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转基因食品认知的一次回溯:从质疑到审视
作者:@孤狼一世
多年前,当戴旭先生以鲜明姿态强烈反对转基因技术及相关产品时,我记得自己第一反应便是嗤之以鼻。彼时的我,不仅无法认同他的观点,更由此对其专业判断与这种略显激进的立场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在我看来,这种反对似乎缺乏足够客观的依据,更像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
这份怀疑的根源,源于我在日本长期生活所积累的认知。在日本居住的那些年里,我频繁出入各类超市、便利店与生鲜市场,亲眼见证了转基因产品在市场中的常态存在:从货架上包装好的转基因大豆加工制品,到部分标注清晰的转基因玉米零食,再到用于制作糕点的转基因植物油,它们从未缺席过日本的食品流通环节。而我始终坚信,日本是一个对食品安全有着近乎严苛要求的国家——这个在食品溯源、添加剂管控、卫生标准上层层把关,甚至因微小食品安全隐患便会引发行业震荡的国度,绝不可能允许未被科学证明安全的食品流入市场,更不可能让其长期、稳定地出现在普通消费者触手可及的货架上。
更关键的是,日本在食品管理上有着明确的“标示”义务规定。相关法律要求,凡涉及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必须在包装显眼位置清晰标注“转基因”或“含转基因成分”字样,无论是初级农产品还是深加工食品,都不能例外。这种透明的标示制度,让消费者能一目了然地知晓食品是否与转基因相关,既不强制禁止选择,也不刻意隐瞒信息,而是将最终的选择权完整地交还给每一位消费者——正是这种“知情权先行、自主选择”的管理模式,让我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了更务实的判断,也让我当时无法理解那种全盘否定的激进反对态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