花篮直接给钱,目的太感人

一只番茄鱼
2025-10-31 22:46:33
无滤镜后,章子怡发福臃肿,柯淳又矮又挫,冰冰和蔡明傻傻分不清

无滤镜后,章子怡发福臃肿,柯淳又矮又挫,冰冰和蔡明傻傻分不清

卷史
2025-11-01 16:30:36
李一桐:第一次演仙侠剧,需要更强的信念感

李一桐:第一次演仙侠剧,需要更强的信念感

澎湃新闻
2025-11-01 13:10:29
中美釜山谈完,中国将正式升级对荷兰稀土管控,荷兰仍在胡扯狡辩

中美釜山谈完,中国将正式升级对荷兰稀土管控,荷兰仍在胡扯狡辩

共工之锚
2025-10-31 16:56:53
进入轮换,开拓者替补中锋杜普-里斯出场7分钟2投0中,正负值+4

进入轮换,开拓者替补中锋杜普-里斯出场7分钟2投0中,正负值+4

懂球帝
2025-11-01 13:05:11
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管控!

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管控!

凌风的世界观
2025-11-01 16:41:52
蓄发哥需从头再来!曼联止步3连胜,5连胜或遥遥无期

蓄发哥需从头再来!曼联止步3连胜,5连胜或遥遥无期

雷速体育
2025-11-02 01:48:22
A股:证监会重磅出击!这个板块迎来大利好,下周大盘要反弹了!

A股:证监会重磅出击!这个板块迎来大利好,下周大盘要反弹了!

夜深爱杂谈
2025-11-01 07:53:31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八斗小先生
2025-11-01 08:46:54
扣你哪里最敏感?

扣你哪里最敏感?

果粉之家
2025-10-19 12:31:17
哈里王子强势回应梅根,家庭危机再添波澜,真相曝光!

哈里王子强势回应梅根,家庭危机再添波澜,真相曝光!

全球奇趣娱乐八卦
2025-11-01 19:15:16
普瑞维亚复活了,大霸王MPV重出江湖,这次情怀值多少?

普瑞维亚复活了,大霸王MPV重出江湖,这次情怀值多少?

沙雕小琳琳
2025-11-01 03:16:47
她因登山穿运动内衣秀身材被网友批评?

她因登山穿运动内衣秀身材被网友批评?

奋斗在韩国
2025-11-01 17:18:05
已确认!新毒株来了!普遍易感染

已确认!新毒株来了!普遍易感染

北仑发布
2025-10-31 18:12:36
危险!中国神二十还未返航,太空出现大量不速之客,航天员该咋办

危险!中国神二十还未返航,太空出现大量不速之客,航天员该咋办

趣文说娱
2025-10-29 15:27:34
婚礼当天嫂子不肯下婚车,逼我把车给她妹,我妈怒吼:你爱嫁不嫁

婚礼当天嫂子不肯下婚车,逼我把车给她妹,我妈怒吼:你爱嫁不嫁

黄小乖的日记
2025-11-02 01:55:04
2025-11-02 02:43:00
蔡蔡说史
蔡蔡说史
多看点儿历史知识其实挺好的
1313文章数 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健康
旅游
教育
家居
亲子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旅游要闻

运河明珠,千年守望:杭州拱宸桥的前世今生与文化密码!

教育要闻

最近的校园霸凌事件警醒家长:女儿过了11岁,一定要拴在裤腰带上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亲子要闻

子宫写真火遍法国!不去医院就可看性别,还能给胎儿“打印”一张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