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想到,不被重视的微短剧市场2024年规模竟然达到了505亿元,超过了电影票房规模。
浙江横店影视基地每天100多个剧组扎堆拍摄,各种题材、年份都有涉及,场面及其壮观。
更有意思的是,电视剧集找帅哥美女,短剧找“老爹”。
短剧行业闹起了“老爹荒”,适合演长辈的演员,特别是60-70岁能演“霸总父亲”这类角色的演员,非常稀缺。
圈里流行一句话:“找个会演戏的爹,比登天还难,比拉投资都费劲!”
没想到群演遍地的横店,居然也会让导演头疼。
短剧市场的发展挺让人意外,曾经被人认为无厘头的短剧,以前只是大爷大妈在看,这几年突然井喷式爆发,火了!
观众呈几何倍数增加,甚至很多80后90后甚至00后都加入了刷短剧大军。
原因很简单,短剧的时间篇幅短小、内容精炼、社会生活话题性强、冲突高潮周期短,看得爽,更适合当前紧凑的生活和快餐文化。
原来很多人看短剧只当打发时间,没想到如今短剧越拍越专业了,刷了还停不下手,制片方收益也高得惊人。
市场需求量庞大,投资额远远低于电视剧集的制作,回报率却如此诱人,当然引来更多资本都转向短剧开发,期待从中分一杯羹。
短剧拍的基本都是家庭伦理剧,“总裁爹”角色成了标配,一时间成了香饽饽,演员薪资也水涨船高。
“总裁爹”的薪资和招聘标准,分成好几档。
普通群演一天也就挣个200块左右,这是正常水准,但要是能演“总裁爹”的特约演员,待遇就完全不一样了,日薪会有400-800元。
有一些预算充足的短剧,为了拍出效果,会找更高层次、更专业的演技派,甚至喊出3000-5000元高价。
这么高的薪资,来面试的“老爹”络绎不绝,但是真正能直接上,能演好的“老爹”少之又少。
为了找到合适的“总裁爹”,剧组工作人员天天找老年人,一发现真的跟见到亲爹似的,软磨硬泡,就盼着人家能来江湖救急。
而那些有了点名气、演技不错的演员,成了各个剧组开抢的红人,时间安排紧凑,戏约一个接一个。
42岁的“王爷”专业户马瑞雄,头一天刚杀青一部剧,第二天就赶来新剧组演王爷,虽然戏份不多,但档期比一些流量明星排的还紧。
48岁的岳冬峰,主要饰演武林高手、绝世高人等类型角色,档期都排到8月底了,根本忙不过来,恨不得能分身。
横店常驻群演大概有8000多人,这些人里面, 有很多就是50+的中老年人。这些群演有的在横店一呆就是十几年,有的则刚来几个月。
而他们来做“横漂”的动机五花八门。
有些人是来追求诗和远方的,他们非常喜欢站在镜头前的感觉,因为站在镜头前,好像自己真的成了另一个人。
而有些人是抱着撞运气,“万一梦想实现了呢”的心态。
尤其是现在短剧这么火,群演出戏机会多,转红的可能性更大了。
![]()
但想拿到日薪5000,绝不是随便来个大爷大妈就行的。
能拿下这个价位的演员,要有一定表演基础,还要形象气质佳, 更要台词功底过硬。当然,最关键的是必须要有镜头感。
毕竟,导演拍剧要的是速度和效率,不是培训班一次又一次的打磨。
62岁的张老师,退休前是成都某小学的语文教师。就是冲着拍短剧的势头,2024年当了“横漂”,为了上戏,他每天去公会门口等戏,但无人问津。
后来好不容易有了机会,试镜过关。
演过短剧之后,他加入了好几个演员群,偶尔有短剧找他演“教书先生”“慈祥爷爷”,月均收入2000-3000元,但并不稳定。
张老师的心态就是体验,所以他没有太大的压力。张老师的演员之路和日常才是大多数“横漂”的现实。
短剧市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原来千方百计博眼球的狗血剧情已经不符合观众追剧需求。
如今观众要求短剧的内容更加多元、希望短剧过程和情节更加符合生活的调性。
那些既有故事价值又有情绪价值的精品短剧,平均观看时长和七日追看率是普通短剧的2至3倍。
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演员是吃青春饭的,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很多电视剧也是侧重于拍青春偶像剧,对中老年演员的需求并不多。
很多演员中年之后没戏可拍,纷纷转行,造成了行业断层!
这几年短剧突然爆发式增长,需要大量的“父母叔伯”角色,不可避免造成了市场断档。
为了缓解中年演员紧缺现象,很多短剧不得不降龄找演员。
45岁的爸妈角色,让40岁左右演员演,40岁左右的大叔大婶角色,让30多岁演员饰演,看起来有视觉年龄差距,导演无奈,观众看着也别扭。
很多人说,“总裁爹”让6070后又一次踩到了时代红利的线上,只要短剧需求在,“总裁”就离不开“爹”。办了退休,转身就可以去到横店继续捞金。
但现实永远没有短剧那么爽,没有表演基础的一般群演,一辈子都只是群演,甚至没有任何台词。
每天收入100、200多块,除掉吃住等消费,基本攒不下什么钱。很多人熬到一定年纪,体力跟不上,最后还是得回老家。
日薪5000的薪资,绝对是饰演短剧的翘楚才能拿到,不可能是常态。
短剧“总裁老爹”需求再旺盛,也不是老年大学招生,来者必收,肯定自带有门槛。
而且拍摄短剧过程并不轻松,不但强度大,还得常熬夜。这样的辛苦也不是每个中老年人都能扛得住的。
尽管剧组副导演焦急地喊着“‘董事长父亲’还没找到合适人选!”
也不能随便拉到一个大爷就上,观众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看不爽弃剧就没有经济效益。
在横店想实现一戏爆红、一夜爆富的中老年人,并不像传说中那么容易。如果放宽心态,把“横漂”当作一次人生体验, 或许还能有意外收获。
![]()
妮丫妮,纸媒创作九年,自媒体创作三年。喜欢在键盘上输入情感,组装人生,勾兑生活,用文字触碰心灵的写者。公号听姐姐说,交流日常琐碎和生活哲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