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国海军的“水下力量”,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航母编队的“带刀护卫”,却未必留意到常规潜艇在近海防御中的关键作用。
其中,039B潜艇曾是当之无愧的“精锐主力”,它不仅让中国常规潜艇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还能与日本“苍龙级”同台对标,甚至出口到巴基斯坦成为他国海军的核心装备。
可就是这样一艘里程碑式的装备,却在2022年宣布全面停产,是遭遇了技术瓶颈,还是有更颠覆性的替代者出现?
![]()
提到中国海军如今的实力,航母、万吨驱逐舰早已是大众熟知的“明星装备”,但水下的常规潜艇同样是撑起近海防御的“隐形盾牌”,039B潜艇就曾是这面盾牌的核心。
不过熟悉海军动态的人可能会发现一个疑问,这款曾被国外推测量产超20艘、能对标日本“苍龙级”的精锐潜艇,为何会在2022年彻底停止生产。
要搞懂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中国潜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程说起,毕竟039B的停产,从来不是失败退场,而是技术迭代的必然结果。
![]()
早在上世纪,中国就深知海面领导权对国防的重要性,可受限于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当时的海军建设只能“重人员、轻装备”。
水下潜艇的研发更是举步维艰,没有自主设计能力,只能在苏联R级潜艇的基础上修修改改,最终造出了033常规动力潜艇。
尽管033在当时已是中国海军的“宝贝疙瘩”,但核心技术始终攥在别人手里,连续航和吨位都难以突破。
![]()
后来到了70年代,我们又对033进行改装,推出了035潜艇,可本质上还是“换汤不换药”,依旧没能跳出“仿制”的圈子,甚至后续研发的039式潜艇,也因为关键技术卡点,始终没能实现批量列装。
为了应急,当时中国不得不从俄罗斯进口12艘“基洛级”潜艇,这款被称为“大洋黑洞”的潜艇,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撑起了中国海军的水下防线,直到2010年都是主力装备。
真正的突破,要等到039B潜艇的出现,2010年后,在039G的基础上,039B实现了“质的飞跃”,排水量直接提升到3600吨,比039G增加了1400吨,这意味着它能搭载更多武器和补给。
![]()
它加装了AIP系统——这套系统对潜艇来说堪称“续航神器”,不仅能大幅延长水下滞留时间,还能减少浮出水面的频率,大大提升了隐蔽性和安全性。
当时国际上能自主掌握AIP系统核心技术的国家寥寥无几,039B虽然借鉴了俄罗斯“基洛级”的部分设计思路,但从系统适配到降噪处理,所有关键技术难题都是中国科研人员自主攻克的。
随着039B的批量生产(国外推测数量超20艘),中国海军的常规潜艇实力一下子跃升到国际先进行列,这让周边国家尤其是日本倍感压力。
![]()
当时日本海军的主力是“苍龙级”常规潜艇,此前一直被视为东亚海域的“水下霸主”,可039B的性能能与其不相上下,甚至在续航和隐蔽性上还略有优势,这种“同台竞技”的能力,让日本第一次感受到了中国潜艇技术的威胁。
更能证明039B实力的是,它还成功打开了国际市场,出口到巴基斯坦等国,成为这些国家海军的“战力担当”,一款装备能被他国引进,不仅是对性能的认可,更是对其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的信任,这足以说明039B在当时的国际影响力。
可就在039B风头正劲的时候,2018年却突然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任何关于它新列装或训练的消息,这一下引发了不少猜测,有人说它是因为技术故障被停产,有人甚至离谱地猜测“被其他国家收购”。
![]()
还有人担心是在训练中出现意外导致报废,直到后来央视出面澄清,大家才知道真相,039B的AIP系统在长期使用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长时间水下航行后功率会出现衰减,而且噪音控制也不稳定。
对于需要隐蔽作战的潜艇来说,这些问题堪称“致命短板”,所以科研团队决定暂停生产,集中精力攻克这些技术难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沉淀,改进后的039B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不仅解决了AIP系统的功率衰减问题,还通过优化发动机结构和升级隔音材料,把水下噪音降低了不少。
![]()
别小看噪音的降低,对潜艇而言,每减少一分噪音,就意味着被敌方声呐探测到的距离缩短一分,隐蔽性和生存能力都会大幅提升,这次“短暂消失”不仅不是技术失败,反而成了039B性能升级的“契机”,让它变得更可靠、更强大。
仅仅几年后的2022年,039B就宣布全面停产,这一次,不再是因为技术问题,而是中国海军迎来了更先进的“接班人”,039C潜艇。
如果说039B是“自主突破”,那039C就是“全面革新”,它不仅吸收了039B的所有优点,还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了升级,比如采用了更先进的无轴泵喷推进系统,噪音比039B再降一个档次。
![]()
武器系统也得到了强化,能搭载更先进的潜射反舰导弹,射程和精度都有显著提升,排水量也进一步增加,续航和载荷能力更上一层楼。
毫不夸张地说039C的综合性能已经跻身世界常规潜艇的“第一梯队”,完全能接替039B的“主力位置”,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从对标到引领”的跨越。
回顾039B的“一生”,从问世时打破技术封锁,到成为海军主力、出口海外,再到最终为更先进的039C让路,它的每一步都踩在中国海军发展的关键节点上。
![]()
它的停产,从来不是一件值得惋惜的事,反而证明了中国潜艇技术的快速迭代,从033的“仿制起步”,到039B的“自主突破”,再到039C的“世界领先”,每一款潜艇的“功成身退”,都意味着下一款装备的“更加强大”。
如今再看039B,它更像是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洋作战”转型过程中的“铺路石”,它用自己的技术积累和实战验证,为后续更先进装备的研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
而中国海军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依赖进口潜艇的“追随者”,而是成长为能自主研发世界一流装备的“引领者”。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或许还会看到比039C更强大的潜艇问世,但无论如何,039B在这一进程中的里程碑意义,永远值得被铭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