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江西景德镇的“鸡排哥”李俊永因“学生便宜1元”、“四点半后不接散客只卖学生”等独特经营原则爆红。这位48岁的炸鸡排摊主,以“6元鸡排卖出60元情绪价值”的标签,在国庆首日便吸引数百人排队长达数小时。
然而,当游客们发现“鸡排哥”因过度劳累而沉默寡言时,所谓“情绪价值”的魔法正在悄然消散。这并非孤例,去年此时,湖南怀化“听得懂话”的理发师晓华也因流量褪去回归平凡,揭示出网红旅游的深层悖论。
![]()
“鸡排哥”的走红始于2025年9月。他坚持20年“两点一线”生活,每日凌晨6点出摊卖肉夹馍,中午备料,下午4点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
其独创的“三大原则”——16:30后不接散户、学生优惠1元、要求顾客提前打开塑料袋,配合“塑料袋6元”等诙谐话术,构建起独特的情绪场域。
与此同时,“学生优先”的朴素温情击中了当代社会对真诚人际连接的深层渴望,使其在抖音单日涨粉超5万,单场直播观看破百万,甚至被授予“景德镇文旅推介官”称号。
![]()
然而,国庆期间日均数千人的客流量让“情绪价值”濒临崩塌。
为应对需求,鸡排哥召集“鸡排家族”十摊迎客,实行每人限购2份,并因黄牛囤货加价怒怼“违背初心”。尽管他宣称“接待客流无压力”,但手臂上的烫伤疤和“话变少了被指无情绪价值”的舆论压力,暴露出网红经济对个体的残酷消耗。
“鸡排哥”从爆火到累得精疲力尽,深刻揭示了“痛和痒都会过去,但持续高强度工作让人崩溃”的事实。
![]()
回望2024年,湖南怀化理发师晓华的爆火轨迹与鸡排哥惊人相似。
她因“认真听顾客需求、不擅自发挥”的剪发手艺走红,抖音粉丝超450万,直播间观看峰值达1619.8万,带动怀化推出“90分钟文旅圈”攻略。
但热度仅维持数月,今年国庆她已能“睡到自然醒”,客流量回归正常。她坦言:“不可能有人一辈子火到老,火到老是个奇迹。”
这种“爆火—回归”的周期律,本质上是网红经济的内在矛盾。短期看,流量能快速提升地方知名度,如晓华理发店带动周边形成美食街,鸡排哥让景德镇“鸡排家族”摊位成为新地标。
不过,长期看过度依赖网红会暴露三大隐患:一是基础设施超载,如交通拥堵、住宿紧张;二是体验质量下降,游客因排队时间长、服务缩水而失望;三是资源错配风险,如怀化曾因流量投入大量旅游设施,但热度消退后可能面临空置。
![]()
部分地方文旅部门的短视行为加剧了这一问题。
他们热衷于打造“网红打卡点”,却忽视网红的正常生活。鸡排哥因过度劳累无法提供情绪价值,晓华在爆火期曾3天仅睡1.5小时;他们沉迷于“造热点”,却未建立可持续的文旅生态,如怀化虽推出“打卡晓华店享景区优惠”,但未同步提升全市旅游产品品质;他们追求“数据漂亮”,却未构建产业链韧性。
真正可持续的文旅发展需跳出“流量思维”。经济日报曾评论:“文旅项目要靠消费者实打实的体验获取口碑,短视频拍得再好,实际体验若不佳,流量也难维持。”
![]()
更值得反思的是,部分地方文旅部门在网红爆火后的“推波助澜”方式:只负责点火,不负责灭火。
他们热衷于将个体推上流量巅峰,却忽视其承受能力;善于制造“打卡点”,却不考虑后续管理;乐于用“情绪价值”包装城市形象,却不愿为个体提供实质性支持。
“鸡排哥”没有团队、没有助理、没有轮班,一个人扛着一座城市的“旅游KPI”。当他累到笑不出来时,没有人接棒,没有人减负,只有源源不断的游客和越来越高的期待。
这不是赋能,而是消耗。
![]()
“鸡排哥”不是第一个被流量压到喘不过气的个体,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从“拉面哥”到“淄博烧烤”,从“村BA”到“晓华理发”,我们已经看过太多“昙花一现”的网红旅游奇迹。
真正可持续的旅游,不靠一个摊主的幽默,不靠一个理发师的耐心,而靠一座城市的综合吸引力:文化、服务、交通、环境、治理。情绪价值可以是引子,但绝不能是全部。
别让“鸡排哥”们用尽全力,只为撑起一座城市的旅游梦。他们本该只是生活里一个有趣的人,而不是流量洪流中被推上神坛的“情绪劳工”。网红旅游终将失去魔力,但城市不该失去温度。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